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1. 所得與資本
    1. 所得與產出
      1. 勞務所得和資本所得的相對占比
        1. 經濟學界認為此比值長期穩定在 勞務:資本=2:1
        2. 二十世紀初的眾多衝擊, 等讓資本占比於1950達到低點
        3. 1979之後, 隨著自由主義興起, 蘇聯解體, 全球化, 資本的興盛在2010年達到1913年後的最高峰
        4. 本書研究方式是分析資本/所得
      2. 國民所得
        1. 國民所得=國內產出+國外所得淨額
          1. 國內產出=國民生產毛額GDP - 折舊(每年10%)
          2. 國外所得淨額=國外投資的資本所得-他國於本國國內的資本所得
        2. 國民所得=資本所得+勞務所得
          1. 資本所得
            1. 分配給生產中提供資本的一方
            2. 利潤, 股利, 利息, 租金, 權利金
          2. 勞務所得
            1. 分配給生產中提供勞務的一方
            2. 薪資, 酬勞, 費用, 獎金
      3. 資本
        1. 可以被個人或團體擁有的各種形態財富
          1. 不動產(包含住宅), 金融性資本, 專業資本(建物, 設備, 機械等)
          2. 這邊的定義包含黃金, 天然資源, 土地等非生產累積的財富
          3. 除非國內允許奴隸制度, 不然排除人力資本
        2. 國民財富=私有財富+公有財富
        3. 國民財富=國民資本=國內資本+國外資本淨額
      4. 資本/所得比=β
        1. β=資本(存量)/年度所得(流量)
          1. 2010年時, 多數已開發國家的β落在5~6, 
      5. 資本主義的第一條基本法則α=γ * β
        1. α是資本所得在國民所得當中的占比
        2. γ是資本報酬率
        3. 舉例來說, β=600%, γ=5%, 那個α為30%
          1. 國民財富為國民所得六倍, 資本報酬率5%, 那麼資本所得占國民所得比例為30%
      6. 資本主義的第二條基本法則
        1. 一個國家如果儲蓄率越高, 同時經濟成長越低, 那麼 β也將越高
      7. 全球所得分布比全球產出分布更不均
        1. 富裕國家透過持有窮國資本來得到額外收入
        2. 原則上, 富裕國家擁有窮國部分資產的機制, 可以縮小產出差異
          1. 富裕國家藉由投資提升窮國的生產力
        3. 但是從歷史來看, 倚賴資本流動性的機制, 不是主要能促成國與國趨同化的因素
          1. 帝國主義時期, 投資殖民地雖然會拉高殖民地的產出, 但是和宗主國的差異仍在擴大

    2. 經濟成長:現實與假象
      1. 歷史上除了非常時期, 或是因為追趕現象, 相對微弱的經濟成長才是常態
        1. 經濟成長g, 在多數時候小於1.5%
      2. 經濟產值的成長包含
        1. 人口的成長
        2. 人均產出的成長
        3. 扣除通膨
      3. 累積成長法則
        1. 微弱的年度成長累積起來, 可以達到可觀的躍進
        2. 每年1%的成長, 一個世代三十年就是35%的成長
      4. 人口成長的主要階段
        1. 西元元年到1000年全世界人口約增加四分之一1000到1500增加了一半,1500到1750又增加一半, 這時候增速約為每年0.2%
        2. 18世紀的人口成長率為0.4%, 19世紀為0.6%, 20世紀高達1.5~2%
        3. 根據推測, 21世紀的人口成長在0.2%~0.7%之間, 主要成長來自非洲
        4. 高度的人口成長會弱化來自過去的財富的重要性, 反之會加重.
      5. 經濟成長的主要階段
        1. 1700到2012的人均產出成長和人口成長率相當, 約為每年0.8%
        2. 平均購買力的比較
          1. 工業產品的生產力成長幅度遠超於整體經濟的平均情況
            1. 不斷有更便宜, 更快的消費型電子產品
          2. 食品的生產力成長大約等同平均生產力成長
          3. 服務業則遠低於平均
            1. 平均工資能上理髮廳的次數恆定.
        3.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處於全球科技領先地位的國家, 能長期將人均產出成長率維持在1.5% 以上
        4. 另一方面, 即使只有1%的人均產出成長, 也意味著一個世代35%的成長
          1. 換言之, 有1/3~1/4的商品和服務在35年前並不存在
          2. 同樣的, 這會弱化財產繼承.
      6. 通貨膨脹的影響
        1. 長期貨幣穩定的18, 19世紀
        2. 通膨和實際經濟成長合起來的名目經濟成長, 會讓貨幣數字大小過幾十年便完全改觀

