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西方哲學之旅 - 近代

  •  理性發出光芒
    • 文藝復興正式上場
      • 宗教對瘟疫的無力, 天主教自身的腐敗, 理性超越信仰再度受人重視
        • 人們開始重新欣賞古希臘與羅馬初期的文明
          • 佩脫拉克
            • 批評經院哲學: 過度注重邏輯和形而上抽象思維
              • 人應該轉而探索自身的經驗, 關注人的本性與人生目的
            • 有學問的虔誠
              • 尊重異教
                • 不再將非基督宗教視為黑暗
                • 將中世紀, 基督教主導的時期稱為黑暗時代
              • 肯定古代經典
                • 學問來自對古典的認識
                • 探討古希臘與羅馬初期的作品, 使其精神得以重現.
          • 湯瑪斯.摩爾
            • 烏托邦
              • 肯定上帝的存在, 但上帝就是自然界本身
              • 相信靈魂不死, 但是強迫他人相信
          • 伊拉斯謨
            • 愚人禮讚
              • 聖經人文主義
              • 肯定天主教信仰, 但對其形式主義, 教條主義進行批判

      • 人文主義
        • 肯定個人的價值, 而非類型
          • 中世紀以類型為主, 按共性去認識一個人
            • 用職業/信仰/出身等去界定一個人
            • 個人並非主體, 人的存在仰賴集體結構
        • 離心力轉向向心力
          • 離心力:將個人發生的一切推向社會, 在社會中尋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 向心力:將外界的一切拉回自身, 由自己來決定一切的價值與意義
        • 科技進步
          • 指南針: 間接影響新大陸的發現
          • 火藥: 讓封建城堡武力瓦解, 國家主義發展
          • 印刷術: 知識低成本的普及
          • 機械鐘: 生產效率的提升

        • 柏拉圖主義的再興
          • 亞里斯多德主義於經院哲學中有主導地位
            • 柏拉圖哲學為人文主義者提供基礎
              • 強調理性思考
            • 提供另一套人/自然界/上帝的觀念
              • 神性滲透於自然界之中, 萬物包含人, 都有其神秘的一面,
                • 人可以在自己身上發現上帝的形象.
              • 人具備自由意志, 可以選擇自己的存在
                • 可以下降成低級的野獸, 也可以上升成神聖的存在者

    • 宗教改革:試圖回復原始理想
      • 馬基維利: 君主論
        • 對宗教與社會的反思
          • 把謙卑, 節制, 輕視世俗生活當成最高的德行, 等於把世界奉送壞人
        • 吝嗇比慷慨更重要
          • 慷慨需要資源, 如果為了慷慨而去獲取資源, 會被仇視, 而沒有資源就會被輕視, 用自己的資源去慷慨, 不是被仇視, 就是被輕視
          • 慷他人之慨則無妨
        • 殘酷比仁慈更重要
          • 仁慈帶來恩情, 但是是否有恩, 決定權在他人手上.
          • 殘酷會讓人害怕, 而非讓人憎恨
        • 不守信用更可取
          • 只要有好的目的, 可以採取任何手段
          • 品德只是種宣傳工具.
        • 性惡論, 認為人的本性自私, 而且容易上當受騙, 隨時屈從目前的需要

      • 宗教法庭和贖罪券的荒謬
        • 宗教法庭採有罪原則, 將哲學家布魯諾和聖女貞德燒了
          • 布魯諾接受新柏拉圖的流衍思想, 將上帝分為"能產自然" 和"所產自然"
            • 能產自然中, 上帝是無限, 獨特且具備超越性
            • 所產自然中, 萬物就是上帝的自我顯現.
          • 懶惰, 無知和自私自利, 讓宗教法庭毫無寬容.
        • 贖罪券
          • 當投入捐獻箱的銀幣發出聲響, 你過世的親人的靈魂, 以及你死後的靈魂可以擺脫懲罰, 升入天堂
          • 天主教的體系給予神職人員太大的權力
            • 彼此可以互相"赦罪"
            • 教宗無誤說
      • 宗教改革
        • 馬丁路德
          • 真正的基督宗教有三原則
            • 全靠信仰: 信就會得救
            • 全靠恩寵: 個人沒有能力讓自己得救, 得救只能靠上帝的恩寵
            • 全靠聖經: 人與上帝不需要中介機構或人物, 只需要透過良心和聖經受到啟發
        • 喀爾文
          • 人活著有神聖的職責, 要盡全力對自己和上帝誠實, 要認清聖經中所體現的真正的上帝
        • 天主教產生反改革運動, 引發宗教戰爭, 間接造就民族國家的興起

