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哲學史
- 古代哲學核心 - 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前: 辯士派和自然學派
- 蘇格拉底: 哲學觀必須同時關注宇宙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
- 蘇格拉底後的兩大系統
- 柏拉圖: 先天的理性至上,
- 亞里斯多德: 後天的經驗優先
- 中世紀哲學核心 - 宗教
- 起始的天主教,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分裂出的東正教, 馬丁路德造就的基督教
- 教父學派
- 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始
- 上帝被視為哲學的最高原理, 且具備與能溝通的人格性質
- 經院學派
- 嚴謹, 細緻地從正反雙方去辯證一個題目
- 近代哲學核心
- 科學取代宗教, 理性和經驗取代神學
- 近代西方的四大思潮
- 文藝復興運動
- 宗教改革運動
- 科學格密
- 啟蒙運動
- 哲學的兩大陣營
- 歐陸的理性論, 始於笛卡兒
- 英倫三島的經驗論, 始於培根和洛克
- 現代哲學核心
- 尼采 - 上帝死了
- 宗教式微, 藉由宗教凝聚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衰退
- 人需要新的價值和道德基石
- 尋找根源
- 存在本身是根源, 存在的東西是個體
- 尋求不變的終極答案
- 人類如何自處
- 哲學的起源:理性萌芽
- 泰勒斯
- 大地浮在水上, 萬物的起源是水
- 以理性去探問萬物的起源, 追求以一統合多
- 萬物都充滿神明
- 泛神論將神明請下神壇
- 神話的功用
- 說明自然現象
- 肯定社會分工, 賦予不同行業階級的人生神聖性
- 解釋人的慾望
- 人不能依賴神話而生活, 終須回歸經驗與理性
- 赫拉克利特
- 萬物起源於火
- 火生成萬物與人類的靈魂
- 火不斷變化, 燃燒時又保持均衡
- 前者象徵萬物的變化性, 後者象徵萬物的均衡性
- 矛盾與衝突是一切變化與發展的基礎, 而變化與發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性質
- 萬物皆有邏各斯, 但他擅與隱藏
- 邏各斯, logos
- logos具備"言語"含義, 一個人說出有意義的話, 代表這句話裡面有logos
- logs 具備"法則"含義, 如果一個人說的話有意義, 代表期可以做出恰當而合乎理性的安排, logos在此代表法則
- logos 是對立的統一
- 對立的事物是互相需要, 不可分離, 且互相轉化而合為一體的
- 生死兩者才能定義生命.
- logos 是對立統一背後所隱藏的法格
- 一切都在變化, 但變化的規則是不變的
- logos 隱藏在事物之後, 人可以靠著理性, 理解一部分logos
- logos可以與道家的道做對應
- 理性逐漸取代神明的主宰地位
- 色諾芬尼
- 神是人主觀的創造
- 希臘羅馬神明的形象不佳, 其故事來自集體創作, 為當時世人觀念的投射
- 不同民族所信仰的神明反映了其自身願望
- 假如牛, 馬, 獅子有手, 且可以像人類一樣繪畫, 他們就會按照自己模樣, 創造出神明
- 對古希臘教的批判
- 宗教無法改善人的作為
- 神明比人偉大之處只在於身體的強壯, 而非精神與道德
- 宗教是功利取向
- 人類透過宗教活動來求福免禍, 如同交易
- 宗教不能解決人的根本問題
- 無法解釋和釋懷生命的意義與對死亡的恐懼
- 唯物論與唯心論
- 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
- 形式與質料
- 形式是指事物的普遍性質, 是事物之所以為其所是的根據.
- 質料是指事物的具體材料, 是事物構成的要素.