  2. 資本/所得比的演變動態
    1. 資本的型態轉變
      1. 這邊以英法兩國為例
      2. 時間維度的變化
        1. 在十八十九世紀資本/所得比穩定, 約為700%
        2. 世界大戰和大蕭條, 動盪的環境讓資本/所得比到達200%強
        3. 2010年資本/所得比則回到600%左右
      3. 資本組成的變化
        1. 國民資本=農地+住宅不動產+其他國內資本+國外資本淨額
          1. 國內債券會互抵所以不列入
        2. 資本過去以土地為主, 如今以不動產, 工業和金融資本為主
        3. 殖民時期, 國外資本淨額占據相當的比例
      4. 公有財富與私有財富
        1. 2010年時, 英法兩國的公有資產和公有負債, 約莫都是國民所得的一倍, 
        2. 長期來看, 公有財富淨額大約都在國民所得的-100%~100%內變化, 多數時間在+-50%
      5. 公有債務
        1. 歷史上, 公有債務的提升常常與戰爭有關
        2. 公債要能大幅提升, 需仰賴迅速成長的民間儲蓄
        3. 19世紀的公債實質利率高, 這助長了私有財富的擴張
        4. 20世紀的經濟新觀念
          1. 政府債券可以做為公共政策的工具, 
            1. 提高公共支出, 以促成財富重新分配
          2. 政府赤字靠債券投資人的資助而無須增稅
            1. 但是投資人往往不是最富有的一群人, 而是銀行存款戶的間接
          3. 債務則靠通膨削弱
      6. 李嘉圖等價命題
        1. 公共債務在某些條件下, 對國民資本的累積沒有任何影響
          1. 民間要夠繁榮
          2. 政府債券利率要夠高
          3. 民眾完全信任政府

    2. 從舊歐洲到新世界
      1. 德國:萊因式資本主義與社會所有權
        1. 在資本結構上, 德國和英美類似
          1. 一樣是以兩次大戰為谷底的U字曲線
          2. 農地由不動產, 工業與金融資本取代
          3. 一戰之前, 德國並非殖民地國, 國外資本淨額並不高
            1. 21世紀之後貿易順差增大了國外資本淨額
        2. 2010年德國的國民資本/所得約為400%
          1. 較為廉價的不動產
          2. 較低的企業市場價值
            1. 德國企業所有權不僅屬於股東, 也屬於該公司的所有利害關係人
              1. 包含員工代表, 地方政府, 消費者協會等
                1. 這些人即使沒有股份也有投票權
              2. 這降低了企業的市場價值
        3. 二十世紀資本所遭受的衝擊
          1. 1914-1945 年歐陸的國民資本下降
            1. 直接被戰火破壞
            2. 海外投資資本的瓦解
              1. 不被承認的債券
              2. 被國有化的天然資源和運河
            3. 戰爭期間特別低的儲蓄率
              1. 所得下降
              2. 重建的投資
            4. 儲蓄者往往樂於借錢給政府, 甚至變賣國外資產, 卻因為通貨膨脹而血本無歸
      2. 美國
        1. 1770年, 美國國民資本/所得約為300%
          1. 主要來自農地, 美國農地原比歐洲便宜
        2. 20世紀的資本衝擊對美國影響較小, 比例一直在4~5之間變化
        3. 國外資產淨額
          1. 1913 美國處於些微負債, 
          2. 之後因戰爭資助各交戰國, 由負轉正至1980
          3. 1980之後因為貿易逆差的累積而使得負債惡化
      3. 奴隸制度的影響
        1. 美國直到19世紀才廢除奴隸制度
        2. 計算國內資本時, 奴隸占了相當的比重
          1. 大約等同於農地的比重
        3. 奴隸資本與人力資本
          1. 奴隸主會取得奴隸的所有勞務報酬,
            1. 產出中, 勞務報酬一般比資本報酬更高, 
          2. 在同樣資本報酬率的前提下, 這讓奴隸估值較高
          3. 也可以套用在現今的人力資本上

