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Ephernité 11訪





























追逐米其林餐廳的美食愛好者,同一家餐廳的再訪率只有20%。
然而,直至第四次造訪,我才喜歡上了Ephernité的料理。


自幼就是個愛吃的胖子,管不住的食慾,總愛在和料理第一次接觸時帶來驚喜。

第一次接觸混湯麵,香菇五花肉爆香,加水乳化而成的混湯,配上10元一包的統一營養麵條。簡簡單單的細麵,吸附濃香的湯頭,形成人生中第一次的美食體驗。

第一次接觸紅燒獅子頭,豬肉,大白菜和醬油交織的香味,誘惑還是自私小鬼頭的我,溜進廚房,在晚餐前就將全家人的肉丸子一掃而盡。


年紀稍長,開始見識五花八門的外食。

國中時吃鐵板燒,第一次嘗到的奶油炒高麗菜,就讓中二的我化身成幹飯機器,連吃六碗白飯,直至囊袋羞澀,尷尬地和朋友借錢結帳。

高中時和朋友吃麻辣鍋,初次的麻辣體驗加上吃到飽的時間限制,整群高中生直接變身成效率至上的肉食動物,「不沾桌」肉盤直接下鍋,「生熟不分」哄搶肉片。餐後湯上辣油變豬油。


開始工作,經濟上多了餘裕,於是講究起了食材。

在鍋膳吃松阪豬,在薄豬骨湯裡涮熟的豬頸肉,沾上不含沙茶的醬料,緊實口感、鮮甜肉香,顛覆以往火鍋就是吃到飽的刻板印象。

在一燒吃燒肉,和牛毫無纖維的咀嚼感,厚切牛舌的咬勁和油香,強烈的美味衝擊讓我徹底的“吃過就回不去了”。朝思暮想下衝動購物,領了薪水就網購幾斤美福肉品。整個周末,在頂樓加蓋的出租套房裡,用黑晶爐油煎個不亦樂乎,餘香多日不絕,終致鼠輩造訪。


出國旅遊之後,眼界更廣。

在赤坂菊乃井,見識骨千切鱧在熱湯中綻放的形式美。而濃縮海鹽、海裙菜、海膽和鮑魚海味精華的磯燒鮑魚,更成為秋季必嘗。

在銀座近藤,邂逅了野菜天婦羅,蜂斗菜苦中回甘的滋味,至今難忘,從此愛上天婦羅這究極的蒸料理。

在京都三嶋亭,品嘗關西壽喜燒,融化的砂糖捕捉住和牛的油脂香,肉片裹上蛋汁入口,軟嫩鮮美。

在六本木次郎,欣賞壽司師傅千錘百鍊的技術。「每貫壽司都是可以在其他地方吃到的種類,每貫壽司都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完成度」。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大道至簡。

在香港唐閣,領略中華料理的加法哲學。最平凡不過的柚子皮,透過烹煮和調味,變成最不平凡的蝦子柚皮。


2018,米其林來台評鑑,摘星近在咫尺的誘惑大得驚人。第一屆台灣米其林頒獎典禮,我一邊看著頒獎網路直播,一邊上網搜尋摘星餐廳。頒獎典禮還沒結束,便已訂下了頤宮餐廳。匆促成行的平日午餐只湊得兩人。硬著頭皮點了招牌的火焰片皮鴨,接受了一人十管蔥鴨捲餅的大胃王挑戰,美味得想吐。


追著米其林,一腳進了寬闊的飲食世界,為了「吃懂」料理,著實費了番功夫。

為了理解fine dining,拜讀Liz關鍵詞,認清正宗和異國的二維論述。

為了理解味覺,閱讀味覺獵人,效法書內的實驗,用舌頭分辨味精水和鹽水。

為了理解複雜的tasing menu,研讀食物風味搭配科學。餐後拿著菜單,對比書上的食材風味輪,拆解料理中不同元素的互補和對比。


「每月都造訪新餐廳,八成的餐廳不會再訪」是這段時光的寫照,也帶來了Ep的初訪。


對Ep的第一印象是低調內斂,深色的霧面地板和灰色的細顆粒牆,帶出寧靜的室內空間。餐桌鋪著白色桌布,桌上裝飾著小巧的玻璃青蘋果。服務有禮,帶著距離感。菜色介紹平鋪直敘,既沒有如同劇場般有聲有色的上菜儀式,也沒有故事起承轉合的套餐呈現。


料理一樣含蓄,以鴨肝料理為例,當時吃了個不同風格鴨肝料理:渥達尼斯磨坊以鮮紅色的甜菜做舞裙,展現佛朗明歌舞的視覺美。LOGY結合毛豆和圓糯米,將鴨肝做出日本炊飯風格。Impromptu更是別出心裁,液態氮冷凍的鴨肝慕斯,撒在熱白巧克力麵包上,裊裊彌散中,享受那甜鮮交會的冷熱交融。