- 數學的重要作用
- 探究宇宙, 應注重在形式而非質料
- 數學是宇宙形式的象徵, 因其平均/秩序/和諧
- 靈魂是生命原理, 使其生命可以延續和發展
- 人類靈魂與其他植物動物靈魂不同, 人類的靈魂有心智,
-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照顧靈魂
- 靈魂是真正的人, 身體只是靈魂的監獄
- 靈魂不死, 靈魂是神明的親戚
- 照顧靈魂的方式:研究數學, 欣賞音樂, 沉思冥想
- 巴門尼德:能被思想的就是存在
- 在質料與形式之上, 去關注"存在"本身
- 存在與思想的一致性原則
- 如果一個東西真的存在, 他一定能被談論
- 既然能被談論, 就一定能被思想
- 擴張解釋:能被思想的才是真正的存在
- 排除了空間, 時間與變化後
- 一切存在之物形成單一整體, 不變永恆, 其內部無相對對立
- 一元論
- 能被思想的才能存在, 存在是一個整體, 沒有任何變化的可能
- 齊諾:歸謬法
- 探討動與靜, 無窮與有限, 連續與離散的狀態
- 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流派
- 愛納薩格拉 - 自然學派
- 萬物由同樣的同質體構成
- 因此, 人不需吃頭髮即可長頭髮, 牛不需吃肉即可長肉
- 在質料與形式之上, 去探討動力
- 為什麼宇宙會有秩序?
- 知性(努斯)是宇宙的秩序和運動的來源。
- 德謨克利特 - 原子論
- 原子, 不可分割之物
- 萬物皆由原子構成, 原子的數量, 形狀和排列造就物性的不同
- 靈魂亦由原子構成, 人的交流來自靈魂原子的交換
- 同構說法會讓人與人之間, 缺乏價值上的差別
- 主張低調的人生態度
- 死後原子消散, 所以不需要去思考死後的問題
- 強調平安, 平靜與平衡的度過人生
- 有節制的慾望可以使窮人和富人一樣有力量
- 大膽是行動的開始, 但是決定結果是命運
- 整個宇宙大地對智者是敞開的, 因為一個高尚靈魂的祖國就是這個宇宙
- 譴責自己的過錯比譴責其他人的過錯更為重要
- 人在自己面前, 應當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普羅塔哥拉 - 人是萬物的尺度
- 辯士學派代表
- 人是萬物的尺度, 他看起來存在的就存在, 看起來不存在的就不存在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尺度, 不能說自己一定對, 也不能說別人一定不對
- 如此進入相對主義, 乃至懷疑主義
- 一切判斷因人而異, 都是相對的, 不能正確使用任何名稱來稱呼任何東西
- 對於神明,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 也不知道他們像什麼, 因為人生太過於短暫.
- 高爾吉亞 - 什麼都不存在嗎?
- 沒有東西存在
- 即使有東西存在, 也不能被你認識
- 即使有東西存在, 也能被你認識, 你也不能告訴別人
- 蘇格拉底 - 以反詰法探討真理
- 承認自己的無知
- 認識你自己, 凡事勿過度
- 名聲, 專業知識, 社會地會甚至是靈感創作, 都不能代表智慧
- 知止其所不知, 至矣
-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 吾有知乎哉? 無知也
- 在對話中思考
- 先對要談論的主題給予清楚的定義, 再進行各個角度的檢視, 如此反思而得更高層次的智慧
- 沒有經過反省檢查的人生, 是不值得活的
- 反詰法
- 對重要概念不斷反問, 直到有清楚的定義
- 歸納法
- 辯證法
- 進行正面, 反面觀點的辯證, 最後合成得出更上的觀點
- 傾聽內心的聲音
- 順從心意與良知, 但求心意自得
- 知德合一
- 真知必然行德, 不行德乃非真知之故
- 類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 過度強調理性, 忽略人的感性
- 為什麼不怕死
- 死後的兩種狀態
- 無夢的安眠
- 靈魂永存
- 按照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 哲學雙重系統
- 柏拉圖 - 深入剖析人生
- 以真誠而開放的態度追求真理, 將能思考的理性充分發揮
- 洞穴比喻
- 我們所知覺的世界萬物, 僅為原形的投影, 受到知覺偏差, 情感偏見, 言語扭曲等干擾.
- 萬物的原形存在理念世界中, 須以心靈之眼, 理性去理解
- 這是對"人是萬物的尺度, 知覺就是知識" 的批評
- 知覺是一種判斷, 來自對認知對象的理解
- 人性觀點
- 魔戒比喻 - 如果你可以隱形, 那你還需要做好事情嗎?