      • 哲學對科學的影響
        • 哥白尼
          • 宇宙觀受新柏拉圖的流衍論啟發: 太陽反映神的中心.
        • 伽利略
          • 對實質問題的討論, 不能以聖經為權威, 要依靠觀察的經驗
            • 神在自然中的顯現不少於聖經
        • 達文西
          • 感覺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 智慧也是經驗的產品
          • 經驗本身沒有錯誤, 犯錯的是理性判斷, 它讓經驗去做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 科學必須是經驗與理性的結合, 理性探討要從最根本的原理出發, 靠經驗不斷向前推展

    • 蒙田與培根 - 愛智之樂
      • 蒙田 -  開創法國精神主義的傳統
        • 精神主義肯定對心靈生活的嚮往, 廣泛學習而少下定論, 注重實際生活超過抽象理論.
        • 代表作:隨筆集
          • 批評經院哲學
          • 深入分析人的本性和欲望
          • 收集並描述遠方少數民族的風尚
        • 關心根本問題: 面對死亡
          • 早期以斯多葛的觀點面對: 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
          • 後來加入人文主義的思想, 人生是禮物, 死亡的期限給予人追求事物的價值, 生命短暫所以要活得深刻.
        • 以人性為焦點
          • 政治上, 反對以外在的權力和地位去衡量人的價值
            • "我可以想像蘇格拉底處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地位, 卻無法想像亞歷山大大帝處於蘇格拉底的地位"
          • 宗教上, 反對基督徒中心主義

      • 培根 - 知識就是力量
        • 強調經驗, 做學問要重視經驗, 理性只能對經驗作深入的研究考察, 而不能太獨斷的做主觀判斷.
          • 人由於粗暴和驕傲而拒絕經驗之光
          • 人對自然現象要努力觀察, 人的手需要工具的輔助才能製作器物, 人的心也需要工具才能向指點理智
        • 理智容易受到感情和意志干擾
          • 種族假象: 以人為衡量萬物價值的尺度造就的扭曲
          • 洞穴假象: 個體天性與後天經驗造就的印象與成見
          • 市場假象: 語言的雜燴與約定成俗造就的空洞爭辯
          • 劇場假象: 依靠虛幻的假設和戲劇般的推演造就的學問

    • 笛卡兒: 我思故我在
      • 找到正確的路慢慢走, 勝過遠離正路而狂奔.
        • 對傳統哲學的批評
          • 斯多葛學派過度無情, 少了同情心
          • 享樂主義只重視自身感覺.
          • 柏拉圖什麼都懷疑, 結果建立讓人懷疑的理型論
          • 亞里斯多德什麼都接受, 找不到普遍的原理
        • 欲找到自己的哲學, 先建立自己的思考規則
          • 自明律: 決不承認任何事情為真, 除非我自明的認識它是如此
            • 為了避免倉促的判斷, 只承認清晰, 明白且無可置疑的東西
              • 如數學裡的公設
            • 清晰 - 觀念本身很清楚
            • 明白 - 觀念和其他觀念可以區分
          • 分析律 -  將問題盡可能分解成多個細小部分, 小到很單純可以解決
            • divide and conquer
          • 綜合律 - 順序的引導思想, 從最簡單的對象開始, 一步一步上升, 直到最複雜的知識
          • 枚舉律 - 作周全的核算和普遍的檢查, 直到足以保證沒有遺漏
        • 以建構的方式來堆疊出知識
          • 最基礎的知識, 應當是自明且直觀的
            • 人可以單純且直接的認為其為真
            • 不涉及感覺, 推理或演繹, 是單純思想的活動
      • 我思之前
        • 從知識到哲學
          • 哲學是要探討智慧, 智慧必須從第一因引申而來
            • 第一個原因, 最初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理
              • 本身必須清晰且明白
              • 從這個原理可以引申出一切知識
          • 哲學樹的比喻
            • 哲學是一顆樹, 樹根是形上學, 樹幹是自然學, 從樹幹生出各種枝葉, 即生出一切科學, 好比機械學, 醫學, 倫理學
      • 我思故我在
        • 從懷疑開始, 去尋找一切知識最可靠的基礎
          • 感官來的經驗並不可靠, 而推理和演繹可能犯錯
          • 當我懷疑這一切都是虛幻時, 我立刻察覺, 這個懷疑一切的我是真實存在的
            • 非假設命題, 跟奧古斯丁的"我受騙, 則我存在"不同, 不需要假設, 也不需要推理
            • 非演繹, 我思=我存在而非我思=>我存在
        • 我是知道自己存在的思想, 我可以肯定我的存在, 不需要身體或是外界
          • 思想是靈魂的作用, 而靈魂就是我所以是我的理由
          • 靈魂和身體分開
            • 思想就是非物質實體的主要屬性, 擴展是物質實體的主要屬性
            • 實體和屬性的討論拉上檯面
        • 思想的對象是觀念, 思想不需要借助外在事物
          • 對比於強調知識來源於感官經驗的亞里斯多德
          • 強調 "天生本具的觀念"是建構普遍知識的基礎, 理性主義抬頭.
      • 我在故上帝在
        • 我本身不完美, 需要一個完美者作為我的基礎
          • 我是有限的, 卻有至善的觀念
            • 所謂至善的觀念, 內含存在的觀念
        • 上帝是一切真理的基礎
      • 對一切懷疑 -> 我思故我在 -> 我會懷疑, 我非完美至善 -> 我有完美至善的觀念, 但層次低的觀念不能產生層次高的觀念 -> 有個完美至善者作為高層次觀念的根源 -> 我在故上帝在 -> 最完美的東西內含存在 -> 第一因是上帝

