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1. 選擇紅色藥丸
    1. 天擇關注的事情最終只有一項:讓基因能產生下一代
      1. 天擇的關注適用在人的思想/感覺/知覺上, 天擇的產物的是能讓基因延續的思想/感覺/知覺
        1. 是否真實並不重要, 大腦的其中一項功能便是迷惑我們
        2. 幻想可以帶來快樂, 也可以帶來不快樂
      2. 天擇如何讓大腦產生完成目標的動力
        1. 完成目標能帶來愉悅
        2. 但是這個愉悅不會永遠持續
        3. 大腦會專注在前者, 完成目標能帶來愉悅, 忽視後者, 愉悅不會永遠持續.
      3. 愉悅感瞬間即逝, 而且不斷讓我們感到不滿足
        1. 天擇不希望我們快樂, 而希望我們去持續去完成目標, 繁衍.
    2. 察覺這些並不一定能產生幫助
      1. 快樂的追尋, 到最後其實只剩下兩種選擇
        1. 察覺煩惱時產生的不安
        2. 被煩惱掌握的不安

  2. 關於靜坐的弔詭
    1. 靜坐時, 不要擁有想要成功的念頭, 因為這會阻礙靜坐.
    2. 靜坐能帶來的好處, 所克服的問題, 通常也是讓人最難進入靜坐的關卡
    3. 靜坐增進覺察, 對日常情緒控管的幫助
      1. 退一步, 客觀地去面對去研究看待自己的感受
      2. 讓不愉快變成一種錯覺, 讓中性的感受為主導
    4. 佛教哲學更進一步地將世界視為錯覺, 將自我視作錯覺
      1. 空以及無我

  3. 感受何時會成為錯覺
    1. 感受是內建於生物體內的設計, 讓我們對周遭事物做出判斷
      1. 如果感受驅使生物接近的事物是對生物好的, 定義為好感受
      2. 反之, 定義成壞的感受
    2. 如果感受是好的, 但是導向結果是壞的, 定義為假感受
      1. 環境錯配式的感受:適用在遠古環境的感受, 在今日可能導致壞的後果
        1. 小型社會中, 立即的憤怒對於保護自身財產很有效果, 但是現今社會並不是
      2. 錯誤肯定式的感受:對於低概率高風險事物的預防
        1. 害怕黑暗, 夜路會提高警覺
    3. 感受誤導的幾層意義
      1. 即使在原先演化的自然環境中, 人類的感受就不是為了準確描述實相而設計
      2. 現代人並不是置身於自然環境中, 這讓感受更加遠離實相
      3. 這一切的背後是幸福的幻想
        1. 努力讓感受變好, 但是變好的持續時間有限

  4. 禪悅, 入定, 以及靜坐的更重要理由
    1. 預設模式網路:
      1. 當人沒有進行特定的事情, 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就會啟動, 心靈開始遊蕩.
        1. 多數時候再回想過去或是思考未來
      2. 靜坐則是要求自己在沒做特定的情況下, 關閉預設模式網路
        1. 覺察自己心靈正在遊蕩並拉回, 即強制打斷預設網路模式, 長久下來讓預設網路較不活躍
    2. 正定
      1. 靜心靜坐, 持續專注在冥想寄託物上, 直至禪悅或入定.
    3. 正念
      1. 藉由正定靜坐穩定注意力之後, 將注意力轉移到當下所留心的事物上
      2. 冥想寄託物退讓為背景, 成為思想上的定錨
      3. 以親近又批判的距離來體會一切
      4. 淡化煩惱的感受, 增強對美的感受力
    4. 內觀禪修
      1. 內觀:看清實像的本質, 領會三法印
      2. 三法印
        1. 無常:沒有事物能永遠持續
        2. 苦:不滿足
        3. 無我