- 行善, 往往是因為壓力, 可能是某種好處, 或是外在名聲
- 對自我有強烈的執著, 是一切罪惡最常見的來源
- 法律觀點
- 如果沒有哲學家皇帝, 那麼法律是次佳的選擇
- 金律: 如果我願意別人對我做什麼, 我也要如此待人
- 銀律: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 教育觀點
- 讓孩子心想事成, 正是害了他
- 知識正是德行
- 人性軟弱, 所以需要教育
- 政治觀點
- 理想國
- 三種階級, 統治者/衛士/市民
- 四種美德, 明智/勇敢/節制/正義
- 體制的喜好:以智慧統治>以名譽統治>以財富統治>以群眾統治>獨裁者的統治
- 柏拉圖 - 發現而非發明真理
- 藝術應該為人生服務
- 藝術家應當具備知識和真理, 而不是單純靠靈感, 去模仿人生的各種情況, 最終訴諸情感和觀眾反應
- 好的藝術能讓觀賞者欣賞理型之美, 避免衝動
- 壞的藝術只想取悅觀眾, 最終會讓觀眾以劇中的價值觀為人生導向, 造就劇場統治.
- 靈魂是不死的
- 靈魂可以理解理型, 說明兩者有相似之處
- 靈魂的三要素:理性, 意氣和激情
- 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 理型
- 人透過理性而掌握事物的形式, 此形式稱為理型 (eidos)
- 價值上的理型: 勇氣, 正義, 節制等概念
- 數學上的理型 : 數字, 幾何等
- 概括的理型: 描述關係: 相似, 相等, 大於, 偕同.
- 自然物的理型: 馬, 牛.
- 人工物的理型: 桌椅.
- 理型只能被發現, 不能被發明,
- 柏拉圖式的戀愛
- 超越材質和形式, 而去愛一個人的理型, 即靈魂
- 幸福人生的六層次
- 適度滿足自然的需求
- 快樂而不含痛苦
- 擁有知識與能力, 可立足於社會
- 明智處事, 言行適當
- 妥善安排生活, 顯示比例, 完整與和諧
- 知德合一, 由內到外表現出中庸合宜之道
- 亞里斯多德 - 肯定經驗世界
- 柏拉圖強調如何理解, 亞里斯多德強調存在
- 前者強調理性思維, 希望掌握理想的層次
- 後者注重經驗世界, 希望找從經驗中找出規律, 使認識上升
- 合乎邏輯的思考
- 定義是邏輯的一切
- 要定義一個東西, 先把它歸於更大的類別, 在舉出他與同類別其他物的種差
- 人是一種動物, 和其他動物的差別在於理性
- 範疇是對所有存在最廣義的分類, 屬於人為創造的思考工具
- 實質:指事物的基本性質和特徵。
- 數量:指事物的數量和多少。
- 關係: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 品質:指事物的性質和狀態。
- 活動:指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 受動:指事物所受到的影響。
- 時間:指事物的持續和發展。
- 空間:指事物的佔有位置。
- 位置:指事物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
- 狀態:指事物在某一時刻的具體情況。
- 昨天(時間) 在辦公室(空間), 一個(數量)自信的(品質)的工程師(實質), 輕鬆愉快(狀態)的進行報告(活動), 受到(受動)其他人(關係)的讚賞.