    • 帕斯卡 - 對哲學的質疑
      • 對理性的批評
        • 理性是一種推論的思考方式
        • 哲學是否只有理性一條路?
          • 人除了身體的感覺和理智的思想外, 還有一種直觀的心靈能力
            • 心靈有他的理由, 但並非理性所能理解
          • 對蒙田的批評 - 只看到人在道德上的無能, 卻沒有看到人的責任, 使人變得怯弱
          • 對斯多葛主義的批評 - 只看到人的責任, 卻沒有看到人在道德上的無能, 使人變得自負
      • 世界上所有的不快樂, 都來自人類沒有明白要安靜地待在房間
        • 孤獨帶來恐懼, 是因為孤獨強迫讓人面對自我
        • 人類不斷找尋令人著迷的活動, 藉此逃避對自身的思考, 努力遺忘自己
        • 跟宇宙相比, 人處於無限大和無限小之間的不確定中
          • 需要靠基督教的上帝, 獨斷地給與人類確定性, 避免落入懷疑論的虛無中
      • 賭博論證
        • 理性無法證明或推翻上帝的存在
          • 上帝真的存在, 那獎勵是永生
          • 上帝不存在, 那麼失去的是一生享樂時光, 但是也換來道德

    • 史賓諾沙
      • 如果沒有思想自由, 一個人不可能活得真的像一個人
      • 本性的必然性
      • 倫理學 - 以幾何學方式證明
        • 注重定義, 公則和命題, 以嚴謹的方式來演繹哲學問題
        • 謬誤的根源在於人把人性的目的和願望, 投射到自然界上
          • 以善惡看待自然界
          • 以人的位格去替上帝套皮
        • 實體, 樣式, 屬性
          • 實體 - 東西表面底下的基礎
          • 樣式 - 實體的具體表現形式, 依賴於實體而存在。
          • 屬性 - 能被理性所了解的實體的本質
        • 神就是實體, 也就是自然界
          • 神的定義為自因
            • 自因- 具有獨立存在能力的事物,不需要依賴其他事物而存在
          • 能產自然 - 代表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代表神的一面, 就是實體
          • 所產自然 - 產生出來的自然界, 是實體的樣式
        • 神是自因的實體, 萬物是其樣式, 其屬性無限多
          • 由心(思想)和物(身體)構成, 是故只能從心物兩屬性去理解萬物背後的實體
          • 心構成觀念的世界, 物構成事物的世界, 二世界各自有其秩序與聯繫
          • 此二世界是同一個實體的兩面, 身心交相影響
      • 一元論&決定論
        • 人可以透過直觀, 從永恆的形式下觀看萬物, 從而理解一切發生都是必然的
          • 直觀: 除了感官經驗和理性推論之外, 更高級的認知方式
          • 萬物的必然性等於神的永恆本性的必然性
            • 必然性源自於上帝/自然的本質, 是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
            • 因果規律就是上帝/自然自身本性的體現
        • 存在之物的本能是追求繼續存在, 快樂或苦痛只是本能順利或是受阻礙的結果
          • 生存所需決定本能, 本能決定欲望, 欲望決定思想與行為
            • 人的本能就是要保存自己的存在, 越能取得對自己存在有益的一切, 德行就越高
              •  需要發揮理性, 理性能化解情緒的干擾
        • 人沒有自由意志
          • 自由只有一種, 在於了解人的必然性, 得到解脫的快樂
            • 只要心靈能理解事物的必然性, 那麼對情感控制的力量越大, 感受到的痛苦越小
          • 不要笑, 不要哭, 要理解
            • 莫非命也, 順受其正
            • 知其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萊布尼茲  - 單子論/神義論
      • 脫離理性, 走向獨斷性的思想
      • 單子論
        • 構成萬物的基本單位是單純實體, 沒有形狀和體積, 稱之為單子
          • 人的自我是單子最好的說明, 自我單一不可分割, 此為無形單子的模型
        • 單子有知覺和欲求
          • 單子天生具有知覺以反映整個宇宙
          • 單子有傾向和動力, 從一種知覺狀態推進到新的知覺狀態
            • 由模糊的知覺走向清晰的知覺
        • 上帝是單子的單子,
      • 充足理由律
        • 除非有一個充足的理由做基礎, 否則沒有任何東西可能存在, 也沒有任何陳述可能為真
          • 一切發生的事物都有他的充足理由, 事出必有因
          • 萬物的存在必有其充足理由, 此為上帝, 上帝必然存在
      • 神義論
        • 這個世界是所有可能中最好的世界
          • 上帝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實現最美好的事物
          • 這個世界的善多於惡, 道德上的惡來自於缺乏善