    3. 資本/所得比的長期發展
      1. 資本主義的第二條基本法則
        1. β = s / g
          1. s:儲蓄率
          2. g:經濟成長率
        2. 假設國家每年將國民所得的12%作為儲蓄, 而國民所得成長率相當於2%, 那麼長期下來, 該國累積的資本將為其果民所得的600%
          1. 如果少於600%, 那麼12%的儲蓄率將會讓資本存貨的年增大於2%
          2. 如果高於600%, 12%的儲蓄率會讓資本的成長率小於2%
          3. 剛好600%時, 12%的儲蓄率剛好讓是資本存貨的2%
        3. 這是一條長期漸進法則
          1. 這法則要成立需要好幾十年的累積
          2. 天然資本不需要儲蓄也會讓β上升
          3. 這邊假定了資產價格自身波動長期下來會互相抵銷
            1. 資產價格的成長率, 長期來看和消費者物價的成長率相同, 僅受通膨影響
        4. 在經濟成長停滯的社會(g極小), β上升
          1. 資本所得α, 亦上升
          2. 這意味繼承自過去的財富占比上升
            1. 出生決定一切的繼承者社會
      2. 富裕國家在1970以來的資本復甦
        1. 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
          1. 1970年初, β 約為200~350%
          2. 2010年則來到400~700%
            1. 這意味著世襲資本主義的崛起
        2. 世襲資本主義崛起的原因
          1. 低成長, 高儲蓄
            1. 經濟成長由人口成長和人均所得成長組成
              1. 長期來說, 各國人均所得成長差不多, 1.7~1.9%之間
              2. 人口成長差異較大
                1. 美國的g 較日本, 歐洲大
            2. 各國儲蓄率差異也大, 英美約在7~8%, 日本則在14~15%
            3. 拿1970的初始財富存量, 加上1970到2010的儲蓄流量, 可以在多數國家推算出2010的實際私有財富水平
              1. 長期來看, 價格升降會互相抵消
              2. 累積而來的數量成果才是財富累積關鍵
            4. 民間儲蓄構成
              1. 民間個人的直接儲蓄
                1. 不計入耐久財, 但是記入貴重品, 但這比例一般而言不高
                2. 儲蓄率分母採用國民所得而非可支配所得
                  1. 可支配所得和國民所得的落差, 一般是公共服務的價值
              2. 公司企業再投資的部份利潤(保留盈餘)
          2. 富裕國家的資本私有化
            1. 公有企業私有化
            2. 政府債券, 公共負儲蓄率也增加了私有資本
          3. 資產價格長期補漲現象
            1. 1950年代的各種背景因素不利於股票和不動產價格
              1. 租音控管, 金融管制

