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比賽 從心開始

  1.  網球之路的心理省思
    1. 最佳的表現往往在無意識中
      1. 全神關注到無法感受自己在專注
      2. 沒有過度努力, 沒有過度思考
      3. 心神集中到十分平靜的程度, 不受思維干擾
      4. 個人來說, 好比是冥想或寫程式最集中的表現, 集中到忘記時間
    2. 內心比賽
      1. 學習如何集中注意力, 學習如何信任自己
      2. 如何發揮自己的實力

  2. 兩個自我
    1. 自我1:指示者
      1. 具有意識的指示者
    2. 自我2:行動者
      1. 具有天生能力的行動者, 也意味著潛能
    3. 個人認為, 前者指的是意識層, 後者指的大腦下意識的協調控制系統, 以及各種各種能力
    4. 當指示者過度思考和賣力, 會影響行動者的表現, 不如預期的表現導致負面惡性循環:指示者責罵, 後者喪失信心

  3. 平息聒噪的自我1
    1. 顛峰體驗, peak experience
      1. 感覺一體, 無我, 活在當下
      2. 專注但執著於用力集中
    2. 停止自我批判
      1. 不管是好的批判或是壞的批判都會讓大腦過度思考
        1. 過度思考帶有太多情緒, 會過分佔據大腦的能量, 讓其他表現下滑
        2. 壞的批評會以暗示的方式讓表現變更糟糕
      2. 停止批判並不意味著忽略過錯
        1. 如實看待表現, 清楚地去感覺, 但是不要帶有情緒
          1. 如同冥想時觀察自己思緒一般, 藉由不執著讓雜念退散.
        2. 語言的表達能力有限, 去觀察和感受, 不要去強迫思考如何用語言表達事物
      3. 正向思考和讚美一樣會制訂好壞的標準, 難以避免地造成注意力分散
    3. 提高自我覺察, 自然而然的學習和表現

  4. 相信自我2
    1. 控制肉體活動是個很精密的系統
      1. 機器人至今無法流暢行走
    2. 自我1應當相信自我2
      1. 並非正向思考
      2. 而是將控制權交給自我2
        1. 不刻意去控制肌肉運動, 而是放任自我2去行動
        2. 相信自己身體和大腦的能力
        3. 讓身體自然而然去學習
          1. 人腦可以透過畫面去觀察, 模仿
    3. 和自我2溝通的技巧
      1. 停止批判
      2. 創造影像
        1. 自我2並沒有語言的概念, 其依賴感官來學習動作
        2. 為自我2提供清晰的視覺影像, 向她傳遞自己想要的結果
      3. 任由事情發生
        1. 自我1應當保持靜止, 以超然的姿態觀察結果
        2. 如果有想讓自我2修正的地方, 透過想像正確的結果去傳遞訊息
        3. 肌肉控制回歸無意識, 主意識只負責傳遞想要的結果
      4. 追求特質
        1. 有意識地扮演某個角色
          1. 不是單純的正向思考
          2. 戴上面具一樣賦予自己另一個思考模式

  5. 探索技巧
    1. 拋開精神上的指揮, 讓思維平靜下來
      1. 接著要集中精神和信任身體, 讓他去做他能勝任的事情
    2. 運動指南
      1. 語言有其表達能力的極限, 藉由語言傳遞的行動指示和真實的動作經驗存在落差
      2. 多觀察讓身體自己學習是比較好的方式
      3. 影像資訊倒是很有用

  6. 改變習慣
    1. 當我們發現可以用更好的方法來發揮相同的作用時, 就是做出改變的時候
    2. 習慣具備慣性, 要衝破它是個痛苦的過程
      1. 指責現有的行為模式, 並不會帶來幫助
      2. 沒有必要對抗舊習慣, 而是去養成一個新的
    3. 步驟
      1. 不帶批評的觀察
        1. 不刻意控制, 而是觀察, 該行動是如何影響自身到外在的事物
        2. 從小點開始觀察, 然後擴大觀察範圍
        3. 如果觀察的動作造成行為改變, 就讓它繼續改變, 避免以複雜的思考模式去刻意改變行動
        4. 觀察出最希望改變的部分
      2. 描繪想要的結果
        1. 觀察他人如何行動, 想像自己如何自然的行動, 盡量思考細節
      3. 相信自我2
        1. 再次行動, 但是不刻意控制, 抗拒刻意控制的誘惑
        2. 讓身體自然學習去發揮可能性
        3. 如果成效不佳, 回到1觀察出原因, 再針對原因進行2, 觀察/想像正確的進行方式
      4. 不帶批評的觀察改變與結果
        1. 結果如果是好的, 別過分讚美, 避免過度用力
        2. 讓其成為新的習慣
        3. 別讓自我1認為是大局的控制者