相較之下,Ep的鴨肝料理相當平實:鴨肝快煎搭配酸甜醬汁,佐以脆片做柔軟和酥脆的對比。總的來說,好吃,尤其是鴨肝的品質遠勝過其他家餐廳。調味部分經典而不華麗,鴨肝本身而非料理留下了好印象。


二訪三訪的心得依舊:絕佳的食材,簡雅的調味。既沒有蘭餐廳的小牛胸腺裡,碳化馬鈴薯香氣的驚喜感,也沒有巴黎廳的蔬菜千層裡,蔬果與米飯堆砌出的複雜度。總之是間易吃好懂的法式餐廳。


2020的疫情,硬生生了中斷美食旅程。半年獨居且足不出戶。罐頭、乾糧和冷凍食品成為飲食的唯一選擇。生活中不再有撫慰人心的料理,只留下補充營養的食物。百般聊賴下,運動訓練身體,冥想鍛鍊意志,總算是撐過這半年的節欲苦行。


解封後,報復性消費地將餐廳掃了一輪,尤其是定期會更換套餐的餐廳們,深怕一旦錯過當季套餐,就會和有趣的創作料理失之交臂。而餐廳也不負所望,多了半年的沉澱和構思,菜色更顯別出心裁。熟成、風乾、煙燻、萃油、玲瑯滿目的呈現手法中細藏主廚的慧心巧思和雄心勃勃。杯觥交錯中,不可謂不愉快,但隱隱約約總覺得,有些在疫情中,啃著乾糧和罐頭壓抑過活時,心中所期盼的味道沒有出來──直到ep的四訪。


記得那是道起司燉飯:帕馬森起司為基底的燉飯,配上醬油醃漬過的生蛋黃。味道構成不複雜。鮮鹹的起司和醬油滋味,濃稠的蛋黃和燉飯口感,沒有求新求變的技法展現,僅僅聚焦在食材的自我發揮。


味道是好的,一種簡約而深刻的美好。像是要把客人推回自身熟悉的舒適圈一般地烹飪食物。沒有理解創作的壓力,沒有食材知識的焦慮,簡單地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嘴巴嘗,不需要繃緊神經就能接受到的美味。


寫於第十一次造訪後。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文化衝突

  1.  文化衝突
    1. 投機活動興起
      1. 股票週轉率逐年上升
      2. 高頻率交易興起
        1. 高頻交易商標榜其造市功能, 但是在危機來臨時, 這功能多半失靈
    2. 金融市場的任務改變
      1. 如今, 金融市場絕大多數的活動來自交易, 而非資本形成 (募資)
      2. 期貨和衍生性交易工具的總體量比股票和債券的總體量還多
    3. 投機排擠投資
      1. 人們偏向短期可見的行為和預測
        1. 不利於公司長期治理
      2. 人才投入尋租活動, rent-seeking, 而非創造價值, value-adding

  2. 雙重代理社會與巧妙陰謀
    1. 雙重代理, double-agency society
      1. 代理一, 企業經理人是受託優先照顧股東利益的代理人
      2. 代理二, 基金經理人是受託優西照顧投資人利益的代理人
      3. 這兩者有運用其代理地位, 優先考慮自身利益, 而非當事人利益的傾向
        1. 偏好提供立即價值, 而非創造可長可久的盈餘
          1. 回購股權, 股利發放等
          2. 效應立即展現, 但是風險期藏於未來
    2. 美國股市機構化
      1. 機構持股的比重逐年上升
      2. 機構偏好扮演股票承租者的幾色, 快速地讓投資組合周轉, 進行純粹的零和遊戲
        1. 股票平均持有期間下降, 股票週轉率上升
    3. 投資報酬來源
      1. 長期來說, 過去120年, 美國企業整體的通膨調整後實質盈餘成長率和股息殖利率加總合, 4.5% +2.5%, 幾乎等於股闢價格的實質報酬率7%
        1. 投資基本面才是決定因素, 不是市場價值評估
        2. 也就是高登公式
      2. 但短期來看, 市場報酬, (本益比變動)的影響力比較大
    4. 短期主義和管理盈餘
      1. 投資代理人和企業代理人偏好短期主義
        1. 關注股票市場期望
        2. 透過金融工程來創造盈餘
    5. 守門人的失職
      1. 從政府機關, 金融機構, 相關從業人員, (會計師, 分析師), 到投資人都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導致短期投機主義興盛

  3. 基金的沉默
    1. 多數基金經理人, 幾乎都只會支持企業經理者的建議
      1. 共同基金已經辜負他們身為企業公民的責任
      2. 隨著基金持股比趨高, 企業經理人的監督日減
    2. 原因:基金多半委外經營
      1. 10億的基金公司簽約管理1000億的共同基金
      2. 對基金經理人而言, 他的股東/主管/董事來自10億的基金公司, 而非那1000億的投資者
    3. 企業民主中, 所有者, 股東的權力比經營者來的弱
      1. 缺乏董事提名權等
      2. 加上機構投資人的消極參與公司治理, 造成
        1. 公司政策偏向短期持有者而非長期持有者
        2. 高階主管薪資超越平均值的上升
        3. 無法控制的企業政治捐獻

