大人的11堂寫作課
- 寫作的好處
- 一次性的時間支出, 持續獲得回報
- 消化知識, 在腦內再構成
- 溝通能力的提升
- 重新理解寫作
-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強迫自己走出第一步
- 寫作的核心
-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之後輸出
- 輸入要兼具的質與量,
- 思考注重深度和廣度
- 輸出最重要的是練習, 不斷的寫作
- 公開寫作
- 公開寫作強迫作者重視, 而回饋激勵人的寫作慾望
- 好文章的定義
- 提供讀者知識和價值
- 結構清晰, 邏輯明瞭, 具備適當的難度
- 文字態度要真誠
- 寫作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
- 文章要有目的
- 閱讀對象是誰?
- 這會影響到文章中的語氣和專業術語的使用度
- 閱讀場景的設定
- 讀者會在什麼環境下接觸到這篇文章? 文章的組織度和細節詳細度
- 寫作應該做到雙向溝通
- 接收的準確度的重要性高過發送的準確度,
- 多站在讀者的角度
- 選題
- 最重要的是要對世界有點意見
- 充分理解寫作的領域是很重要的, 做足功課
- 做出適合自己的寫作公式
- 類似短文的固定架構
- 選題的基本邏輯
- 一樣是TA問題, 多少人可能會閱讀?
- 閱讀之後, 可以有多大的共鳴?
- "主打點是恐懼"
話題要直擊使用者的大痛點
- 有共鳴之後, 怎樣的主題會想讓人主動分享
- 表達讀者能認同的觀點
- 利他心態, 有點類似分享佔便宜的小技巧
- 塑造分享者的形象
- 主打點
- 應該要普遍具一般性.
- 可以引起共鳴並且塑造身分認同
- 熱門話題也是可以利用的
- 還是關於TA
- 分析人群的共同需求, 可以用五大需求去探討
- 尋找挖掘出適合自己的主題類型, 或是關注領域
- 從這領域定讀者, 用關鍵字和現實需求結合找題目
- 標題能力
- 標題的核心價值
- 標題就是寫作主題, 決定標題以避免文章發散
- 標題給予讀者確定性
- 擬標題的技巧
- 激發人的好奇心, 好比多數標題黨
- 激發認同感, 直接提出精要的觀點, 讓認同的讀者產生安全感和滿足感
- 激發危機感, 類似痛點
- 展示回報, 以功利性閱讀的角度告知讀者預期的收穫
- 展示新聞點, 類似熱點效果
- 基本的價值觀還是要掌握好, 不要成為標題黨, 要讓讀者一眼看懂
- 素材能力
- 素材搜尋管道可以分內部外部
- 內部:來自自身或他人的個體經驗
- 外部:書籍/網站等
- 內部優先於外部
- 日常蒐集素材
- 看到好句子, 有了好想法應該立刻記錄下來
- 建構屬於自己的謬思資料庫, 且定期維護
- 結構能力
- 寫作者和閱讀者有天然矛盾
- 兩者的背景不同, 讀過的書不同, 見過的人不同, 經歷過的事情也不同
- 文章的框架很重要
- 先確定寫作主題, 根據這些主題產生一些立意
- 根據對於主題的理解, 產生一些提綱, 可能的提綱有
- 問題 - 發生什麼事情?
- 是什麼
- 為什麼
- 怎麼做
- 分解
- 並列
- 遞進
- 關聯
- 過程
- 轉折
- 對比
- 結果
- 反思
- 意義
- 搜索素材, 根據素材補充題綱
- 文章的開頭很重要, 要吸引讀者目光
- 激發好奇
- 一定會讓讀者思考的問題
- 反常或是顛覆性觀點
- 獵奇
- 新聞熱點
- 重要性和價值 ->功能性閱讀
- 結尾
- 很重要的是要讓讀者想分享, 好分享
- 人對體驗的記憶很大因素決定在高峰和結果的感受
- 結尾可以製造共鳴
- 引用金句強化主題
- 強化價值, 梳理文章重點
- 製造話題, 強調觀點和認同, 或是引發討論
- 小標題很重要, 基本上是提綱的延伸
- 用提綱去強化文章邏輯, 表達會更分明
- 讓讀者好讀, 可以控制節奏和做跳略
- 多級小標題也是好選擇
- 小標題之間要有邏輯, 基本上類似提綱的流動
- 成稿能力
-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接受初稿的不完美
- 與其等想清楚才寫, 不如在寫作中釐清思想
- 加法寫作
- 增加資訊量
- 補上不該省略的資料
- 詳細闡述重要的點
- 減法寫作
- 跟主題不相符, 跟文章結構不符合的部份都要刪去
- 文章的整體感比段落的好壞重要,
- 不要讓一個段落破壞文章結構.
