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儒家

 個人讀四書的心得。

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從嬰兒時期就能展現出同理心,無法忍受他人的痛苦。一歲的幼兒已能理解平等和公正的概念。例如,在分配餅乾和牛奶時,若有人獲得更多食物,幼兒會驚訝地睜大眼睛,表現出對不公平情況的敏感,以及對公正的期待。

另一方面,人類具有規劃並想像未來能力的動物。幼兒藉由觀察他人,開始形塑對自己未來形象的想像。而基於上述的同理心和對公正的期待,這種能力幫助建立了一種善良的自我形象。

除了具備想像未來的能力外,人類同樣也是實踐者。我們不僅擁有追求幻想的動力,更能夠將這些幻想化為現實的努力。正是這種對善良自我形象的追求,養成了人性中向善的本質。

儒家思想觀察到這一點,所以格外強調真誠的重要性。當人們遠離外在的干擾,專注地感受內心需求時,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向善的動力。抓住這股力量,人們便能夠在不斷提升自我的道路上前進,這也正是《大學》所強調的誠意、正心和修身。


除去社會性之外,人也是生物之一。生物個體最基本的需求是延續自己的生存。因為求利而產生貪婪,因為嫉妒而展開爭奪。然而,若缺乏對必要性和代價的思考,放任自己受多巴胺等內在驅使所引導,追求各種欲望,就陷入荀子的「性惡」觀點,最終「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因此,孟子強調透過寡欲來培養內心,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透過克制欲望,人們能夠保持向善自我形象的動力,也就是保持對同理心和公正的期待。

同理心造就了儒家的「善」,它起源於我們對他人痛苦的共鳴,驅使我們希望減少他人的苦難。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核心思想。以此為基礎,我們能夠建立儒家所強調的各種美德。例如,由於不希望遭受欺騙,所以不願欺騙他人,由此培養出忠信的品德;由於不願受苦,同樣地,希望他人免於痛苦,由此孕育出仁愛的情感。

對公正的期待造就了「義」,這源自於對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公平分配的追求。此觀念貫穿於論語的利益哲學。「君子九思」中的「見得思義」提醒人們,在好處見到時,應思考行為的正當性。「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同時承認且允許人們追求財富和權力,但強調這應該遵循正道;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則直接將不當得利益視為為空虛無物。


在應用方面,我們需要建立判斷善與義的標準,同時也需要能夠實際落實行善與義的方法,這取決於知識和智慧。知識來自於學習,因此儒家強調學習,藉此理解社會的規範,進而確立適當的個人與他人相處方式。智慧則源自深思熟慮和明辨事理,結合起來便是中庸所述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善與義的標準會隨著時代而變遷,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君臣關係中;在現今強調平等的社會中,這種模式則不再適用,需要根據新的情境重新評估。同樣地,父母、兄長、上司、老師等這些倫常關係以及由此而來的禮儀,也需要因應時代變遷進行重新思考。將其核心理念保留,並結合當代價值觀做出調整。


另一方面,儒家的智慧哲學至今仍具有許多適用價值。《中庸》中「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中於民」,教導我們要具備容納兩極意見並取其優點的能力。孟子則提出「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用以判斷他人言論的背後動機。荀子「流言滅之,貨色遠之。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是故君子蚤絕之。」主張防微杜漸,從細微之處著手以預防問題的產生。

我個人最喜歡的格言出自《論語》,「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些格言涵蓋了從理解他人、待人處事、外表舉止、學習態度,甚至情緒管理和處理利益衝突等各方面的準則。

最後,儒家從個人到天下的推廣,個人認為是過度追捧了。不管事《大學》中主張的,從齊家治國到明明德於天下。亦或是《中庸》主張的,至誠而可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最終達天德。這些目標也許可以做為擇善和至善的追求, 但是這幾千年來,又有人能達到?


總結來說,我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非常適合作為人生對外處事的指導原則。在面臨困難時,可以首先反思內心,保持誠實正直的態度,減少世俗欲望的干擾,純粹地聆聽內心的聲音。經由這樣的反思,我們能夠確定前進的方向。接著,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智慧,判斷當下的善與義,注意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謹慎處理責任和權利的分配。進而擇善固執,窮不失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