  4. 共同基金文化:由管理事業走向行銷事業
    1. 共同基金的長期走向
      1. 規模持續成長
        1. 包含股票基金, 債券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
      2. 風格由從長期謹慎轉向短期積極
        1. 周轉率上升, 持有期間下降
        2. beta 係數從1以下上升到1以上
      3. 產品數量變多, 而生命週期變短
        1. 投資選擇變多, 但是平均品質下降
      4. 基金成本上升
        1. 費用率上升
          1. 其中多數來自基金行銷成本, 以及基金管理機構的獲利
      5. 投資人贖回率上升, 持有期間下降
        1. 而且平均而言, 投資人進出基金的結果, 造成投資人還輸給基金的報酬
          1. 總體而言, 市場報酬>基金平均報酬>投資人報酬
          2. 第一個遞減是由基金成本和經理人操作造成
          3. 第二個是由投資人操作造成
    2. 基金公司和管理基金公司的利益衝突
      1. 基金公司委託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和管理
      2. 基金經理人對基金管理公司負責, 因此
        1. 擴大基金規模往往是最高指導原則
          1. 相關的行銷和投資由基金公司支付
        2. 對基金管理公司而言, 他們要保護的是其股東的利潤, 而不是投資人
          1. 高費用率等於高利潤, 從基金能拿走越多的錢越有利於其股東
    3. 共有化共同基金
      1. 讓基金公司擁有管理基金公司
      2. 投資人, 也就是基金股東, 同時也是管理基金公司股東, 消滅了利益衝突
      3. 經理人的經營宗旨, 變成幫投資人賺取最佳淨利潤

  5. 基金經理人是否真是受託人
    1.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 中, 基金經理人並沒有把投資人的利益放在優先
      1. 使用不道德且非法的手段去刮取投資人
    2. 共同基金的經理人應該以投資人的利益為依歸
      1. 管理基金, 而非行銷基金
    3. 檢視共同基金管理/行銷傾向的檢查清單
      1. 管理費與經營費用比率
      2. 投資組合周轉率
      3. 股票分散率
      4. 行銷導向, 是否偏好行銷當期最紅事物
      5. 廣告量
      6. 貨架空間
      7. 銷售手續費
      8. 股東穩定性
      9. 基金規模限制
      10. 投資組合經理人的經驗與穩定性
      11. 內線所有權
        1. 內部高管是否必須投資自身管理的基金
      12. 經理機構的組織
      13. 董事會組成與薪酬
      14. 董事會的獨立性
      15. 是否有法律糾紛

  6. 指數型基金
    1. 最早的指數基金, 其目標是賺取股票市場報酬
      1. 隨著發展, 有了不同股票和市場類型的指數基金,債券基金, reits 等
    2. ETF
      1. 方便交易的特色讓ETF 快速發展
        1. 高周轉率和投機性
      2. 基金申報的報酬往往高過投資人實際賺取的報酬
        1. 頻繁交易造成的損失
        2. 波動率越大的基金, 基金報酬和投資人報酬差異越大
      3. ETF裡面的ETN, note, 票券, 有其複雜性和風險
        1. ETN不實際持有資產
        2. ETN不存在追蹤誤差, 但是有信用風險, 交易對手風險

  7. 美國退休制度
    1. 從確定給付到確定提撥, 政府和企業將長壽風險轉嫁回使用者
    1. 所得替代率70%的條件
      1. 工作40年
      2. 15%薪酬提撥
      3. 5%年度實質報酬
    2. 退休的潛在風險
      1. 累積餘額不足
      2. 股市崩跌時提撥減少, 甚至反向提領
      3. 過度投機
      4. 財富摧毀成本
        1. 金融交易工具的持有和使用成本
      5. 利益衝突
        1. 基金管理人和投資人的利益不一致

  8. 威靈頓基金的興衰與中興
    1. 長期投資勝過短期投資
      1. 尋找好的經理人, 以期待長期有超過市場報酬的利潤, 不太可能達到
    2. 另一方面, 降低成本很實用, 也比追尋績效穩定且有效果

  9. 投資人的10項簡單法則
    1. 投資之前, 注意代理人是否有把當事人的利益擺在自身利益之前
    2. 簡單法則
      1. 記得回歸均值
      2. 時間是你的朋友, 衝動是你的敵人
      3. 買進正確的對象, 緊緊抱牢
      4. 設定切合實際的期待
      5. 忘掉細針, 買進整個草堆
      6. 盡可能減少莊家的剝削
      7. 無從逃避的風險
      8. 千萬不要繼續打上一場戰爭
        1. 不要太依賴歷史資料, 循環不一定會到來
      9. 刺蝟勝過狐狸
      10. 堅持到底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無敵