- 表達的最佳化
- 句子的最佳化
- 增加文章整體的嚴謹和結構
- 結論先行, 先說結論再來解釋原因
- 歸納與分類
- 各分類當獨立
- 依好理解的方式排列順序, 時間順, 大小順, 因果順, 內外順等
- 如何增強論證
- 論點是否是讀者經歷過, 會有認同感的?
- 案例的部分
- 盡量尋找大眾能理解, 見過甚至熟悉的場景
- 要和主題和論點相關
- 修改文章的技巧
- 不斷回讀
- 文章可以改, 思想也可以改
- 真的念出來是好方式
- 基本功力
- 如何寫故事
- 故事的經典框架
- 衝突, 行動, 結局
- 起承轉合
- 目標, 阻礙, 行動, 結果, 意外, 轉折, 結局
- 寫故事的要點
- 故事的主題很重要
- 情節要不斷展開, 才能吸引目光
- 人物要有個性
- 細節不能忽略, 可以收畫龍點睛之效
- 電影學的五大公式
- 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 重點在主角如何解決問題, 或是解決問題中如何反思自我, 最後是大團圓, 好比刺激1995
- 衝突->激化衝突->解決衝突
- 個人在社會夾縫中的突破
- 個人對抗家庭, 新舊觀念衝突, 歷經困難後的好結果
- 點出社會問題, 個體去挑戰, 最後結果
- 與家庭和社會的糾葛
- 個人的自我實現和家庭與社會的衝突, 經過糾葛, 結局
- 生活遭遇突發狀態->糾結->結尾
- 反思人性
- 觀點的塑造
- 正向, 提煉大眾的流行認知
- 逆向, 跟顯而易見的真理反著走
- 批判思考, 挑戰不認同的觀點
- 前移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把觀點抽象化轉移到其他領域尋找立足點
- 如何寫金句格言
- 重複的句型和用詞
- 環扣
- 不要問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
- 類比
- 押韻
- 多收集, 分析, 仿造
- 關於詞彙
- 最重要的,少用形容詞, 多用名詞, 動詞
- 這和資訊量有關,形容詞在長年發展之下以揪成為贅述, 而名詞, 甚至是地名之類的都能帶來很大的聯想和資訊
- 傳播能力
- 傳播才能帶來回饋, 激勵和價值
- 日常訓練
- 回到基本論述, 寫作是輸入進行思考的再輸出
- 關於輸入
- 持續的有大量優質的輸入是個重要的基礎
- 輸入不單純是閱讀, 生活和工作上發生的事情, 仔細觀察也可以是種輸入
- 多和別人交流, 以訊息所取的方式去獲得機會輸入
- 尊重其他人, 發揮好奇心去問問題
- 自己過去的寫作結果, 無論好壞都個好的輸入
- 關於思考,或是資訊處理能力
- 文章是作者精神的展現, 輸入只是一堆雜亂無章的資訊, 是作者需要去處理, 去賦予精神和邏輯的形式.
- 篩選, 歸納, 提煉
- 篩選
- 先分出好壞, 不要浪費時間在劣等品上, 寧可多花點時間去選擇也不要直接花時間去讀
- 識別性質, 事實/觀點/理由/結論
- 當進行主題閱讀的時候, 要按照需求去尋找素材
- 歸納
- 有統整分門別類的資料是比較吸收的
- 尋找素材之間的關聯,什麼是主要大項什麼是分類小項
- 提煉
- 歸納法, 從個體性到共通性. 在各個案例中尋找一般性的思考方式
- 演繹法, 從共通性到個體性, 亞里斯多德的演繹:大前提, 小前提, 結論
- 關於輸出
- 平常的聊天, 通訊也要以寫文章的心態去面對
- 要有主題, 要吸引對方興趣, 要給予對方資訊, 要製造好的體驗
- 平常多練習寫小評論不只幫助寫作, 也幫助閱讀
- 寫作習慣
- 類似原子習慣那樣, 先給予自己目標
- 利用零碎時間, 隨地寫作, 不要讓靈感一閃而去
- 讓自己保持動力, 不管是適時換主題的新鮮感或是組織的歸屬
- 寫作系統的穩定性
- 擁有穩定的寫作系統能力, 才能長期優質的輸出
- 認知系統,
- 知道自己為何而寫
- 知道自己的程度
- 輸入系統, 避免自己寫乾
- 處理系統,
- 重點是如何內化知識 如何去抓下靈感
- 輸出系統, 寫作本身的技巧
- 回饋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