    • 霍布斯, 洛克與貝克萊 - 經驗主義
      • 經驗主義 - 透過觀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來尋找真理
      • 霍布斯 
        • 把人當作自然物體, 要讓人活的安全愉快, 需要了解人
          • 注重因果關係, 尤其是動力因
          • 解析過程和結果, 從中複製出實用的結果
          • 不存在絕對的善惡觀念, 而是以個人能否滿足欲望為標準
        • 代表作 - 利維坦
          • 探討國家理論, 以 "會死的神" 比喻國家
          • 人有情感和欲望, 這會導致爭端與戰爭
          • 人有理性, 可以使人透過協定而約定和平條款
          • 每個人讓渡一些權利, 形成契約, 從而得到更大的安全保障, 此為國家的形成

      • 洛克 - 心靈只是白紙
        • 所有的觀念都來自經驗
        • 代表作 - 人類理智論
          • 心靈有如白紙
            • 反對真正的知識來自於內心的, 好比柏拉圖, 笛卡兒等思想, 
            • 人有天生傾向, 但其並非先天觀念
              • 觀念來自於感官知覺和理性反性
              • 經驗產生感覺, 反思後得到觀念, 觀念之間再整合形成複雜觀念
          • 實體真的存在嗎?
            • 人類無法想像簡單觀念能單獨存在, 就假定有個託體做為其存在的依據與產生的根源, 然後稱之為實體
            • 即使有實體, 人類也無法直接掌握實體的初性, 只能用感官掌握其次姓
              • 初性: 物體本身固有的、客觀存在的性質,不依賴於觀察者。
                • 大小、形狀、數量、運動狀態、堅固性等。
              • 次性: 物體與觀察者互動時產生的感覺性質,依賴於觀
                • 顏色、聲音、味道、氣味、觸感等。
          • 人的知識只和觀念有直接聯繫, 無法達到物體本身
        • 政府二論 - 自由主義
          • 人有一種自然狀態, 在自然狀態中, 人類天生自由與平等.
          • 人需要一個公正且有力量的裁判者, 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 個人簽訂契約, 放棄部分權利, 交給大多數人來裁決
              • 放棄的權利並不包含自由與平等
            • 國家基於契約而生
        • 善惡只與苦樂有關, 人生就是要追求幸福
          • 審慎的追求公私利益的調和, 可以避免道德上的過失