  • 這本書講述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亞伯拉罕·林肯的故事

  • 困境
    • 林肯人生並非一帆風順, 遭遇過很多的困難
      • 在專利案件中被其他律師粗魯對待
        • 這其他律師日後成為他最有用的戰爭部長
      • 在參議員競爭中, 為了大局, 將機會讓給票數較少的其他人.
      • 南北戰爭中, 初期北方連連失利
    • 事先對困境做心理準備
    • 困境發生時, 不失去自信
    • 帶領其他人面對困境, 不讓團隊因此崩壞

  • 合作
    • 不要有贏者全拿的思維
      • 被過半的人民選舉為總統, 並不意味著總統只需要服務那一半的人
    • 要有氣度和自己不欣賞, 甚至討厭的人共事
      • 和政敵一起建構內閣
      • 為了大目標, 要放下已見, 做到唯才適用
    • 協調內部衝突的方式
      • 處罰衝突雙方, 彰顯自己的公正, 又要安撫雙方, 讓他們認為沒受委屈

  • 必要的寬容
    • 每個人都是偉大目標中的一個拼圖, 即使是敵人, 也不要帶著恨意去對待對手
      • 寬恕並接受對方, 才能將拼圖完成

  • 帶領群眾做思想轉變
    • 有時思想是好的, 但是太過先進
    • 循序漸進的推行思想,
      • 讓人民觀察到局面改變, 讓他們自己想要這樣做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輕鬆駕馭意志力

  1. 意志力的三種表現
    1. 我要去做/我不去做/我真正想做
      1. "我真正想做"最為重要, 有助於達成目標
    2. 意志力/自制力的力量來自前額葉
      1. 前額葉是大腦中較晚開始演化的部分
      2. 較為原始的部分, 主掌了衝動和本能
      3. 要讓行為符合理性, 需要要強化前者
        1. 另外要適當的運用原始本能, 而非一昧對抗
    3. 自我覺察
      1. 發現自己在做什麼, 了解其原因
        1. 讓意志力介入選擇的關鍵
    4. 鍛鍊意志力
      1. 冥想

  2. 身體裡的意志力本能
    1. 人的自制力, 跟心理層面和生理機制密切相關
    2. 戰與逃機制
      1. 針對危險的立即反應機制, 加速的衝向本能
      2. 發動時, 人體生理機制上的壓制前額葉, 降低供能
    3. 停下來計畫
      1. 人感知到內在的衝突
        1. 本能正在促使自己做下錯誤的決定, 仰賴自制力來保護自身
      2. 和戰與逃相反, 心跳變慢, 呼吸正常, 目標是讓決策慢下來
    4. 心率變異度
      1. 吸氣和呼氣時的細微心跳速率差異
      2. 檢測意志力的有效指標, 實驗中可以有效預測誰能抵抗誘惑
        1. 戒酒者看到酒類時, 如果心率變異度上升, 抗拒誘惑的機會比較大
      3. 可以視作意志力的儲存庫
      4. 食物的選擇, 空氣品質, 身心壓力都會影響心率變異度
    5. 提升心率變異度
      1. 短期:控制呼吸, 降到一分鐘4次左右, 可以顯著提升心率變異度
      2. 長期:運動, 充足睡眠
    6. 長期仰賴意志力, 可能不利於健康
      1. 身體資源不斷從免疫系統流出, 增加生病機率

  3. 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
    1.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1. 過度發揮意志力的人, 容易在其他事物上會喪失自制力
    2. 意志力像是肌肉
      1. 疲勞
        1. 自制力牽涉到前額葉的能量消耗, 跟腦能量儲備有關
          1. 甜食提升血糖, 會讓大腦更願意使用意志力
      2. 隨時間有高低起伏, 一般而言剛睡醒最高
      3. 可以鍛鍊
        1. 日常小練習, 刻意製造的動作可以提升意志力
          1. 不去做什麼/刻意去做什麼等
    3. 意志力的極限
      1. 跟運動疲勞一樣, 人腦認為的極限和肉體實際上的極限有差異
      2. 換言之, 意志力有限, 但是比人自身認為的限制更高