- 三段論法
-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
- 大前提是一般性的陳述,通常包含一個普遍量詞。
- 小前提是關於一個特定事物的陳述,通常包含一個特殊量詞。
- 結論是從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導出來的結論。
- 三段論八規則:
- 三段論限用的名詞,只有三個,即:大詞、中詞、小詞。
- 大詞出現在大前提和結論中
- 中詞出現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
- 小詞出現在小前提和結論中
- 前提內不週延的名詞,不能在結論中變為週延。
- 週延意為全稱, 不週延為特稱
- 中詞是介紹詞,不能放在結論內。
- 四因說
- 萬物存在有四種原因
- 質料因 - 構成的材料
- 形式因 - 此物的形式, 最純粹的形式即柏拉圖的理型
- 動力因 - 造就此物的動力
- 目的因 - 此物存在的目的
- 木椅質料是木頭, 形式是椅子, 動力是工廠, 目的是坐
- 形質論
- 將動力因和目的因合併進形式因
- 萬物存在都有其質料和形式, 兩者此消彼長
- 木板一旦製成椅, 便不能製成它物, 質料占比下降
- 質料和形式是連續關係, 木板對木頭是形式, 木板對木椅是質料
- 潛能與實現
- 變化是從潛能走向實現的過程
- 自然物都有內在目的因, 他會自己發展而成完整個體
- 相反的, 人工製品需要外在動力和目的去實現
- 由潛能走向實現是因為缺乏, 由實現才可以理解潛能
- 潛能是指事物內在的可能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 實現是指潛能的轉化和外化,是事物發展的結果和表現。
- 缺乏指代表方向性, 並非實際的缺少
- 邏輯的先後與時間的先後
- 邏輯的先後不等同時間的先後
- 如果定義A物, 需要仰賴B物, 那麼B在邏輯上於A之先
- 雞先於雞蛋
- 子女和父母同時
- 亞里斯多德 - 界定形上學
- 哲學家的上帝
- 亞里斯多德用質料和形式, 潛能和實現兩組關係來解釋世界
- 每個東西都在由低形式/實現走向高形式/實現
- 這讓萬物充滿運動與變化
- 上帝:只有形式/實現的最高存在
- the first unmoved Mover
- First : 萬物變化由上帝而來
- unmoved : 上帝是完全的實現/形式, 本身不會有任何變動
- Mover : 上帝以自身完美的形式和實現來推動萬物
- 上帝是思想的思想
- 因為是純粹的形式, 不具備質料, 所以上帝是精神, 而非物質
- 因為思想外在事物是種行動, 行動形成變化, 不變的上帝不應該去思考外在事物, 只進行向內思考, 又稱思想之思想
- 萬物歸向上帝, 而上帝不做回應
- 第一因: 上帝是世界存在的理由
- 形上學
- 研究無形可見, 永不變化的本體
- 三層抽象
- 物理抽象 : 具體的機械和金屬, 抽象成一輛車
- 數學抽象 : 三輛車加上兩輛車等於五輛車, 2+3=5
- 形上抽象: 把存在之物當作存在之物來看
- 車是存在之物, 萬物是存在之物, 我是存在之物
- 存在之物構成整體, 萬物與我為一
- 以存在與否來看, 我與萬物都在一個整體中
- 德行是良好的習慣
- 行善才會帶來快樂
- 強調中庸, 用理性來掌握情緒和慾望, 以適當的方式向上提升
- 知和德行有分別
- 知道正義的本質, 不代表成為正義的人, 因為人有自由選擇的意志
- 悲劇可以淨化心靈
- 悲劇的主角是命運, 而不是人
- 命運是無情的, 不因人的意願而改變
- 這導致後世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 悲劇引發憐憫和恐懼, 憐憫受命運支配者, 恐懼命運本身
- 覺得自己和他人有共同命運, 藉此淨化心靈
- 詩的正義 (poetic justice)
- 創作品中, 最終結局善惡有報, 讓觀眾心平氣和
- 人的幸福在於觀想
- 人與動物的差別是理性
- 人能達到最完美的形式和實現, 便是走向理性的極致
- 慾望就像海水, 越喝越渴
- 觀想, theoria
- 和實踐相對, 不需要向外採取行動
- 要達到完美的形式和實現, 人應該從事理性的觀想
- 理性是人的最高機能, 觀想是理性的最高活動
- 努力安頓自我
- 從犬儒到伊比鳩斯:快樂在於節制
- 犬儒的奇特生活
- 破而不立, 看輕世俗的名利和物質享受, 認為人生目的要超越物質欲望
- 人生德行在於節制欲望, 進行苦修
- 倫理知識最有價值, 排斥其他學問和文明
- 為善在於實踐, 而非言語或知識
- 懷疑主義
- 基本主張 : 人的感覺不可靠, 人的判斷也不可靠
- 我們對萬物一無所知, 我們知道的只是人的意見, 任何一種說法都有反面的意見
- 對於人類與萬物的根源, 我們沒有任何把握
- 我們要對萬物完全存疑, 對於任何問題都不應該說出肯定的話語
- 沒有真假也沒有善惡, 都是人的感覺和習慣
- 行動本於信仰, 但信仰是虛幻的
- 人應該對一切無所取捨, 驀然看待, 由此不為欲望所困
- 不得不行動時, 按照或然性, 按照常識/習慣/法律去行動.
