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文化衝突

  1.  文化衝突
    1. 投機活動興起
      1. 股票週轉率逐年上升
      2. 高頻率交易興起
        1. 高頻交易商標榜其造市功能, 但是在危機來臨時, 這功能多半失靈
    2. 金融市場的任務改變
      1. 如今, 金融市場絕大多數的活動來自交易, 而非資本形成 (募資)
      2. 期貨和衍生性交易工具的總體量比股票和債券的總體量還多
    3. 投機排擠投資
      1. 人們偏向短期可見的行為和預測
        1. 不利於公司長期治理
      2. 人才投入尋租活動, rent-seeking, 而非創造價值, value-adding

  2. 雙重代理社會與巧妙陰謀
    1. 雙重代理, double-agency society
      1. 代理一, 企業經理人是受託優先照顧股東利益的代理人
      2. 代理二, 基金經理人是受託優西照顧投資人利益的代理人
      3. 這兩者有運用其代理地位, 優先考慮自身利益, 而非當事人利益的傾向
        1. 偏好提供立即價值, 而非創造可長可久的盈餘
          1. 回購股權, 股利發放等
          2. 效應立即展現, 但是風險期藏於未來
    2. 美國股市機構化
      1. 機構持股的比重逐年上升
      2. 機構偏好扮演股票承租者的幾色, 快速地讓投資組合周轉, 進行純粹的零和遊戲
        1. 股票平均持有期間下降, 股票週轉率上升
    3. 投資報酬來源
      1. 長期來說, 過去120年, 美國企業整體的通膨調整後實質盈餘成長率和股息殖利率加總合, 4.5% +2.5%, 幾乎等於股闢價格的實質報酬率7%
        1. 投資基本面才是決定因素, 不是市場價值評估
        2. 也就是高登公式
      2. 但短期來看, 市場報酬, (本益比變動)的影響力比較大
    4. 短期主義和管理盈餘
      1. 投資代理人和企業代理人偏好短期主義
        1. 關注股票市場期望
        2. 透過金融工程來創造盈餘
    5. 守門人的失職
      1. 從政府機關, 金融機構, 相關從業人員, (會計師, 分析師), 到投資人都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導致短期投機主義興盛

  3. 基金的沉默
    1. 多數基金經理人, 幾乎都只會支持企業經理者的建議
      1. 共同基金已經辜負他們身為企業公民的責任
      2. 隨著基金持股比趨高, 企業經理人的監督日減
    2. 原因:基金多半委外經營
      1. 10億的基金公司簽約管理1000億的共同基金
      2. 對基金經理人而言, 他的股東/主管/董事來自10億的基金公司, 而非那1000億的投資者
    3. 企業民主中, 所有者, 股東的權力比經營者來的弱
      1. 缺乏董事提名權等
      2. 加上機構投資人的消極參與公司治理, 造成
        1. 公司政策偏向短期持有者而非長期持有者
        2. 高階主管薪資超越平均值的上升
        3. 無法控制的企業政治捐獻

  4. 共同基金文化:由管理事業走向行銷事業
    1. 共同基金的長期走向
      1. 規模持續成長
        1. 包含股票基金, 債券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
      2. 風格由從長期謹慎轉向短期積極
        1. 周轉率上升, 持有期間下降
        2. beta 係數從1以下上升到1以上
      3. 產品數量變多, 而生命週期變短
        1. 投資選擇變多, 但是平均品質下降
      4. 基金成本上升
        1. 費用率上升
          1. 其中多數來自基金行銷成本, 以及基金管理機構的獲利
      5. 投資人贖回率上升, 持有期間下降
        1. 而且平均而言, 投資人進出基金的結果, 造成投資人還輸給基金的報酬
          1. 總體而言, 市場報酬>基金平均報酬>投資人報酬
          2. 第一個遞減是由基金成本和經理人操作造成
          3. 第二個是由投資人操作造成
    2. 基金公司和管理基金公司的利益衝突
      1. 基金公司委託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和管理
      2. 基金經理人對基金管理公司負責, 因此
        1. 擴大基金規模往往是最高指導原則
          1. 相關的行銷和投資由基金公司支付
        2. 對基金管理公司而言, 他們要保護的是其股東的利潤, 而不是投資人
          1. 高費用率等於高利潤, 從基金能拿走越多的錢越有利於其股東
    3. 共有化共同基金
      1. 讓基金公司擁有管理基金公司
      2. 投資人, 也就是基金股東, 同時也是管理基金公司股東, 消滅了利益衝突
      3. 經理人的經營宗旨, 變成幫投資人賺取最佳淨利潤

  5. 基金經理人是否真是受託人
    1.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 中, 基金經理人並沒有把投資人的利益放在優先
      1. 使用不道德且非法的手段去刮取投資人
    2. 共同基金的經理人應該以投資人的利益為依歸
      1. 管理基金, 而非行銷基金
    3. 檢視共同基金管理/行銷傾向的檢查清單
      1. 管理費與經營費用比率
      2. 投資組合周轉率
      3. 股票分散率
      4. 行銷導向, 是否偏好行銷當期最紅事物
      5. 廣告量
      6. 貨架空間
      7. 銷售手續費
      8. 股東穩定性
      9. 基金規模限制
      10. 投資組合經理人的經驗與穩定性
      11. 內線所有權
        1. 內部高管是否必須投資自身管理的基金
      12. 經理機構的組織
      13. 董事會組成與薪酬
      14. 董事會的獨立性
      15. 是否有法律糾紛

  6. 指數型基金
    1. 最早的指數基金, 其目標是賺取股票市場報酬
      1. 隨著發展, 有了不同股票和市場類型的指數基金,債券基金, reits 等
    2. ETF
      1. 方便交易的特色讓ETF 快速發展
        1. 高周轉率和投機性
      2. 基金申報的報酬往往高過投資人實際賺取的報酬
        1. 頻繁交易造成的損失
        2. 波動率越大的基金, 基金報酬和投資人報酬差異越大
      3. ETF裡面的ETN, note, 票券, 有其複雜性和風險
        1. ETN不實際持有資產
        2. ETN不存在追蹤誤差, 但是有信用風險, 交易對手風險

  7. 美國退休制度
    1. 從確定給付到確定提撥, 政府和企業將長壽風險轉嫁回使用者
    1. 所得替代率70%的條件
      1. 工作40年
      2. 15%薪酬提撥
      3. 5%年度實質報酬
    2. 退休的潛在風險
      1. 累積餘額不足
      2. 股市崩跌時提撥減少, 甚至反向提領
      3. 過度投機
      4. 財富摧毀成本
        1. 金融交易工具的持有和使用成本
      5. 利益衝突
        1. 基金管理人和投資人的利益不一致

  8. 威靈頓基金的興衰與中興
    1. 長期投資勝過短期投資
      1. 尋找好的經理人, 以期待長期有超過市場報酬的利潤, 不太可能達到
    2. 另一方面, 降低成本很實用, 也比追尋績效穩定且有效果

  9. 投資人的10項簡單法則
    1. 投資之前, 注意代理人是否有把當事人的利益擺在自身利益之前
    2. 簡單法則
      1. 記得回歸均值
      2. 時間是你的朋友, 衝動是你的敵人
      3. 買進正確的對象, 緊緊抱牢
      4. 設定切合實際的期待
      5. 忘掉細針, 買進整個草堆
      6. 盡可能減少莊家的剝削
      7. 無從逃避的風險
      8. 千萬不要繼續打上一場戰爭
        1. 不要太依賴歷史資料, 循環不一定會到來
      9. 刺蝟勝過狐狸
      10. 堅持到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