  4. 為什麼善行成了放縱自我的許可證
    1. 人不會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夠好就好"的心態讓人隨心所欲
    2. 道德許可證
      1. 當人們做了一件好事情, 對自己滿意時, 反而有可能放任衝動, 允許自己使壞
    3. 光環效應
      1. 不一定真的要做好事, 光是回想過去的善行,  就足以讓人獲得道德取可
      2. 只要墮落的事務和良善的事務並列就會發生
        1. 以慈善為名的巧克力
        2. 快餐店的沙拉
    4. 多數情況, 人依賴直覺做判斷, 只有當被要求說明自己的感覺時, 才會去邏輯思考
      1. 自我覺察的用意之一, 透過自我觀察強迫自己邏輯思考
    5. 將目標和支持目標的行動分開, 
      1. 完成後者不等同完成前者
        1. 避免一有進展, 就開始鬆懈
      2. "你的行動有多忠於目標", 而非, 你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6. 人的心智對於達到目標的機會太過興奮, 因而把這個機會當成了真正達成目標的滿足感
      1. 活在當下, 別跟明天借功勞
      2. 以目標來思考, 不要以對, 錯, 來思考

  5. 為什麼人會錯把渴望當成快樂
    1. 酬賞的承諾, 並不等於酬賞
      1. 多巴胺帶來的是酬賞的承諾, 而不是酬賞
        1. 跟體驗了喜歡, 滿足, 快樂或真正的酬賞的腦活躍區域不同
    2. 多巴胺強化了立即滿足的誘惑, 使人疏於關注長期的結果
      1. 引起壓力賀爾蒙的釋放, 帶來焦慮感
    3. 酬賞承諾強大的力量, 令人追求不會令自己快樂的事物, 並著迷那些帶來更多痛苦而非滿足的事物
    4. 善用這套系統
      1. 酬賞的承諾並不保證帶來快樂, 但是沒有酬賞的承諾又令人不快樂
      2. 當衝動產生, 自我覺察, 並以理性去分析, 這份酬賞承諾是否真實:順從慾望是否能帶來滿足
      3. 當人強迫大腦解決對酬賞的期待和實際體驗的矛盾, 大腦會修正對酬賞的期待
        1.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這真的能達到結果嗎?"

  6. 為什麼壞心情會導致我們向誘惑投降?
    1. 人應付壓力最常使用的策略, 是使用會啟動大腦酬賞機制的方式
      1. 大腦保護心情的機制
      2. 但是紓壓的承諾未必能帶來好心情
        1. 放棄自制的暴飲暴食, 只會帶來罪惡感
    2. 有效的紓壓方式
      1. 運動, 親友相聚, 按摩, 散步, 冥想, 瑜珈, 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
        1. 這些方式不會刺激多巴胺釋放
      2. 有壓力時, 覺察自身的衝動
    3. 避免製造不必要的壓力
      1. 當人被提醒到自身的死亡, 會有傾向從酬賞系統中得到希望和安全感
        1. 看讓人擔憂或是害怕的新聞, 容易失去自制力, 買下不必要的東西
    4. "管他的" 效應
      1. 破罐破摔, 計畫已經搞砸, 就直接爛下去
        1. 導致大失控的並非第一次破戒本身, 而是隨著破戒產生的羞恥心, 罪惡感, 失控和失去希望
      2. 破戒時, 請寬恕自我
        1. 寬恕增加責任感而非罪惡感
    5. 改變的承諾
      1. 改變的承諾, 如同酬賞的承諾和紓壓的承諾, 很少會讓改變成真
      2. 不切實際的樂觀, 能暫時讓人開心, 但會在稍後讓自己的心情更差
      3. 錯誤願望症候群, false hope syndrome
        1. 不要藉由幻想改頭換面的自己來改善目前的心情.

  7. 為什麼人會為了眼前滿足而出賣未來
    1. 延遲折現: 等待報酬的時間越長, 該報酬對個人的價值越低
    2. 大腦的獎勵系統無法正確回應未來的報酬
      1. 眼前的報酬觸發的是較早期, 原始的獎勵系統
      2. 未來的報酬由較晚近才發展的前額葉皮質解析
      3. 要能延遲滿足, 前額葉必須克制眼前報酬所帶來的刺激
    3. 實驗證實, 當報酬保持實體距離, 選擇較為抽象時, 對大腦獎勵系統的刺激也比較輕微, 人有機會更能做出理性選擇
      1. 強迫自己等待十分鐘再做決定
    4. 善待未來的自己
      1. 人類常把未來的自己想成是截然不同的人, 這大幅影響自制力
        1. 多想像未來有助於延遲滿足
      2. 也可以善用這點, 利用預先承諾, 限制未來的自己, 
        1. 定期定額先把錢存起來等等
    5. 延遲滿足不一定總是最好的選擇, 有時候應該立即滿足