  5. 所謂的放下我執
    1. 無我最基本的想法:自我在某種意義上並不存在
    2. 五蘊
      1. 色, 肉體
      2. 受, 基本感受
      3. 想, 知覺, 辨別景象和聲音的知覺
      4. 行, 心理構造, 包含復合了情緒, 想法, 意願, 習慣及決定的大類別
      5. 識, 意識或覺察, 特別指對於其他四蘊的覺知內容
    3. 無相經中,佛陀將自我的概念連結到掌控的概念
      1. 色無我:因為我無法掌握自己的肉身, 使其不會生病, 所以我不是我的肉身
      2. 其他四蘊亦同, 人無法完全掌握五蘊, 那怎麼可以將五蘊視為自我的一部分
    4. 佛陀並不是真的要否定自我的存在
      1. 相應部:當你認真看待無我的教導, 並斷淨對五蘊的執著之後, 識蘊本身便會解脫而出.
      2. 在意識的普通形式中, 識蘊參與其他四蘊, 與其他四蘊有強連結
        1. 人們附情感, 思想及其他五蘊, 猶如這些元素是個人所有物, 但他們不是.
      3. 解脫亦為改變意識和通常被認為意識內容間的關係
        1. 了解到這些事物是無我之後, 會變得更像是注視沉思而非參與
        2. 分開觀察和評量的動作, 觀察感受而非參與它

  6. CEO在任務中失蹤
    1. 心理學:意識的自我不具有全能的執行權力
      1. 類同佛教中說五蘊不是完全掌握
    2. 意識自我有能耐說服自己是施令發號者, 但事實並非如此
      1. 裂腦實驗中, 當只有右腦接受到外部命令並遵守時, 未接受到資訊的左腦會去合理化這個行為, 彷彿這動作出自自身意願而非命令
      2. 在人們沒有意識到接觸資訊的情況下, 潛意識依舊對人的決策產生影響
    3. 意識自我在引導行為上所扮演的角色, 沒有通常認知的那麼強大
      1. 這自我欺騙有助於說服世界我們是個前後連貫, 行為一致, 能掌握某些事物的行動者
      2. 這也讓人傾向偏頗的看待自己, 但又不認為自己過度膨脹
    4. 演化心理學中:心智是模組化的
      1. 心智由許多特化的模組構成, 人的行為是這些模組交互作用形塑而成, 且多數交互作用在無意識下發生
        1. 並不是完全分離, 作用單純的模組
        2. 模組之間會合作也會競爭, 是個自由放任的自組織系統
        3. 被意識到的思緒浮上意識層面, 成為主宰者

  7. 心智模組的日常運作
    1. 人們傾向把自我視為某種持續的東西, 從小到大維持不變
      1. 心理實驗證實:我們認為牢靠的心理特徵, 並沒我們想像的牢固
      2. 心理學家傾向以心智模組來描述心智的動態
        1. 心智由許多部份重疊的模組所構成, 而且模組中還有模組
        2. 遇到的處境決定那些模組來主導運作
        3. 負責切換選擇模組的, 並不是意識自我.
        4. 模組的驅動可能是有意識的, 或是無意識的
    2. 不執著感受與無我
      1. 模組由感受觸動
      2. 不執著感受, 意味不讓感受決定哪個模組來主導, 放下某種先前認為屬於自我的東西, 另一方面的論述無我

  8. 思緒如何自行思考
    1. 內觀的主要方式為正念靜坐, 是研究人類心智的絕佳途徑
    2. 關於靜坐時, 妨礙心智集中的思緒:
      1. 和過去與未來有關, 而非現在
      2. 都與自身有關, 利己
      3. 多數與他人有關, 因為人的社會性
      4. 與心智模組有關
        1. 心智不斷在多個模組中切換, 或是說輪流被不同模組綁架
    3. 目標是分離意識本身和思緒
      1. 思緒會出現, 但不會占住注意力太久, 意識會回到呼吸
      2. 思緒本身就像聲音一樣會出現和消失, 但是"認同"是我們自己附加上去的
      3. 感受觸發心智模組, 心智模組產生思緒, 思緒走向意識, 意識接收這思緒, 於是思緒成為自我
        1. 內觀的目標在於讓意識覺察, 而非習慣性地接受這思緒
        2. 不執著感受的目標是降低觸發