      • 貝克萊  - 主觀唯心論
        • 強調認識的重要性
          • 初性和次性一樣, 都只是人主觀的理解
            • 人只能知覺到性質, 不能知覺到物體
            • 初性依舊不屬於外在事物, 只是人對次性作的歸納
              • 觀察種種運動而歸納出質量
          • 存在即是被知覺, 存在即是能知覺
            • 離開能知覺的主體, 萬物存在變得不可知
              • 上帝感知一切, 故一切存在.
            • 王陽明的心學則強調主客體的互相感應
              • 你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 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啟蒙必有掙扎
    • 休謨: 從經驗主義走向懷疑主義
      • 知識來自於經驗
        • 經驗是指由感覺而來的印象
        • 印象與觀念不同, 印象是強烈且直接的感覺, 觀念是對思考時獲得的模糊概念
        • 由經驗得到單純的印象, 由單純的印象得到單純的觀念, 由單純的觀念組合成複雜的觀念
          • 飛的觀念+馬的觀念而得到飛馬的觀念
        • 配合記憶力與想像力, 形成知識
      • 自我只是一串知覺
        • 類似原始佛教, 自我是許許多多的感覺, 以無法想像的速度互相接續而成
          • 自我只是感覺的集合體, 沒有一個單純的主體可以被稱作自我
          • 不同時間的心靈沒有同一性
            • 人格同一性問題: 人格沒有同一性, 並沒有所謂我這個人的人格
          • 排除對靈魂的想像, 也排除自我是一個實體
      • 因果關係只是習慣
        • 人的思考分成兩種
          • 觀念之間的關係思考, 觀念不等於存在
          • 思考經驗所造成的事實
          • 觀念和經驗皆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存在
            • 火導致熱, 以前者來說, 我們可以有火的觀念, 有熱的觀念, 也可以建立火的觀念會導致熱的觀念, 但這是建立於觀念, 而非事實上的因果
            • 以後者而言, 擁有火產生熱的經驗, 並不代表這是因果, 只是從多數經驗中歸納出的習慣性
        • 因果關係來自於經驗的歸納, 仰賴"未來與過去是相似的"的假設
          • 歸納法只能找到或然性, 不可能產生必然性
          • 因果關係缺乏必然的連結
      • 懷疑主義如何看待人生
        • 要接受習慣的指導, 對自然齊一性有信心
          • 非完全否定理性,而是主張在探索世界時,要相信自然界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和一致性。
          • 人生的幸福在於獲得幸福, 支配欲望, 控制激情, 以理性為手段貼近目的.
            • 追求的是實質的幸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真理
            • 理性可以幫助我們制定目標,並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實現目標
        • 人的行動要遵循信念
          • 理性是情緒的奴隸
            • 對事物的判斷和行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響。理性只能提供工具和分析,而最終的決策需要基於情感
          • 道德行為基於道德感受, 感受來自於情緒
            • 道德判斷並非來自理性推理,而是基於情感。我們對行為的善惡判斷,源於我們對行為者或受行為影響者的同情心、厭惡等情感。
          • 品德: 心智的行動或性質, 能使旁觀者產生愉快的讚許情緒

    • 盧梭 
      • 對文明與人類不平等的看法
        • 人類的心靈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進步而腐化
          • 天文學源於迷信;雄辯術源於野心、仇恨、諂媚、謊言;幾何學源於貪婪;物理學源於一種徒勞的好奇;甚至道德本身也源於人類的驕傲。科學與藝術的產生,不過是我們罪惡的華麗點綴。
        • 人類與禽獸的差異:人擁有自由意識, 可以做出選擇和自我改善的能力
      • 愛彌兒:論教育
        • 人必須活得和自然與本性相協調
        • 人性與生俱來的是欲望和理性, 
          • 欲望是行為的動力, 理性給人知識, 教人分辨善惡
        • 注重情感哲學
          • 自愛 ->愛親近人->愛其他人 -> 同情與利他
          • 道德由理性與情感共同建立
          • 情感傳遞人的需要, 推動理性
            • 良心是人天生的正義原則, 但需要理性的協助
        • 人生信念
          • 我存在, 我有感官, 透過感官取得印象, 得到觀念
          • 我相信這個世界是由一個聰明而有力的意志在統治
          • 人在行動中是自由的, 因為上帝使人自由, 以便讓人則擇善棄惡.
            • 靈魂無形, 活得比身體久, 以讓上帝顯示其公正.
      • 社會契約論
        • 人民交出契約, 一起造就普遍意志
          • 普遍意志代表了社會整體的共同利益和福祉, 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追求的目標.
            • 和多數決的全體意志不同
            • 當政府違背普遍意志, 人民有權推翻政府
          • 從自然狀態轉變成社會組織
            • 在社會組織中, 人民享受比自然狀態中更高形式的自由
            • 人在社會中變得更有智慧, 與一般動物有差別
          • 以公民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取代自然的自由
            • 自然的自由受個人力量限制
            • 公民的自由受普遍意志所限制
          • 人順從普遍意志, 等於人迫使自己自由
            • 服從自已命令自己的法律是自由的