  8. 為什麼意志力會互相感染
    1. 壞習慣和正面的改變都會人傳人
    2. 人天生會互相模仿
      1. 鏡像神經元協助人理解他人想法, 感同身受.
      2. 看到別人在做你極力克制的事情時, 會讓你想加入他們
      3. 當想像他人欲望時, 他們的欲望會觸發自身的欲望, 他們的食慾會觸發自身的食慾
    3. 目標感染是雙向的, 人會感受到自制力, 也會感受到自我放縱
      1. 從眾效應和社會認可
        1. 換言之, 若自制成為社會的反常, 那問題就很大
      2. 容易受到自己喜歡的人的影響
      3. 每天花時間想想自己的目標,
      4. 預想有哪些可能潛在的突破口, 
        1. 像是為心靈打上育苗一樣
          1. "下午可能受到下午茶誘惑, 我該怎麼反應"
        2. 避免利用羞恥心的力量來驅動
          1. "管他的"效應會在破戒時放大傷害
          2. 寬恕與榮譽感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9. 意志力的極限
    1. 矛盾的思想控制實驗
      1. 人很難控制自己去不想什麼
      2. 壓抑會造就矛盾反彈效應
        1. 越想留下好印象, 越可能說出不得體的話語
        2. 越想排除想法和情緒, 越難排除, 反而造成反作用
    2. 科學解釋模型是將大腦分作操縱系統和監督系統
      1. 操縱系統仰賴大腦的自制功能, 消耗大量腦力和精神
      2. 監督系統負責蒐證, 證明所想, 感覺之物, 自動執行且不太耗費腦力
      3. 舉例來說, 當人在超市行經零食區, 監督系統會想起目標是"不要買餅乾",
        1. 因此監督系統腦中不斷重複著餅乾, 餅乾, 餅乾
        2. 如果人過度疲勞, 操縱系統失靈, 無法中和監督系統的影響, 就去買了不應該買的餅乾
    3. 不斷浮現的內容, 不見得是真相
      1. 可得性偏誤
    4. 如何避免矛盾反彈
      1. 不要壓抑思想, 接受但不順從
      2. 就像是冥想分心時的處理, 覺察然後輕置, 待其隨呼吸消失
      3. 無論人是否像衝動屈服, 這些衝動終究會消失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非虛構寫作指南

  1.  原則
    1. 交流
      1. 寫作是種個人化的工作, 不存在任何"正確"的方式
      2. 重點不在於個人化的寫作手法, 而是如何利用文字語言把事情講得清晰有力
      3. 將一部分的自己付諸筆端.

    2. 精簡
      1. 剝除句子的雜質, 留下最乾淨的元素
        1. 可以用短詞取代的長詞
        2. 跟動詞帶有同樣意義的副詞
      2. 作者必須不斷自問:我到底想說什麼, 然後看著產出的文字自問:我說了嗎?
      3. 寫作是件難事, 很少有句子第一次寫下便是十全十美

    3. 贅字
      1. 仔細檢查每一個字, 尋找沒有任何作用的部分
      2. 笨重的美化詞, 文過飾非的官式語言
      3. 留意那些不比簡單短字更好的難字
      4. 檢視一句話中, 每一個字是否都發揮了新的功能

    4. 風格
      1. 刻意去裝飾文章, 只會讓作家失去讓自身的特點
      2. 真心和讀者說話, 做自己
        1. 放輕鬆, 有自信
      3. 寫作就是暴露自己, 表達自己

    5. 讀者
      1. 作家是為自己而寫
        1. 先自娛, 後娛人
        2. 每一個讀者都是不同的人, 無法討好全部人
      2. 這邊指的是寫作的態度, 而非寫作的技藝
        1. 技藝方面
          1. 文字要精簡, 要減少贅字, 要能表達出情感, 
          2. 作者應當好好學習, 並已以讀者的角度磨練
        2. 檯度方面
          1. 要表達什麼情感
            1. 不考慮讀者是否喜歡, 是否認同作者的幽默和價值觀
      3. 忠於自我的寫作, 展現自己的偏見

    6. 文字
      1. 避免陳腔濫調, 模仿當今流行的語法
      2. 多閱讀不同時代的作品
      3. 朗讀出來是個好方法

    7. 用法
      1. 語言就像一塊每個星期都不一樣的布料
        1. 某些字詞是好字, 某些字詞會讓人感覺低級
          1. 標準是浮動的

  2. 方法
    1. 一致性
      1. 人必須從寫作中學習寫作
        1. 強迫自己寫出一定字數, 是學習寫作的唯一途徑
      2. 好的寫作應具備一致性
        1. 人稱代名詞的一致性
        2. 主要時態的一致性
        3. 口氣的一致性
      3. 寫作前的自我提問
        1. 我要以什麼身分來面對讀者
        2. 我要用什麼代名詞和時態
        3. 我要涵蓋的範圍有多大
        4. 我最主要的重點是什麼
      4. 挑逗讀者去思考一個他們從來不曾想過的念頭
        1. 不多不少的一個, 這也是文章的重點, 影響上述提問的答案

    2. 導言與結語
      1. 導言最重要的是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
        1. 另一方面, 要清楚地告訴讀者:你為什麼要寫, 而他們為什麼要看
      2. 好的導言多半不是來自作家的風格, 而來自作家發掘的一些奇特事實
        1. 多蒐集資料, 多捕捉靈感
        2. 刪減, 再刪減
      3. 結語不要拖泥帶水, 甚至不需要總結
        1. 要讓讀者有點驚訝, 但是又合情合理
        2. 戛然而止, 如同喜劇落幕的最後一句台詞
        3. 當你準備停筆時, 就停筆