    4. 二十一世紀的資本所得與勞務所得占比
      1. 根據α=γ * β, 資本所得占比由 β, γ決定
        1. β 由第二條基本法則決定, 這邊探討資本平均報酬率 γ
      2. 十八世紀至今, α的演變類似β, 呈現U型曲線
        1. 變化幅度較小, 這意味著γ的變動緩和了β的變化
          1. 資本平均報酬上升時, 資本/所得比下降
        2. α的變化
          1. 18世紀末到19世紀, 資本份額約為35~40%
          2. 20世紀中期降為20~25%
          3. 至2010年, 回升至25~30%
        3. γ的變化
          1. 18世紀末到19世紀, 平均資本報酬率為5~6%
          2. 20世紀中期為7~8%
          3. 至2010年, 回升至4~5%
      3. 股份有限公司出現之前, 資本所得和勞務所得有時不好分辨
      4. 資本純報酬
        1. 扣除了非正式創業性勞務, 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也投入了勞務, 約1~2%
        2. 長期來看, 中心數值在4~5%, 
          1. 18, 19世紀常常超過4~5%, 兩次大戰後一度上升到6%, 21世紀初往3~4%下降
      5. 實質資產與名目資產
        1. 實質資產:和實質經濟活動連結在一起的資產, 不動產, 股票等
          1. 擁有資本利得
        2. 名目資產:存款, 公債等
          1. 容易被通膨侵蝕
        3. 一般家庭持有的多數為實質資產
        4. 長期來看, 所有資產的平均成長大致是和物價指數的成長同步
        5. 通膨影響財富重分配, 但是對資本平均報酬的最終影響不大
      6. 資本的用處
        1. 資本報酬率決定於資本的邊際生產力, 多投入一單位的資本所能貢獻的額外生產力
        2. 技術發展使得額外資本可帶來額外收入
          1. 投資生產工具帶來的產量上升
      7. 太多資本反而扼殺資本
        1. 資本存量越大, 邊際生產力自然會縮小
        2. 勞務與資本的替代彈性
          1. 衡量若要以資本替代勞務, 或是勞務替代資本的容易程度
            1. 0 : 無法轉換, 單純增加勞務, 或是單純增加資本都無法提高生產力
            2. 無限大:可以任意轉換, 提高資本不會降低資本報酬率
            3. 0~1: 當資本/所得上升時, 資本的邊際生產力下降程度大於β上升程度, α=γ * β變小
            4. >1: 當資本/所得上升時, 資本的邊際生產力下降程度小於β上升程度, α=γ * β變大
        3. 長期來看, 替代彈性>1
          1. 人類總有辦法會新資本找到新出路
          2. 這樣意味α=γ * β會持續上升.
      8. 人力資本只是假象?
        1. 科技的轉變使得勞務要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 需要更具專業知識的勞工
        2. 但是另一方面, 科技和政治面的發展也提高了對傳統資本的需求
          1. 建築物, 設備, 專利等

  3. 分配不均的結構
    1. 分配不均與集中化:初步概念
      1. 所得不均可以區分成三種
        1. 勞務所得不均
        2. 資本所有權不均/資本所得不均
        3. 兩者互動的不均
          1. 勞務所得較高的人是否也享有較高的資本利得?
      2. 書中定義的各層階級:
        1. 下層: 百分位100~50
        2. 中層:百分位40~10
        3. 上層:百分位10~0
        4. 頂層:百分位1~0
      3. 勞務所得分配不均
      4. 資本所有權分配不均
      5. 第一項規律:資本所有權不均的情況永遠高於勞務所得分配不均
        1. 勞務所得不均
          1. 過度的不均會讓不同群體處於非常不一樣的社經地位
            1. 上層群體可以用部分勞務所得雇用下層群體代勞家務
        2. 資本所有權不均
          1. 發生在各年齡層, 並不是單純因為年齡的資產累積
          2. 20世紀以來中產階層的興起, 有限度的抑制了財富分配不均
      6. 總體所得不均
        1. 總體所得不均的程度, 介於勞務所得不均和資本所得不均之間
          1. 因為勞務所得往往佔整體所得的2/3~3/4, 整體不均會偏向勞務所得不均
      7. 造成極端不均的兩個途徑
        1. 超級世襲社會
          1. 一個以繼承財產為重的社會
            1. 最終導致財富極端集中化, 整體所得受高額資本所得掌握而極端不均
            2. 過去的歐洲
        2. 超級才能至上社會
          1. 最高所得階層的人以勞務所得為主
            1. 現在的美國
        3. 兩者不互斥
          1. 過去勞務所得跟資本所得往往負相關
            1. 收租者不進行勞務生產
          2. 現今社會兩者是正相關, 高階主管擁有大量資本.