- 不能相信任何客觀標準, 因此人的生命永遠在探索中
- 隨波逐流, 缺乏可立之物
- 享樂主義
- 快樂的定義
- 快樂不是短暫的身體快樂, 而要控制情緒和欲望
- 追求長期, 持續的快樂
- 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
- 欲望分三種
- 自然也是必要的欲望, 如衣服食物住處
- 自然但不是必要的欲望, 如華服盛宴豪宅
- 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 如名聲權力地位
- 把握第一種, 其他的可多可少
- 心理上的快樂遠勝於身體的快樂
- 回憶過去/想像未來可以製造快樂
- 快樂不是積極地去滿足欲望, 而是消極地去減少欲望
- 鼓勵簡單生活
- 快樂雖不是崇高理想, 但不是完全自私自利
- 認同行善的快樂
- 正確的生活, 在於尋求真正的享樂方式
- 追求最大快樂收益時, 要對前因後果有充分的認識和縝密計算
- 吸毒的短期快樂小於長期痛苦
- 飲食有度的長期快樂小於短期痛苦
- 要對前因後果有充分的認識和縝密計算
- 學習邏輯, 自然學和倫理學
- 自然學是只有形可見的萬物
- 不主張為了求知而求知
- 哲學可以解決人生問題, 製造快樂
- 以原子論解釋生死, 所以不必對死亡憂懼
- 以唯物論解釋神明, 將人神分離, 對神明不畏懼
- 人生苦短, 要好好的享樂
- 快樂清單 : 友誼, 自由, 思想
- 友誼帶來情緒價值, 自由解脫欲望束縛, 思想造就哲學, 從而安頓身心.
- 缺乏對社會的責任心
- 斯多亞學派的高貴理想
- 他譯斯多葛
- 像宇宙的規律看齊
- 萬物是一個整體, 人應該像宇宙看齊
- 泛神論 + 唯物論
- 萬物是神, 萬物中有神的力量存在
- 只有從物質的角度出發才能理解萬物
- 上帝就是世界的意志
- 神=上帝=邏各斯=理性=命運=宙斯
- 宇宙命定論, 萬物變化在固定軌道上.
- 堅守道德底線
- 在命定論的前提下, 人沒有外在的自由, 但是擁有內在的自由
- 人不能阻止命運帶來的快樂或痛苦, 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判斷
- 快樂並非好事, 痛苦並非壞事, 而能肯定命運帶來的一切
- 人的理性和宇宙法則相呼應, 所謂德行, 即按照理性來過活
- 人不該透過希望/恐懼/外在動機而行動, 而是為了自身的目的
- 善惡的判斷
- 按照理性做出選擇, 履行一切適當的責任便是善
- 行為無關善惡, 善惡在於動機, 缺乏正確秩序的意志就是惡
- 人格成為生命價值的決定性原則
- 世界主義 - 世界公民
- 人在民族地區等觀念上存有不同, 但人的理性一樣
- 入世精神的典型 - 折衷主義
- 西塞羅 - 論義務
- 改變後的四樞德: 明智, 正義, 雄心, 節制
- 明智:了解真理, 知道神與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正義:
- 不要讓任何人傷害別人
- 區分公私財產
- 正義的基礎是誠信
- 雄心: 志向遠大, 又能對善者慷慨
- 節制: 言行適當, 個人做出選擇就要承擔後續的責任
- 勇敢面對命運 - 塞內卡
- 從唯物泛神論走向二元論:
- 人有物有心, 有身體和靈魂的分別
- 對於物, 即有形資產採超然態度, 不用過於排斥, 也不依賴其創造幸福
- 人生最重要的是控制心靈/靈魂