    3. 零星建議
      1. 動詞
        1. 盡量使用主動語態
        2. 動詞是最重要的工具, 帶有意象和聲音
      2. 副詞
        1. 避免和動詞同意的副詞
      3. 形容詞
        1. 讓形容詞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避免和名詞同意
      4. 修飾語
        1. 簡潔原則下, 少用修飾語, 這讓文章看起來沒有自信
      5. 情緒轉折語
        1. 善用情緒轉折語, 可以取代長句
        2. "然而, 他還是要去" vs "儘管大家都向他說明了風險, 他還是要去"
      6. 如果可以, 盡量以人為主詞而非概念性名詞
        1. 常見的反應是質疑的笑聲 vs 大部分的人只是不置可否地笑
      7. 少用誇飾法, 讓幽默悄悄地進來
      8. 寫作並不是和他人的競賽
      9. 一個句子裡的難題, 通常只要把句子刪掉就可以解決了.
      10. 段落
        1. 微妙且重要的元素, 
        2. 作家架構與思考文章的單位
      11. 改寫
        1. 寫好文章的基本要素
        2. 寫作是個不斷進化的過程, 而不是最終的產品
        3. 基於同樣材料的不斷重整和精煉, 以讀者的角度來看敘事是否順暢

  3. 形式
    1. 非虛構類的文學
      1. 其目標在於寫好作家所處的世界

    2. 寫人:訪談
      1. 無趣的機關組織中, 不乏對工作保持熱情的人, 而這些人正是各種知識和傳說的寶庫
        1. 奇聞軼事, 充滿人情味的小細節, 可構成寫作良好的素材
        2. 採放對象必須能夠打動讀者的心
      2. 道德責任: 正確呈現受訪者的立場
      3. 為了提供讀者緊湊的內容, 刪減, 修改等重新編排是必要的, 但是不能扭曲原意, 也不能刪除受訪者精心細選的關鍵字

    3. 寫地方:遊記
      1. 遊記最大的困難點:太喜歡旅程的作家會想把全部跟讀者分享
        1. 讀者最不想要聽的, 正是他的全部
        2. 作家不是第一個到那裏旅遊的人, 旅程有什麼不一樣之處, 才值得下筆
      2. 應當嚴格檢視那些軟綿綿, 沒有力道的字眼
        1. 有魅力的, 迷人的, 浪漫的, 都過於主觀
        2. 一個人的浪漫日出, 可能是另外一個人的宿醉未醒
        3. 如果一個句子唾手可得, 那它可能屬於數不清的陳腔濫調之一
        4. 刪除每個人知道的特質, 找出對論述很重要的細節
      3. 捕捉地方的中心概念
        1. 包含那個地方以及在那邊的人
      4. 不要害怕去寫已經很多人寫過的地方
        1. 真的寫了, 那個地方才屬於你

    4. 寫自己:回憶錄
      1. 回憶錄和自傳的差別
        1. 自傳橫跨主題人物的一生
        2. 回憶錄精選部分人生而捨棄大部分
          1. 像是生命中的一扇窗, 裡面圖形透過精心排列.
        3. 撰寫個人歷史時, 作者能給讀者最好的禮物便是他自己.

    5. 寫科技
      1. 描述某個過程如何進行, 可以強迫檢視自身的了解程度, 也可以加深印象
      2. 科技寫作如同一個倒金字塔, 逐步擴大
        1. 第一句話, 敘述讀者在進一步學習之前, 必須知道的一個事實
        2. 第二句話, 擴充解釋第一句話的內容, 讓金字塔變得更寬闊
        3. 依此類推, 第三句話, 第四句話...
      3. 好比可以從"黑猩猩有玩井字遊戲的天份" 這邊開始, 推廣到探討動物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 最終探討腦神經和思想的科學研究等
      4. 適當的寫入有關的人情趣味, 讓讀者產生共鳴和連結
      5. 另一種方式, 具體的將科技故事編織到其他人的生活中
        1. 傳染病的介紹, 可以從某個人染疫的過程開始
        2. 蒐集資料時永遠不嫌多, 但是帶給讀者適量的就好
      6. 最重要的, 以人的角度述說, 而非無機質的敘述

    6. 商務寫作:工作中的寫作
      1. 讀者認同的是人, 不是抽象名詞
      2. 句子要短, 有節奏, 像是人在說話
      3. 避免使用術語, 盡量用第一人稱
      4. 清晰, 單純, 簡潔和人味
      5. 避免概念名詞, 也就是業內術語, 尤其是概念性的術語
        1. 生產力/ 獲利能力等等