    • 啟蒙運動的大趨勢
      • 文藝復興後接著啟蒙運動
        • 啟蒙運動是人類從自我設限的牢籠裡掙脫出來的行動
        • 維各 :人類社會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循環
          • 神權時代: 人們相信神祇主宰一切, 社會結構以宗教和神話為基礎。
          • 英雄時代: 貴族階級崛起,憑藉力量和勇氣建立起自己的權威。社會結構轉變為貴族統治。
          • 人類時代:理性思考和民主意識抬頭, 人們不再盲從神祇或貴族, 而是通過理性判斷和共同協商來制定法律和習俗.
        • 啟蒙運動的主流思潮
          • 宗教與道德分離
            • 理性適合發現錯誤, 而非找到真理
            • 宗教的真理不適用於理性討論, 只能以寬容對待
          • 世俗主義興起
            • 延續人文主義, 主張人是萬物.
            • 焦點從來世的賞罰轉移到現世
            • 如果上帝存在, 那麼上帝在意的是人的純潔, 而非人對真理的掌握
          • 實證主義萌芽, 關心現象, 要求哲學像科學化看齊-- 消除語言的模糊地帶
        • 伏爾泰
          • 批判教會與迷信, 而非宗教
          • 注重言論自由
          • 以個人享樂經驗來證明上帝存在

    • 康德
      • 近代哲學的兩大思潮
        • 笛卡兒的理性主義, 經過詩賓諾莎, 到萊布尼茲的單子論, 進入明顯的獨斷論
        • 洛克的經驗主義, 經過貝克萊, 到休謨時陷入懷疑論
      • 先驗哲學
        • 經驗: 每天發生的事情, 過去的遭遇
        • 先驗:先於經驗並作為經驗之基礎者
        • 任何一種知識都包含兩個部分
          • 由外在提供材料(質料), 由人內在的理性提供形式
          • 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 又能夠有擴張性和複雜性
        • 先驗綜合判斷
          • 先驗 : 判斷來自於理性本身的形式
          • 綜合判斷: 對後天許多經驗事物的判斷
            • 範例:1+1=2來自理性的規律, 但是需要外在經驗世界的例證
      • 人只能認識現象
        • 要先探討人的認識能力, 才能對本體論/世界論/時間論/空見論等提出看法
        • 只有感性能接觸外界, 所以人只能認識對象引起的現象, 不能認識對象本
        • 認識行動拆分
          • 感性接觸外界
            • 外界給予感官質料, 感性能力(時間與空間)組織質料
              • 眼睛看到色與形
          • 透過想像力判斷
            • 以內在規則為感官質料加工, 形成完整的印象
              • 判斷這光影屬於車類
          • 知性做出判斷
            • 理性能力以邏輯和概念進行更高層次的判斷
              • 這到底是不是車? 還是只是車的圖片
          • 最後由狹義理性進行統合, 這時才認識了一輛車
          • 以上層級都包含形式與質料兩個方面
        • 感性的先天形式:時間, 空間
          • 時間空間非外在, 而是人類主觀的先天形式
            • 人類以時間和空間為尺規, 去理解世界
        • 知性的先天範疇
          • 量的範疇:
            • 單一性(Unity):表示對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 多數性(Plurality):表示對象由多個部分組成。
            • 全體性(Totality):表示對象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 質的範疇:
            • 實在性(Reality):表示對象的存在。
            • 否定性(Negation):表示對象的不存在。
            • 限制性(Limitation):表示對象的存在受到限制。
          • 關係的範疇:
            • 依存性與自存性(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表示對象與其屬性之間的關係。
            • 因果性(Causality and Dependence):表示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 交互作用(Community):表示不同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
          • 模態的範疇:
            • 可能性-不可能性(Possibility-Impossibility):表示對象存在的可能性。
            • 存在-不存在(Existence-Nonexistence):表示對象的實際存在。
            • 必然性-偶然性(Necessity-Contingency):表示對象存在的必然性。
        • 人只能接觸到現象, 經驗到的世界是由心靈建構出來的, 而不是被動地反映外在的客觀世界.
          • 這種建構是基於感性的先天形式以及知性的先天範疇來實現
          • 由此可得出本體不可知:
            • 自我不可知:我們只能接觸自我的現象, 自我的本質是超越我們經驗能力的
            • 世界不可知:因為我們只能接觸到現象
            • 上帝不可知:超越性的存在, 不能為經驗所證明, 單由理性的推測不滿足認識的前途
      • 我應該, 所以我能夠
        • 出自實踐理性批判
        • 人有兩種知識
          • 第一種是起源於感官接觸外在世界, 這類知識只能認識現象
          • 第二種是道德知識, 此非經驗歸納而成, 而是內在的直覺和理性判斷
            • 好比:人應該說真話, 人應該守信用
            • 人類擁有先驗的道德法則
        • 透過道德實踐中, 理性才可能使先驗的道德法則真正成為實在
          • 人透過意志的抉擇, 使道德行為得以實現, 以符合人類理性的要求
          • 道德是基於理性的實踐信念
        • 道德實踐
          • 普遍性法則: 道德行為都應該具備普遍性,即這個行為的原則可以被所有理性個體接受,並成為普遍適用的法則。
          • 每個人都應該被視為目的本身,而不是僅僅被當作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 理性能夠為自身立法,並根據自身制定的法則進行行動,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
          • 只有出自理性判斷, 具備善意動機的行為, 才有道德價值
      • 從道德走向宗教
        • 人的道德經驗意味著人有自由
          • "自由"的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而感到後悔
          • 自由是為結果負責, 也就是責任, 有責任才會後悔
        • 實踐的設準
          • 為了確保道德秩序最終得以實現, 需要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 道德的動機是出於義務感, 即對源於理性的道德律令的無條件服從. 
          • 道德行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至善
      • 美是什麼?
        • 出自:判斷力批評
        • 心靈有三種能力:認知, 感受, 意願
          • 認知: 理性將外在資訊轉為能被認知的現象
          • 意願: 理性規範意願, 為意志立法, 使道德成為可能
          • 感受: 感受能力產生審美的愉悅, 不受認知和意願的影響
        • 審美觀點
          • 無私趣: 不涉及認知和意願而能產生滿足感
          • 普遍性: 美不涉及概念, 但能普遍讓人愉悅
          • 不具目的性的目的性: 審美活動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 但具備目的性
          • 必然的滿足:能讓人產生共同的感受
        • 美是道德善的象徵
          • 兩者皆能讓人愉悅, 行善和欣賞美
          • 美讓想像力與理解力和諧, 善讓個人生命與普遍法則和諧
          • 不同之處:美在直覺中產生愉悅, 善則是在概念中產生愉悅