    2. 兩個世界
      1. 法國二十世紀貧富差距
        1. 20世紀以來, 法國所得分配不均大幅縮減
          1. 上層群體的占比從45~50% 降到30~35%
          2. 不均的減少來自資本不均的減少
            1. 長期以來薪資所得分配的不均很穩定
              1. 上層約25%, 底層約25~30%
          3. 頂層的占比從20% 降到8~9%
            1. 薪資所得部分依舊是6~7%
        2. 不均的縮減, 主因是收租者的沒落與超高額資本所得的減少
          1. 縮減集中在1914~1945年間
          2. 兩次大戰和大蕭條帶來的動盪, 大幅降低了資本/所得比
            1. 資本集中度遠超於勞務所得, 資本擁有較多的上層受到的打擊更大
        3. 從收租者社會走向經理人社會
          1. 1932年, 資本所得是前0.5%群體的主要所得來源
          2. 今日要到前0.1%的群體, 資本所得才會超過勞務所得
        4. 前百分之十的不同世界
          1. 在上層階層中, 越往高所得群體移動, 勞務所得的比重會快速下滑
            1. 頂層裡面, 資本所得主要來自流動資產的利息和股利, 而非不動產租金 
          2. 基本上扣除掉頂層1%的人, 剩下群體主要是靠勞務所得過活, 所得約為平均的2~3倍
          3. 相對應的工作則隨著時代而變化
        5. 資本勞務所得的相對占比通常跟勞務所得不均的變動方向一致
          1. 經濟繁榮時, 利潤在國民所得的占比提升, 同時, 薪資高的群體的成長速度經常比中低薪資團體快
            1. 薪資高的人加薪幅度越高
        6. 1980之後, 可以看到上層占比的緩步上升
          1. 最高薪團暴漲的薪資
      2. 美國分配不均的轉型
        1. 二十世紀初美國分配不均的程度較法國低, 
          1. 隨後直至今日, 不均程度都較法國高
        2. 時間維度
          1. 1910時, 美國資本所有權不平等較歐洲輕微
          2. 1910~1920, 所得不平等急劇上升, 上層所得超過50%
          3. 大蕭條和二戰期間, 與歐洲相同, 所得不平等大幅縮小
          4. 1950-1980, 所得不平等到達最低, 上層百分比30~35%
          5. 1980之後, 所得不平等快速增加
            1. 股票牛市影響的資本利得的占比不高
              1. 中位數在1%左右
              2. 這也意味金融危機也無法讓不平等結構性的縮小 
        3. 所得越高的族群, 所得占比的成長也越高
          1. 頂層的1%的所得占比從70年的9%上升到2010的20%
          2. 其次的4%的所得占比從13%上升16%
          3. 最後的5%的所得占比從11%上升12%
          4. 這意味著所得從底層不斷被轉移到上層
        4. 所得不平等主要來自於勞務所得
          1. 超級經理人的興起, 高階主管的勞務所得極高

    3. 勞務所得的分配不均
      1. 理論:薪資差異來自於教育與科技的賽跑
        1. 薪資等於個人的邊際生產力, 且勞工生產力和社會的供需有關
          1. 那麼在缺乏特定技能的勞工時, 該類勞工與其他人的薪資會有差異
        2. 要減少勞務所得分配不均, 提升平均勞動生產力與促進整體經濟成長的最好辦法是投資教育
      2. 反論
        1. 沒考慮到政策制度面的影響
          1. 勞資市場中, 資方往往更有談判優勢
            1. 勞工對於公司的專屬投資
            2. 個人邊際生產力的計算困難
            3. 需要薪資政策來進行平衡
              1. 提高最低工資可以直接讓薪資最低的10%群體跟平均薪資的差異縮小
        2. 無法解釋美國的薪資差異
          1. 近幾十年美國明顯的薪資變化
            1. 大學畢業生和只唸完高中的人之間差異在擴大
            2. 前百分之一的群體待遇飛漲
        3. 超高薪群體的薪資暴增現象, 多半出現在英語系國家:美國, 英國, 加拿大和澳洲
          1. 這暗示超級經理人的崛起, 並不單純是科技變化造成的供需失衡.
        4. 邊際生產力的幻象
          1. 如果工作的功能具有獨特性, 資訊又不完整, 那麼將很難計算個人邊際生產力
            1. 邊際生產力的計算會變成由公司層級和個人談判能力而定
            2. 也受到企業所在國的主流社會規範影響
              1. 崇尚極端才能至上主義的社會會給高階經理人更高的薪水