  9. 自我控制
    1. 人類的理性是感受的奴隸
    2. 購買行為的心理實驗中, 即使是價格這種純粹的定量指標, 大腦實際權衡的方式是通過感受衝突的結果而定
      1. 提醒自己之前買了相同產品但是沒有使用
      2. 提醒自己這產品有多便宜
    3. 理性, 永遠不會單獨成為任何意志行動的動力
      1. 抗拒誘惑時, 理性的效果, 並不是直接對抗感受, 而是去強化那個在對抗感受的部分
        1. 對抗甜食誘惑時, 理性會去反思高血糖的壞處, 強化注重長期健康的模組, 產生更高的罪惡感, 去抵抗欲求高熱量的模組帶來的快樂誘惑
      2. 意識心智觀察這過程, 以便產生一個能解釋行為的理由, 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4. 推理的方向由感受決定, 推理只藉由影響我們的感受來影響行為.
      1. 真正合理的推理不一定能帶來最強烈的感受
      2. 所以我們不一定能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3. 降低感受的影響力有助於自我控制
    5. 天擇讓勝出的模組在其判斷得到證實時, 累積更多的力量
      1. 但是這機制不一定適合現代社會
    6. 正念處理感受
      1. 並不是對抗感受, 而是去安頓他
      2. 承認感受存在, 調查他, 檢視他, 但是不給予認同, 讓最後的回饋強化失效.
      3. 好比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場合, 突然想要買智慧手機
        1. 想想智慧手機, 想想尋找手機的最新評論有何感受, 檢視自己想要一個新手機, 並想要上網的感受, 不斷檢視直到這感受失去力量.

  10. 與無色相遇
    1. 無色, 空, 並不是指稱這個世界不存在
    2. 當人們理解外在世界時, 與其說是理解外在世界, 不如說是在心中建構它
      1. 大腦藉由間接的感官接觸來推斷外在
        1. 眼睛:透過二維的視覺去推斷三維世界
      2. 感知是主動而非被動的過程, 是大腦藉由感官去建立世界模型的過程
        1. 心智會主動的把感知到的訊號, 轉成有意義的事物
    3. 感知本身是中性的, 不會讓人愉悅或是不愉悅, 要讓感知產生感受, 需要賦予其意義
      1. 天擇後的天性, 會讓我們喜歡或是討厭某些東西
        1. 喜歡甜/討厭苦
      2. 經驗也會讓我們喜歡或討厭某些東西
        1. 討厭牙醫鑽頭的聲音, 喜歡放學鐘聲
    4. 並非一切都是空, 空是萬物的本質, 感知空, 就是去感知原始的感官資料, 而不去賦予其意義
      1. 畢竟我們賦予的意義, 並不是該事物的本質

  11. 空的好處
    1. 靜坐一方面可以削弱知覺和思緒之間的連結, 另一方面也能減弱感受和情感共鳴之間的連繫
      1. 知覺能越來越脫離與情感的牽絆
      2. 事物看來沒有本質, 只有能被看到的性質而已
    2. 本質主義, 把內在本質歸於事物的傾向, 是人類的普遍性
      1. 有人花大錢購入名人曾使用的物品, 因為他認為這物品充滿該名人的某種本質
    3. 這邊的本質並不是指事物的物質成分
      1. 而是意味一種看不見, 隱藏或抽象, 且被該事物所擁有的性質
      2. 這性質來自情感與感受
      3. 這也就另一方面的論述情感與感受如何參與了知覺
    4. 削弱的情感能導引人感受到空, 或是說對空的理解能削弱對事物的情感
      1. 去除情感的觀察更能取得對事物真實的知覺
    5. 故事也與本質交織一起, 影響了觀察
      1. 食物的滋味取決於附加其上的故事
        1. 吃米其林餐廳的預期, 吃稀有餐廳的預期, 吃特權餐的預期
        2. 由上而下決定預期風味的認知過程, 以及由下而上體驗感官成分, 故事會影響這兩者混合的過程