- 智慧就是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 什麼是必須接受的
- 沒有什麼是命運女神不敢做
- 希臘哲學沒有畫下完美句點
- 羅馬哲學多是斯多葛學派的延續, 缺乏特色
- 愛比克泰德 - 倫理學袖珍
- 斯多葛派理性的定義
- 理智代表合理的思考
- 抑制代表正確的抉擇
- 良心代表人的本性對內心的要求
- 理性是人類的特色, 人的言行要配合理性, 才能得到幸福
- 修德的責任在自身
- 通過哲學的教導, 發揮天生的善念, 認清能力之內之外的事物, 對命運順從
- 鍛鍊意志, 善惡的本質在於意志
- 意志可以克服自身, 無它物可以克服意志
- 哲學家帝王 - 羅馬皇帝奧雷流士
- 從單純的一元論, 將人分為三部分:身體, 靈魂, 知性
- 知性來自宇宙的知性, 是上帝的分支之一
- 當猶太教遇上希臘哲學
- 猶太教的上帝
- 唯一, 超越人間所有一切
- 絕對, 無限, 完美
- 擁有情感, 能夠認知, 具備意願
- 自因, 不為他所造
- 無限的上帝和有限的萬物, 需要中介
- 知性和邏各斯
- 哲學的上帝, 和道家的道, 儒家的天, 印度教的梵, 佛教的法有共通處, 皆有宇宙源頭, 至高存在的意思
- 新柏拉圖主義
- 普羅提諾: 尋求理型界和經驗視界的協調
- 流出論
- 最高階的是太一, the One
- 上帝就是太一, 超越一切思想和存在, 不可描述與理解
- 完整而圓滿的太一流衍出知性
- 從而有能知與所知的二元對立
- 知性衍生出世界魂
- 世界魂有高低二層, 上與知性相通, 下與自然界相通
- 世界魂在衍生出個人靈魂
- 人亦有二面, 分別與知性與身體有關
- 靈魂的下層是物質的世界
- 完美程度低的東西必然源自完美程度較高的東西
- 人生目的是與太一合一, 透過音樂/哲學/愛
- 希臘哲學的結束階段
- 強烈的主觀主義
- 講究內觀自身以解開人生迷惑
- 實用取向, 注重三門學問:邏輯, 自然哲學, 倫理學
- 之後逐步讓位給基督教, 哲學成為宗教的女僕
- 協調人神關係
- 中世紀哲學參照宗教的啟示
-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 基督教以信仰力量維持社會穩定
- 基督宗教的特色
- 肯定至上神的存在, 它創造並掌管萬物
- 認為人類已經墮落, 需要拯救才能提升
- 強化二元論
- 精神 vs 物質, 善 vs 惡, 理型 vs 現象.
- 末日論讓人面向未來
- 講究靈魂的獨特性, 個人須過內省的生活
- 各種神論
- 有神論
- 一神論 : 十字教體系
- 多神論 : 希臘諸神
- 尊一神論 : 不否定其他神, 但專一單一神的崇拜, 印度不同教派
- 泛神論 : 萬物皆是神, 神就是萬物, 神的本質是自然, 和萬物同
- 萬有在神論 : 萬物在神之中, 受神支配, 神的本質是創造/統治者, 不同於萬物
- 自然神論: 神創了世界就離開, 世界按照一定規則運行
- 無神論
- 非神論
- 不在乎有神與否, 自身內在覺悟更重要, 原始佛
- 神與宗教
- 自然神學: 萬物有個共同的來源與歸宿, 人可以透過理性去探究其存在
- 柏拉圖: 善的理型
- 亞里斯多德: 完全的實現與形式,
- 儒家: 天
- 道家: 道
- 啟示神學:
- 信仰先於理性, 經典昭示真理, 人只需信仰而非理解.
- 天主教的三位一體
- 神只有一位, 但存在於三個不同的位格之中: 聖父, 聖子和聖靈.
- 三個位格彼此相愛, 合一, 給予信徒相愛的榜樣.