    7. 寫運動
      1. 避免使用已經出現倦容的同義詞
        1. 一個新詞語的價值曲線會因為時間變化
          1. 剛出現時, 恰當好處的形容讓人會心一笑
          2. 之後隨著濫用, 各路人馬為了榨乾字詞中的影響力, 重複在各個版面使用該詞語. 字詞變得衰老和不討喜好.
          3. 極少數的言語, 能夠跨越這門檻, 真正成為語言的一部分
      2. 適可而止的使用同義詞
        1. 尤其對於主詞, 利用不同同義語來對主詞進行補充敘述, 會誤導讀者
      3. 不要過分導入統計數字
      4. 不要過分編篡, 重點應當是現實的人物與地方, 時間與轉折

    8. 寫藝術:評論與專欄
      1. 藝術, 可以是表演, 舞蹈, 繪畫, 詩詞, 演奏, 甚至美食.
      2. 評論家, critics
        1. 做出美學評斷, 需要特殊的技能和專業的知識體系
        2. 給予好評論比給予壞評論困難
          1. 機鋒雋語多是殘酷毒蛇的評論
          2. 埋葬凱薩比歌頌他要容易的多
        3. 要能提出創見, 不一定要能讓讀者接受, 但要能讓讀者理解, 並欣賞作者動腦的過程
        4. 捍衛有立場的個人觀點.
      3. 評介員, reviewers
        1. 主要是報導, 而不是做評斷
        2. 以一般民眾的角度去探知
      4. 通則
        1. 作者應當喜歡, 或著說應當試著去喜歡評論之物
        2. 使用明確的細節, 聚焦在細節, 讓整體模糊地給讀者有機會去幻想

    9. 寫幽默
      1. 寫幽默時, 做的每件事情幾乎都是嚴肅的
        1. 幽默是種創造, 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敘述一些重要的事情
      2. 強化某些瘋狂的事實, 達到讓人看出其瘋狂的程度
        1. 帶給讀者全新的目光, 去看待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怪現象
      3. 幽默仰賴事實, 仰賴作者想要介入, 想要以更好的事物取代不好事物的信念
      4. 不要刻意搞笑, 作者能給讀者的意外的驚喜有限
      5. 讓讀者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比作者, 比筆下人物
      6. 事實和幽默交織糾纏, 密不可分

  4. 態度
    1. 自己的聲音
      1. 清挑浮誇的風格比好的文字還要難讀
        1. 廉價的俚語, 拙劣的句子, 空談的哲理
        2. 文字要好讀, 作者的用意永遠該當是要讓讀者的旅途能更輕鬆一點
        3. 念出作品, 聆聽聲音, 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2. 品味
        1. 多閱讀以培養品味
        2. 品味是浮動的, 很難確立規則
      3. 多利用民族過去累積的文學來感動人心

    2. 愉悅, 恐懼與信心
      1. 寫作是孤獨的事情, 尋求自身的愉悅感最重要
        1. 不要為了他人而寫, 不要為了蟬而寫, 為了自己而寫
        2. 將心情寫出去, 寫作技藝決定了傳遞能力, 能否打動則隨緣
      2. 恐懼的來源
        1. 害怕自己下筆有誤, 和事實不符
        2. 寫自己感興趣和關心的題材
      3. 信心
        1. "這個很有意思"追尋這個感覺去寫

    3. 別被成品綁架
      1. 不要設定截稿日期, 定期投入時間, 該發生就會發生
      2. 創作是種無中生有, ETA對個人寫作來說沒那麼重要
      3. 追尋是寫故事最古老的主題, 初衷是想透過寫作達成的使命

    4. 作家的選擇
      1. 導言必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醒目的概念等等
      2. 讀者一次只能處理一個概念, 且必須以線性順序處理, 短句比長句好
      3. 每一句話結束, 都要問問自己, "讀者接下來想要知道什麼?"
      4. 在文章前緣, 作者應當確立個性與聲音
      5. 取材時要多取, 列入文中時則要慎選.
      6. 引入共通文化中的素材, 可以營造和讀者的共鳴--如果讀者也知道的話
      7. 先決定你要做什麼,然後下定決心去做, 最後去做就對了

    5. 寫家族史與家族回憶綠
      1. 跟其他文學創作一樣, 在寫作前設定好:讀者是誰?/主旨是什麼?
      2. 讀者限定於家族內的家族史, 成因很大一部份來於自我滿足
        1. 這是作者自己的故事, 不用在意別人的觀點,
          1. 有意見的人可以寫自己的版本
      3. 由下往上建構比由上往下簡單, 與其先在腦中勾勒出最終的成品, 不如每天寫一點點, 累積數量之後再進行整理

    6. 盡力寫好
      1. 品質至上
      2. 為讀者帶來一些愉快的驚喜, 幽默, 軼事, 反諷矛盾, 強而有力的事實, 古怪的細節, 迂迴的途徑, 優雅的文字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