  12. 沒有雜草的世界
    1. 如同藉由自身的觀點給予事物本質, 人也會給予其他人本質
      1. 基本歸因謬誤
        1. 我們在歸因時, 對本質有所偏好
        2. 我們傾向低估情境的作用, 並高估性情的功效
        3. 這邊並不否認某些人格特質將會穩定地持續下去
      2. 這讓人可以輕鬆地說出誰很好, 誰很壞
        1. 我方朋友和盟友將擁有好的本質
        2. 對手和敵人擁有壞的本質
        3. 部落心理學
    2. 當現實和歸因謬誤的錯覺矛盾時
      1. 如果敵人或對手做了好事, 我們傾向歸因於情境
      2. 如果友方和盟友做了懷事, 我們更加傾向還情境歸因
    3. 從事物中拿掉一些本質, 可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但不能保證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1. 正念可以消除敵意, 憎恨, 也可以用來消除同情心
    4. 不把本質強烈的歸因於事物, 是自由的源泉
      1. 謹慎和澄明的體驗感受, 不是盲目的追從

  13. 萬物歸一
    1. 大量訊息影響到人的大腦, 而大腦決定要把那些訊息認定為自己的一部分, 那些則不, 那些則在兩者之間
    2. 另一種詮釋無我的方式: 自我的邊界
      1. 向內看:
        1. 觀看思緒, "這些東西在什麼意義上真正是我固有的一部分?"
      2. 往外看
        1. 在什麼意義上, 這些東西不是我的一部分
    3. 沒有東西的存在是固有的
      1. 沒有東西能把所有持續存在的成分包含在自身之內
      2. 事物是相依又相連結的, 以至於缺乏個體性
        1. 佛教, 空
      3. 事物是相依又相連結的, 以至於成為同一事物
        1. 印度教, 萬物有梵
    4. 渴愛, tanha
      1. 苦的根源在於渴愛的不可遏抑
      2. 渴愛牽涉到自我邊界的感覺, 維持並強化了自我的邊界感
        1. 縮減距離把想要的東西拉過來
        2. 增加距離把討厭的東西推出去
      3. 無我, 消除自我的邊界有助於對抗渴愛

  14. 涅槃究竟是什麼
    1. 完美的幸福, 完全的清安, 完整的內在自由, 以及全然覺醒和理解的狀態
    2. 無為, 從因果造作逃脫而出
      1. 人藉由感官和物質世界接觸, 感官接觸外在而形成感受, 感受引起了渴愛
      2. 藉由正念進行沉思, 了解到感受的本質, 藉此從成形和固化的因果鏈中, 防止渴望
      3. 別讓大腦以反射的方式去回應感官資訊, 別讓感受控制大腦.
      4. 並非單純的從知識性理解, 而要經驗性的理解

  15. 開悟能帶來啟發嗎?
    1. 你們必曉得真理, 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2. 完整, 傳統的佛教意義上的開悟, 除了形而上向度, 也有明確的道德向度
      1. 外部無我經驗削弱了自身與其他事物的分離感, 降低個體特殊性以及對自身利益的追求, 達到互惠
    3. 擺脫感受, 以讓本質消失, 以致可以放棄自身特定視角後, 人會得到一種不從任何視角出發的觀點
      1. 不偏私, 均勻關注所有事物的福祉
      2. 不過還是會偏袒有知覺的生命?

  16. 靜坐, 以及看不見的秩序
    1. 這章節主要是作者自身的靜坐體驗, 以及對靜坐的推廣
    2. 宗教可以被認定為:相信有一種看不見的秩序, 而我們的至善就是在於和諧地調整自己
      1. 佛教的至善:看到形而上的真相 => 看到道德真理 => 消除痛苦

  17. 佛教真理列表
    1. 人經常無法看清這個世界, 這會導致他們受苦, 也會導致他人受苦
    2. 人對於達到目標的滿足感的期望, 常常比實際得到的更多
    3. 苦, 不滿足, 是生命運行中殘酷重現的部分
      1. 苦來自渴愛, 天擇中不希望人類從任何東西獲得長期滿足而停滯
      2. 渴愛的兩面, 對事物的執著和厭惡
        1. 正念靜坐可以削弱渴愛對人的控制
    4. 內部的無我:自我的概念有所誤導, 我們習慣將感受是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這並非必須
      1. 有意識的自我對行為的掌握度, 比我們想像的還少
    5. 外部的無我
      1. 自我邊界可以是任意的, 自我邊界感的消融導致自身利益不在凌駕於他人利益
      1. 人們認為物體和生命具有本質的直覺, 只是感受帶來的錯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