- 教父哲學代表 : 奧古斯丁
- 哲學焦點在人的內心世界
- 注重自我覺醒與批判
- 不要從你自身離去, 因為真理棲息於人的內心世界
- 壞習慣不加以抑制, 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
- 若我受騙, 則我存在
- 如果我存在, 那無須證明
- 如果我不存在, 卻以為自己存在, 所以我受騙了, 但是受騙的行為需要主體, 所以我存在.
- 我的存在不容質疑, 是求知的第一步基礎
- 因為我確信我存在, 所以我有繼續存在的動力
- 對自身存在的不斷肯定, 即為意志的作用
- 融合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宗教, 連結太一與至上神
- 由自身存在上溯及根源, 而根源就是神, 基督教的上帝
- 一切存在都是上帝創造
- 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 人間有罪惡, 但是罪惡也可能讓人產生善的結果, 否則這罪惡不會發生
- 惡乃善之缺乏
- 原罪
- 基督教的原罪: 人類祖先在伊甸園偷吃禁果
- 原罪的原因是人擁有自由意志
- 人的意志轉離了上帝, 離開了善
- 上帝是永恆不變的善
- 人的意志轉向萬物, 而萬物是有限的
- 惡是人的意志中缺乏正當的秩序
- 原罪會遺傳給人的後代
- 人的本性就是指向上帝, 奉行道德律
- 人的本質是靈魂, 使用會腐朽的身體生活
- 靈魂不死
- 靈魂追求完美的幸福, 幸福與上帝相關
- 人可以理解真理, 但真理比人位階高, 不可能是人能理解的
- 人心是受到上帝的光照, 才能理解這樣的真理
- 真理的兩面向
- 真理與人的認識有關
- 如笛卡兒, 從肯定自我存在開始, 作為真理的基礎
- 真理與人的認識無關
- 如道家的道, 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個本身不動的推動者", 存在一個不可懷疑的力量
- 真理不受時空限制
- 真理沒有對立面, 沒有任何變化
- 真理不可分, 是個整體
- 真理沒有邏輯上的原因, 因其不處於因果的果位, 或位於因果之外
- 愛的倫理學
- 欲望的表現就是愛,
- 渴望自己沒有的, 擁有感到喜悅, 喪失感覺悲傷
- 罪惡也是愛的表現
- 提升愛的層次, 淨化愛
- 從對世俗的愛提升
- 視世俗的一切為手段和條件, 而不是目的
- 最高目的永遠是上帝
- 最高級的愛, 是愛至高的理想
- 善人只是愛善, 愛上帝超過愛自己
- 先愛上帝, 再去愛上帝的創造物, 有形的一切
- 有多少力量, 就有多少愛, 我的愛如何, 我的價值也如何
- 多馬斯.阿奎納 - 溫和實在論
- 哲學的慰藉
- 在面頓困境時, 如何運用哲學安頓
- 人容易主觀看待自己的處境
- 自以為受苦, 受委曲, 自以為是善人, 自以為愛好智慧
- 幸福在內不在外
- 一個人為惡 這本身就是對它最大的懲罰
- 上帝預知vs自由意志
- 上帝是永恆, 沒有時間先後的問題
- 但人不是, 只能看得到當下的人, 負擔自己的責任,
- 共相之爭
- 共相: 用一個名詞來指稱諸多個體, 以馬來描述諸多個別的馬
- 共相存在於何處?
- 唯實論: 共相實在, 可獨立存在, 如理型
- 唯名論: 共相是人理智想像的結果, 離開理性則無共相
- 折衷論: 人從個別東西抽象出共同的特性, 從而得到共相, 共相存在人的思想中, 也存在個別事物中
- 從定義證明上帝的存在
- 先天論證, 本體論證
- "所謂上帝, 就是不能設想比它更偉大的存在者"
- 此定義直接肯定上帝的存在
- 但是這種自因自存的上帝, 並不是宗教的上帝, 並不具備位格.