    4. 資本所有權的分配不均
      1. 資本分配不均總是比勞務所得分配不均嚴重
        1. 不管任何時代, 最底層50%人幾乎一無所有, 佔據僅5%
        2. 上層則落在60~90%
        3. 中層則是5~35%
      2. 法國, 英國, 瑞典
        1. 這些國家都在1910年左右到達資本分配的最不均等
          1. 上層到達80~90%, 頂層高達60~70%
        2. 1910~1970不均急速緩解
          1. 1970年時, 上層剩下50~70%, 頂層剩下20~30%
        3. 1970~2010 則是不均加重
        4. 主要差異是1950 之後, 世襲中層的崛起
      3. 美國
        1. 美國在19世紀時便有世襲中層階級的存在
        2. 鍍金年代(1880) 這些世襲中層受挫, 不均拉大
        3. 20世紀中葉這些接層重新站起
        4. 1980之後二度受挫
      4. 財富趨異機制:歷史上r與g的變動關係
        1. 當經濟成長緩慢(g=1%), 資本報酬普通(r=5%)的時候
          1. 只要儲蓄資本所得的1/5, 就能確保從上一代繼承的資本維持與總體經濟相同的成長率
            1. 也就是可以將來還是可以分到同樣比例的所得
            2. 換言之, 只要儲存超過1/5, 財富就會更集中
        2. 為什麼r>g?
          1. 歷史的長期觀察,
            1.  r往往在4~5%, g 則是2%內
          2. 兩者最接近發生在 20世紀末,全球經濟成長到3.5%~4%
          3. 扣除掉資本稅(30%)後, 1913-2010的r<g
          4. 這現象隨著經濟成長放緩(g下降)即將消失
        3. r>g 意味著財富不均程度除非受到巨大衝擊, 不然會持續放大
          1. 不均程度需要這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2. 2010的社會, 財富不均程度還沒有1910的那麼巨大
            1. 主因是我們距離1910~1950的衝擊還不夠久
            2. 資本利得, 繼承等稅務讓r下降

    5. 個人才能與財產繼承的長期趨勢
      1. 只要長時間的r>g, 財產繼承的重要性將無可避免地超過儲蓄
        1. 當下累積的財產遠遠不如過去累積的財富, 繼承變得無比重要
      2. 財產繼承流量
        1. 每一年度遺產加上個人之間的贈與的總價值, 換算於相當於國民所得的比例
        2. 以法國為例
          1. 19世紀財產繼承流量相當於國民所得20~25%
          2. 1910~1950大幅衰退到4%, 之後反彈
            1. 對嬰兒潮世代的人, 財產繼承的影響力很小
              1. 每個人可以透過努力和積蓄用一生時間去累積財富
          3. 1980之後加速成長, 至2010約15%
      3. 財產繼承流量 b = μ * m * β
        1. β : 資本/所得比
          1. 只考慮可繼承的私有資本
          2. 資本占比越大, 繼承流量自然越大
        2. m : 年死亡率
        3. μ : 國民在死亡時平均財產相當於人平均財產的比例
          1. 由財富相當於年齡的分布決定
      4. 現今社會希望財產繼承流量低
        1. 財產繼承流量太高的社會, 才能和努力的重要性比不上繼承而來的資產
        2. β 是個U型曲線, 隨著儲蓄率上升和經濟成長率下降而不斷升高
        3. m 雖然不斷下降, 但是科技有所極限
          1. 當死亡率較低, 平均壽命較長的時候, μ往往會上升
            1. r>g的累積效應會加重
            2. 只有二戰時期 μ小於過100%
      5. 因戰爭而洗牌的財富分配
        1. 1914-1915 資本遭受多重打擊
        2. 年輕世代的復甦往往比年長者快
        3. 兩次大戰的確把過去的資本累積一筆勾銷, 造成人類克服資本主義的錯覺
        4. 1950~1960左右, 資本/所得比就快速恢復, 資本主義迅速重建
      6. 二十一世紀的財產繼承流量將如何演變
        1. μ 和 m影響力對沖, r和g值成為主要的變因
          1. r=3%, g=1.7% -> b = 16%
          2. r=5%, g=1% -> b = 23%
      7. 財富繼承的頂層與勞務所得的頂層
        1. 這邊考慮前1%的繼承資本所得與前1%的勞務所得
        2. 當資本存量和其中繼承資本份額都很高, 且財富繼承高度集中時, 繼承最高的1%將比勞務所得最高的1%擁有更高的收入
          1. U 高, b 高且財富分配集中
        3. 現今社會的U, b 值已經回到1910的水準了, 但是受益於世襲中產階層, 財富分配沒有過去集中
          1. 從少數非常富有的收租者變成數量多但是, 沒那麼富裕的收租者
          2. 並沒有任何力量保證繼承資本的分配不會變得更集中