    • 德國唯心論的鮮明立場
      • 費希特 - 主觀唯心論
        • 除了康德提出的感性直觀(時間與空間) 外, 人還有知性直觀 - 自我
          • 人之所以有各種經驗, 是因為先有自我的存在
          • 沒有自我就沒有認識的可能, 自我才是一切經驗的基礎
        • 人的本質是自由
          • 所有與自我一起出現的東西, 都必須是自我本身運作出來的
          • 周圍世界是有創造力的自我, 在他自由中構思的世界
          • 自由就是克服各種障礙(非我), 不斷完善自己
        • 哲學命題
          • 自我安置自己, 安置自己意味存在
          • 自我要有意識, 需要非我存在, 並與自我完全對立
          • 自我設定非我
            • 兩者互相依存, 非我為自我提供了實現的可能性和限制性
            • 兩者之間存有張力, 自我在設定非我中, 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動力
        • 絕對自我與自然界
          • 由於自我是相對而有限的, 費希特肯定有絕對自我的存在, 作為一切自我的基礎.
          • 自然界是非我的領域, 為了實現自我而存在

      • 謝林 - 客觀唯心論
        • 哲學是關於萬物和絕對者關係的知識
          • 上帝->絕對者
        • 相對於自我, 還存在一個自然界, 強調自然界的意識性
          • 自然界是有機的統一體, 萬事萬物在其中活動
            • 有其目的性和衝動
            • 有著對立性的結構(雌雄, 電磁)
          • 同一哲學:自然和精神是絕對者的兩個方面
            • 自然界是睡著的精神, 精神是清醒的自然界
            • 自然界是可見的精神, 而精神是不可見的自然界
            • 同一性: 自我與自然界, 主觀與客觀
        • 自然發展的最高目的是精神, 最終產物是有精神的人類
        • 藝術是人的精神透過自然界的材料展現出來, 美與真在根本上同一