- 後天論證
- 設計論證 : 萬物顯然充滿秩序, 這種秩序顯示目的
- 固有設計者, 上帝的存在
- 溫和實在論
- 獨立性: 現實獨立於人類的思想和感知而存在。
- 客觀性: 現實具有客觀的性質,不受人類的主觀偏見或意見的影響。
- 有限的可知性: 現實只能被人類部分地認識。
- 人透過經驗, 運用感官, 認識世界,
- 知性被動的接受感官給予的經驗
- 知性主動地將經驗抽象成基本概念, 建構知識系統
- 人掌握的知識系統和世界的實際狀況不可能完全一樣
- 哲學不再是神的學的女僕
- 由主知主義轉向意志優先
- 主知主義
- 人有理性, 理性讓人知道上帝的存在
- 先有認知, 才能去欲求
- 司各特的意志優先
- 知性和理智是自然能力, 人的意志才是自由的能力
- 意志讓理性去認知
- 行動來自意志
- 善的定義
- 希臘的善, 仰賴理智
- 蘇格拉底的知德合一
- 柏拉圖的理型論中, 最高的位置是善的理型
- 追隨善的理型, 必須用理智駕馭意志和情感
- 亞里斯多德強調德行論, 要在具體行為上修養自己, 依規則行事.
- 強調中庸與行善的自由意志.
- 中世紀的思想, 至善就是上帝
- 信仰是追尋善的基礎
- 善行的條件
- 出自自由意志
- 客觀的善, 符合禮儀與法律
- 良好的動機與意圖, 不能僅為利益
- 行動必續正當, 不能不擇手段
- 艾克哈特師長 : 密契主義
- 密契經驗:透過修練和行動, 達到忘我入神的狀態
- 上帝是理解本身, 人分享了上帝的恩惠而有理性, 透過理性可達密契狀態
- 上帝是存在, 一, 真, 善
- 萬物存在可有可無, 上帝是存在本身
- 萬物是多, 上帝是多的基礎, 是統合的一
- 存在是真的基礎
- 善是可欲求的對象
- 上帝超越萬物, 卻內存於萬物, 如道
- 靈魂火花
- 人的靈魂有一種非受造的智力--理解能力
- 奧卡姆的剃刀
- 反對必然性主義與本質主義
- 必然性主義: 既存事物意味著必然如此
- 本質主義: 事物有內在的本質, 本質決定了事物的基本特徵和屬性。
- 本質是客觀存在的, 並且是普遍和不變的
- 奧卡姆的剃刀
- 完全經驗主義
- 人對實在界的知識僅基於經驗, 沒接觸到的就不要幻想
- 陳述事物時, 不要增加不必要的因素
- 留意語言的誤導
- 人的特色是自由, 自由的基礎為意志
- 自由讓人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 偶發性的製造效果
- 意志除非以神為最高目的, 否則在指向任何事物時, 難免有憂慮與哀愁
- 未達到目的前會憂慮, 目的達成後, 又有更高的目的而哀愁
- 懷疑一切不必要的抽象
- 否定完美模型的存在, 人的善惡標準在於信仰神
- 相較之下, 古典實在論給予一個完美的抽象模型, 這模型就是善的標準, 就是上帝, 趨向他就是向善
- 尼古拉 - 博學的無知
- 人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學識越高
- 上帝是自己的定義, 是能力本身, 永恆的活動
- 上帝存在永遠不能為人理解, 奧秘的一面
- 大宇宙與小宇宙 :
- 人是特別的小宇宙, 擁有質料, 有機生命, 動物的感覺
- 中世紀的三觀
- 希臘哲學與基督教神學的結合,
- 基督教將不同的最高本體, 如柏拉圖的善的理型, 普羅提諾的太一, 斯多亞的logos, 亞里士多德的至善, 統一歸納給基督教上帝
- 宇宙觀 : 但丁神曲中的煉獄/天堂
- 人生觀
- 人有原罪, 生而不完美
- 人有好的一面, 因人是按照上帝形象所造
- 人有自我意志和選擇的能力
- 沒宗教的人, 會超越自己的本分, 演變成七宗罪
- 暴食, 色慾, 貪婪, 憂鬱, 憤怒, 怠惰, 虛榮及傲慢
- 價值觀
- 以聖經為真理的標準, 認為宗教是道德的基礎
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
西方哲學之旅 - 古代 + 中世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