    6.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財富分配不均
      1. 資本報酬率的分配不均
        1. 經濟模型有時會假設資本報酬率和資本大小無關
        2. 實際上因為經濟效應, 往往越大的資本資本報酬越好
          1. 更優良的投資經理人
          2. 校務基金的大小也和績效成正比
      2. 全球富豪排行榜的演進
        1. 從1980年開始, 全球財富平均成長速度高於所得成長速度
          1. 這另一方面展示了資本/所得比上升
        2. 其中, 最富有的一批人上升幅度是平均的三倍
          1. 不同的資本報酬率以及r>g的造成的分配不均, 成為財富金字塔頂端的趨異力量
          2. 這力量大於全球化下落後者追趕的趨同力量
        3. 金字塔頂端的人無論財富來自繼承或是創業, 財富都是以極快速度成長, 無論其工作與否
          1. 創業家因此轉變而成收租者
      3. 通貨膨脹
        1. 通膨對固定收益的財富的傷害最大
          1. 定存, 國債等
        2. 而這些往往是資產有限的人們最常有的投資選項
      4. 主權基金
        1. 產油國的主權基金, 由於其國民人口較少, 支出較少, 往往會讓財富無止盡的累積下去

  4. 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規範
    1.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國家
      1. 二十一世紀的政府影響力比過去任何時代更重要
        1. 富裕國在二十世紀從稅收佔國民所得低於10%, 一路提升到稅收佔國民所得30~50%
          1. 維持政府基本機能需要10%
          2. 剩下25~30% 則是提供社會功能
            1. 保健與教育
            2. 替代所得與轉移性支付
        2. 已開發國家中教育與醫療支出約占國民所得的10~15%
        3. 替代性所得和移轉性給付通常占10~20%
          1. 家庭可支配所得的一部分
          2. 政府抽稅與強迫社會保險, 再以替代所得和移轉性給付重新分配
            1. 替代性所得:退休金和失業津貼
            2. 移轉性給付:家庭補助金, 社會福利補助金
          3. 退休金占比最大
        4. 政府稅收比例的上升往往伴隨著經濟成長, 
          1. 推估富裕國家的稅收/所得比應該不至於有太大的變化
          2. 政府規模不會有大規模的變大或是縮小
        5. 社會國家期待通過稅收再分配, 讓教育和醫療資源能平均分配到每個國民身上
          1. 但是學歷和父母所得的高相關性明示了受教權的不平等
        6. 隨收隨付制的退休金, 其報酬率等於經濟成長率
          1. 當經濟快速成長時這是好制度
          2. 當r>g 時, 確定提撥制可以給人民更高的保障
            1. 但是轉換過程有可能會傷害到一整個世代的人民

    2. 反思累進所得稅
      1. 稅通常分為所得稅, 資本稅和消費稅
        1. 所得稅又分為勞務所得和資本所得
        2. 資本稅
          1. 包括對資本所得流量課徵的稅(企業所得稅)
          2. 對資本直接課的稅, 不動產稅, 遺產稅等
        3. 消費稅
          1. 增值稅, 關稅, 一般消費稅
        4. 特殊所得稅
          1. 對於政府支持的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所提撥的款項
      2. 現代財政國家裡, 繳稅總額幾乎和個人所得成正比
        1. 但是在資本自由流動的世界, 各國為了競爭資本, 常常會把資本所得自累進所得稅中排除
        2. 這造成所得稅在最高所得階層成為壘退制
          1. 2010的法國, 稅收占所得的47%
            1. 底層50%的人繳納40~45%的稅
            2. 中層40%的人繳納45~50%的稅
            3. 所得錢千分之一的人,只繳納35%的稅
              1. 因為其資本所得佔總收入比例較高
      3. 累進稅制的歷史
        1. 20世紀初, 各國就有累進所得稅的概念, 只是這時最高稅額很低, 小於10%
        2. 隨著戰爭帶來的財務需求, 高額的累進所得稅才形成
          1. 這一定比例上, 緩解了二十世紀上業的所得不平等
      4. 英美兩國曾擁有過最激進的累進所得稅
        1. 1930~1980, 美國最高遺產稅到達70~80%, 最高所得稅平均為81%
          1. 這邊主要針對非勞務所得
      5. 1980~2010年間, 已開發國家的最高邊際所得稅的減少幅度, 跟所得頂層人民所得的國民所得占比高度相關
        1. 一個解釋是稅率下降, 刺激高階主管提高自己的勞動供應和生產力
        2. 另一個解釋是稅率下降, 刺激高階主管去提升自己的薪資待遇
      6. 提高最高所得稅率,並不會直接為政府帶來多少稅收, 但是可以強迫企業將利益重新分配給低薪者