  7. 專注:學習集中注意力
    1. 為了讓自我2能發揮, 需要壓抑住自我1的胡思亂想
      1. 這邊和冥想/坐禪的需求類似, 摒除雜念專注
    2. 放鬆的專注
      1. relaxed concentration
      2. 專注的心只會針對思索要達成手上任務的必要環節, 不受其他思緒和外在事件的干擾
        1. 貫注在當下
    3. 專注地練習
      1. 這邊以個人的意見為主
      2. 初始, 以可感官的實際事物做寄託, 專注心神在寄託物上
        1. 冥想的時候以呼吸做寄託物
        2. 書中例子, 打球時以球作寄託物
        3. 自身例子, 寫程式時以程式邏輯做寄託物
      3. 接著, 隨著專注, 放大需要的感官, 屏除不需要的事物
        1. 冥想時開始感受到身體消失, 前額葉眉心的充血感
        2. 書中例子, 開始對球在哪, 球拍在那裡有著清楚地感覺
        3. 自身例子, 物件之間的關係互動變得清晰,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動感
      4. 雜念干擾
        1. 思想很容易沉溺在過去和未來的世界
          1. 預想即將發生的事情, 糾結在已經發生的事情
        2. 覺察到自己這樣做時, 輕輕地帶回來, 不要帶著批判色彩去責備自己的思想
      5. 目標的境界
        1. 忘我的感覺
          1. 活在當下
          2. 腦力與感官都只為了目標而發揮效果
          3. playing in the zone

  8. 球場上的比賽
    1. 這邊在探討競爭的心態
      1. 比賽<-> 競爭
    2. 作者將競爭中, 自我1的目標分成三種
      1. 自我感覺良好
        1. 目的:達成卓越表件
        2. 動機:證明自己是很棒的人
        3. 亞種A:完美的自我
          1. 目的:臻至完美
          2. 動機:證明自己能力
          3. 外在障礙:完美無法達成
          4. 內在障礙:自我批判, 灰心或強迫練習, 自我懷疑等
        4. 亞種B:好勝的自我
          1. 目的:戰勝對方
          2. 動機:受人欽佩, 掌握局面
          3. 外在障礙:難以永保第一
          4. 內在障礙:過多的和他人相比阻礙了自發行動, 自卑和自大交替出現, 害怕敗北
        5. 亞種C:形象的自我
          1. 目的:保有美好的外表
          2. 動機:受人矚目, 稱讚
          3. 外在障礙:外表的追求無極限
          4. 內在障礙:對於自我的迷惑, 害怕無法討好每個人
      2. 朋友
        1. 目的:結交朋友和維持人際關係
        2. 動機:渴望友誼
        3. 亞種A:地位
          1. 目的:維繫和提升社會地位
          2. 動機:渴望聯繫與地位顯赫者的友誼
          3. 外在障礙:攀附上流人士的代價
          4. 內在障礙:害怕失去社會地位
        4. 亞種B:齊聚一堂
          1. 目的:與朋友將續, 維持人際關係
          2. 動機:渴望被接納和友誼
          3. 外在障礙:要有時間, 場所和朋友
          4. 內在障礙:害怕被排斥
      3. 健康和樂趣
        1. 目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或是樂趣
        2. 動機:健康或樂趣
        3. 亞種A:健康
          1. 目的:運動,流汗
          2. 動機:健康, 精力
          3. 外在障礙:找到志同道合者
          4. 內在障礙: 懷疑競爭是否有幫助健康
        4. 亞種B:樂趣
          1. 目的:享受樂趣
          2. 動機:愉悅感, 打得好多半會更快樂
          3. 外在障礙:無
          4. 內在障礙:陷入自我1驅動的比賽
        5. 亞種C:學習
          1. 目的:進步
          2. 動機:熱愛學習和自我提升
          3. 外在障礙:無
          4. 內在障礙:陷入自我1驅動的比賽
    3. 競爭的文化
      1. 現今社會傾向以成就和表現定義人的價值
      2. 但是多數場合下, 單一次的競爭並不會定義人的價值

  9. 比賽的真諦
    1. 競爭造就進步和繁榮, 但人不應該僅透過競爭來證明自身價值
      1. 過度想證明自己, 陷於成功的牢籠無法自拔
      2. 反叛性的批評競爭, 陷入逃避心態
        1. 不願意認真, 因為認真競爭而輸了很丟臉
    2. 勝利就是克服困難而達成一個目標
      1. 勝利的意義只等於所達成目標的價值
      2. 為達成目標而增進自我, 往往比勝利令人收穫更多
        1. 面對越具挑戰性的障礙, 就越有機會探索並拓展自己真正的潛能
      3. 將對手視為給予磨練機會的好友
    3. 在乎勝利 vs 為了得勝而做出努力
      1. 前者是在求取一件無法整握的事情
      2. 後者是可控的, 想付出多少努力是可掌握事項

  10. 球場外的內心比賽
    1. 任何人類活動都涉及外在比賽與內心比賽
      1. 外在比賽:
        1. 克服障礙以達成目標
        2. 對手, 考試, 或是我們與外在目標之間的任何障礙
      2. 內在比賽
        1. 如何增進且發揮自己的潛能
        2. 我們的心智, 容易因為焦慮, 後悔而備受干擾, 由內而外的產生問題
    2. 打造沉著的內心世界
      1. 避免恐懼, 疑慮和妄想等精神壓力破壞生命的樂趣
      2. 自我1往往太依賴其經驗中的人事物 ,以至於事情發生或即將變化時, 自我1會備感威脅
      3. 不執著於心中感受, 不執著於外在事物
      4. 專注在當下, 不沉溺在過去, 不追趕恐懼或夢想的未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