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史, 是為了採取行動
- 歷史大部分是臆測, 其餘則是偏見
- 並非像是科學一樣, 其理自明
- 我們得有歷史是片面的認知
- 將現在是做為過去的縮影以求行動, 將過去視為現在的鋪展以求了解.
- 地理, 是歷史之母
- 歷史受地球地質的影響
- 人類傍水而居, 古文明依水而生
- 水運航道決定了貿易路線
- 誰生育率高, 誰就寫歷史
- 生存即競爭
- 合作是為了增進團體的競爭力
- 團體是許多個人加成而生, 也具備了個人性質和天性, 並將人的善惡放大
- 物競天擇
- 沒有真正的平等
- 人類理想追尋自由和平等, 但這二者有互斥元素
- 能力平均以下的人才會想要平等, 能力優越的人想要的是自由
- 而歷史上往往後者會勝出
- 生命必須繁衍
- 除了繁衍量之外, 品質也很重要
- 生育應該是健康者的特權, 而不是性衝動的產物
- 是文明創造種族, 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 書中這段敘述的種族主義還是純血統論, 而非近年的文化論
- 歷史不帶有色眼光, 任何膚色都能發展出文明
- 文明是地理優勢和政經發展下的產物, 而非種族產物
- 文明並非由種族創造, 而是文明塑造了新種族
- 人性改變歷史, 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 人性在不同階層之間沒什麼差異,
- 富裕階層和貧窮階層具有同樣的本能, 只是前者成功機會比較大而已
- 歷史上, 叛變者在成功之後, 往往採用他們先前所譴責勢力的行事風格
- 英雄的崛起, 多半是時勢所逼, 將他在平常無用武之地的能力加倍放大, 使之儼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 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 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點子, 可能都比不上原本的傳統方式
- 道德標準在變, 歷史往往紀錄異常
- 人類經濟史可以分做三個階段:漁獵, 農業, 工業
- 每一階段是用不同的道德標準
- 漁獵時期, 好鬥是種美德, 男性較高的折損率意味著一夫多妻
- 農業時代, 家庭是生產單位, 於是早婚是種美德, 男女數量均等意味者一夫一妻
- 工業時代, 工廠是生產單位, 個人從家庭中被抽出, 需要新的道德標準
- 即便如此, 還是有些共通的道德標準
- 被記錄下來的歷史事件, 和實際生活是很不一樣的
- 歷史學家紀錄的是比較特殊的人與事
-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
- 拿破崙:宗教可以阻止窮人謀殺富人
- 宗教像是九命貓, 常常會復活
- 通常在法律不彰, 社會秩序得靠道德維持時, 清教主義就會盛行
- 當法律和政府的權力增強, 教會, 家庭和道德衰退, 卻又不至於危及安定時, 懷疑論和異教主義就會抬頭
- 歷史沒有任何例子顯示, 社會可以不靠宗教輔助, 而成功維持住道德規範
- 這邊將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 科學可以視作廣義的宗教
- 經濟, 幫我們看清歷史
- 歷史是經濟的實踐
- 經濟因素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大部分的歷史現實
- 領導者的動機可能源自經濟因素, 但是事件的結果多半由群眾的激情決定.
- 軍事勝利取得政權, 取得政權後則可以帶來經濟控制權
- 能夠管理人的人, 只能管理可以管理的東西;
但能夠管理錢的人, 可以管理所有的一切. - 每一個經濟體系, 遲早都得靠某種動機, 來刺激個人和群體的生產力.
- 歷史上, 財富的集中程度有個上限, 總是會週期性透過和平或是暴力的方式重新分配.
- 社會主義的歷史歸宿
- 歷史上有多次的社會主義實驗
- 蘇美文明的田地國有化
- 羅馬在戰爭時期時的經濟管制
- 中國將鹽, 酒, 鐵國有化
- 為了維持社會主義的官僚體系, 政府需要課與重稅, 最終導致內耗大戰
- 黑格爾的正, 反, 合三公式來解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 工業革命是正
-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對抗是反
-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綜合是第三階段
- 有趣的是, 這本書是三四十年寫的, 但是現在主流社會體制的確是處在第三階段:
- 一方面透過資本主義, 滿足人類追求經濟自由的天性, 藉此刺激生產力
- 一方面依賴類似社會主義的立法限制私人財產, 以福利國的形式重新分配財富
- 好政府不民主
- 所有政府制度都有其優點
- 人們熱愛自由, 但在社會裡自由又需要行為限制
- 大多數政府其實都是寡頭政治
- 統治者依照出生:貴族
- 依照宗教組織:神權
- 依照財富:民主
- 一個人的智慧需要靠記憶的連續, 團體的智慧則靠傳統的延續
- 不管個人或是團體, 這個連續鎖鏈若被打斷, 就會造成瘋狂的反動
- 巴黎大革命
- 財富來自生產和交換的秩序和程序, 而不是貨物的累積, 以暴力手段的革命很難做到真正的分配財富
- 近代更加明顯, 於是軍事征服變得少見.
- 經濟的進步都會幫某種優秀能力加分, 因而加劇財產, 責任和政治力的集中.
- 民主政治是所有政體中最困難的制度,
- 它需要廣泛而普及的知識, 一般人擁有權利時, 往往忘了也該擁有智慧
- 人類天賦並不平等, 但他們應該擁有幾乎平等的機會和教育資源
- 人類的權利並非任公職, 掌握權力, 而是獲得培養訓練那些能力的權利
- 戰爭是歷史常態, 和平不是
- 往前看四千年, 大概只有不到10%的時間沒有戰爭
- 如果一個國家預見未來的衝突, 便會鼓勵人民憎恨對手國, 同時強調自己愛好和平
- 世界秩序不能靠君子協定, 只能靠某一強國的大勝利
- 誰將發展? 誰會沉淪? 讀史
- 歷史上持續著新世代反抗舊世代, 經歷叛逆, 適應到復古的過程
- 革新帶來的狂熱會隨時光被無情的遺忘
- 我們不能確定未來一定會重複, 每一年都是新的冒險
- 多數將歷史規則套入偉大模式的嘗試都是強求的
- 柏拉圖的君主->貴族->民主->專制輪迴
- 有組織的社會->批判型社會的輪迴
- 少數菁英份子把持教育和經濟機會時, 得付出"遭多數人野蠻化"的代價
- 如果教育是文明的傳承, 我們無疑在進步中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