    3. 全球資本稅
      1. 在擁有全球透明的金融資訊下, 以人為單位, 對於資本存量本身進行累進稅制
        1. 不僅僅是常見的對不動產課稅, 對於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產也要課稅
        2. 資本累進稅制可以讓最富裕的極少數人資本不至於過幅擴大
          1. 也可以強迫資本進行有效利用
        3. 個人認為實務面的難度太大, 擁有透明的全球資訊太困難
      2. 另一方面, 為了規範世襲資本, 各國有不同的嘗試
        1. 保護主義
          1. 保護主義可以庇護國內發展程度較低的部分
          2. 但是會降低人民生活水平
            1. 台灣的爛車車
        2. 資本管制
          1. 中國嚴格管制資本的流入流出, 不能自由換匯
          2. 國外企業不能大幅擁有中國大企業
        3. 移民
          1. 窮國人民移民到富國, 藉此改善自己的生活

    4. 公共債務問題 
      1. 政府要融通支出, 可以靠收稅或舉債
        1. 收稅比舉債好, 舉債必須償還且有利息
        2. 舉債往往對有管道和資源借錢給政府的人有利
      2. 當今世界, 富裕國家的政府往往很窮, 舉債/國民匹高達90%
        1. 2022 Q1, 美國債務/GDP 是120%
        2. 公部門和私部門的分配不均
      3. 減少公共債務:增加稅收, 通貨膨脹和緊縮
        1. 增稅
          1. 利用私人資本特別稅來增加稅收, 平衡公私財富不均情況
        2. 緊縮
          1. 有造成經濟衰退的風險
          2. 長期的緊縮有利公債持有人
          3. 對公共利益是種傷害
            1. 教育, 醫療資源的長期緊縮會有負面循環
        3. 通膨
          1. 可以降低實質負債
          2. 通膨的受害者, 往往是財產中名目資產較多的一般人
          3. 通膨造成的財富重分配, 對實質資產的持有者有利
            1. 不動產和股票的增幅往往近似於通膨率
          4. 長期且預期性的通膨會讓利率上升, 抵銷通膨削減債務的效果
      4. 央行的任務
        1. 金本位廢除之後, 央行獲得無限創造貨幣的潛力
        2. 大蕭條時, 聯準會不當的限制性政策把股市崩盤變成了信用危機, 
          1. 因而經濟進入緊縮螺旋
        3. 2008金融海嘯時, 央行擔任最終貸款者和穩定金融體系的角色
        4. 央行並不創造財富;只是重新分配財富
          1. 央行會同時創造出金融資產和負債
            1. 當央行借錢給公司時, 公司產生了負債, 兩者的淨資產是沒有變化的
          2. 但是央行不能強迫企業投資或是家庭消費
      5. 開放問題
        1. 天然資本的衰退
        2. 氣候變遷的應對
        3. 公共債務的黃金比例應該是多少?
        4. 民主體制到底如何有效地控制資本發展

    5. 結論
      1. r>g的長期趨勢, 注定讓資本不斷集中, 讓企業家變成收租者
        1. 科技突破或是教育普及, 並不能讓經濟成長率長期維持在4%
        2. 歷史經驗中, 只有後追趕的國家才有機會在幾十年間維持高成長率
      2. 解決財富分配不均
        1. 兩次大戰一口氣洗去了百年間累積的資本不均情況
        2. 過高的資本利得稅會扼殺累積財產的動力
        3. 作者建議累進式的年度資本稅
          1. 這依賴透明的金融資訊以及高度的國際合作
      3. 收入分配不僅僅是經濟學, 也是政治學, 或是任一社會科學該注意的議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