    • 黑格爾 - 絕對唯心論
      • 絕對者與相對者
        • 絕對者: 唯一真實的存在, 超越有限的感官和理性, 是所有思想和存在的起源
        • 相對者: 具有有限性, 不斷變化, 有始有終.
      • 絕對者就是精神
        • 認識絕對精神, 是哲學的最高目標, 是一切文明進步的最終目的
        • 人類的歷史進程, 就是絕對精神不斷自我認識與自我發展的過程
      • 絕對精神的循環
        • 宇宙變化是絕對金神運作的過程:
          • 絕對精神從自身出發, 走向外部世界, 最終回歸自身
            • 萬物在這過程中成為具體存在
            • 走出: 絕對精神將自己變成非自己, 形成有形的物質世界
            • 走回: 人類作為有限的精神, 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藉此認識絕對精神, 並參與到絕對精神回歸的過程.
              • 無限精神經由人類的有限精神而回到自身
              • 哲學是理解這過程的反思
      • 邏輯就是形而上學
        • 形上學在探討現象背後無形可見, 永不變化的本題
          • 邏輯是思惟的規則, 也就是精神運作的法則
          • 邏輯是形而上學的核心, 研究絕對精神的規律
      •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 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
          • 任何不包含矛盾的思想, 都有成為現實的可能
        • 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 現實的東西都有其理由
      • 整體哲學架構
        • 邏輯學: 絕對者在己(in self), 思維的規則是邏輯
        • 自然哲學: 絕對者為己(for self), 絕對者走出自己, 成為自然界
        • 精神哲學: 絕對者在己又為己, 絕對者走回自己
      • 主人與奴隸
        • 自我意識的渴望
          • 人要對自我有認識和理解, 必須以別人對他的自我的覺察作條件
        • 為了獲得承認,自我意識之間展開鬥爭。
          • 戰勝者成為"主人", 戰敗者成為"奴隸"
          • 主人自我強行作為奴隸尊重的價值, 奴隸依附主人的意志來行動
        •  主人差遣奴隸, 間接對欲望對象產生聯繫
          • 主人奴隸來滿足慾望, 無法得到對自由的覺察
            • 自由來克服障礙, 沒有障礙, 讓主人無法覺察自由
          • 奴隸逐漸獨立
            • 奴隸被迫放棄自己的慾望, 不再受慾望驅使
            • 在勞動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
      • 個別的意志和意志的在己結合起來就是善
        • 個別的意志: 每個人的自我意志
        • 意志的在己:理性的意志, 人類共同價值與道德
        • 個體的意志和普遍的意志一致時的行為, 為善
      • 藝術觀
        • 美就是精神以感性的方式顯示出來
          • 感性形式和精神內涵的比重, 形成不同的藝術階段
          • 感性高則顯得神秘, 精神高表現出浪漫, 兩者均合則和諧
      • 宗教觀
        • 自然宗教: 神和物質有某種連結
        • 精神個體性的宗教:宗教展現了個別的精神:好比猶太教的崇高, 羅馬諸神的實利
        • 絕對宗教:人類對絕對精神的認識與崇拜

    • 叔本華 - 意志哲學
      •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 世界有兩面:作為意志的世界, 作為表象的世界
          • 意志的世界, 隱喻世界的本體就是意志
          • 表象的世界, 是所人類了解的世界的觀念
            • 世界就是我的觀念 (idea)
            • 人接觸到現象後, 在腦中形成觀念, 認識世界的方式是透過這些觀念
              • 我看到書, 感官知覺到書, 造就印象, 形成觀念
              • 之後我想到書時, 用的是書的觀念
      • 物自體就是意志
        • 從自身覺察, 身體的行動跟隨著意志
        • 更進一步地說, 身體是意志的客觀化, 被客觀化的意志
        • 同理, 日月運行, 物理法則, 植物生長, 動物本能都是被客觀化的意志
        • 意志被客觀化, 表現在外, 形成世界的表象, 宇宙是一個大的意志的表現
        • 大體上, 意志即印度哲學的無明看待 
      • 意志
        • 求生存的意志, the will to live
        • 意志的表現是欲望, 是"我要", 代表需要和缺乏, 從而導致悲觀主義
          • 所有的幸福和歡樂都是消極的, 都是對痛苦的解除, 對欲望的取消
          • 人類總在鐘擺兩端擺盪, 一個是有欲望而痛苦, 一個是欲望滿足後的無聊
      • 如何化解悲觀主義
        • 理智只是意志的工具, 但是理智有多餘能量, 可以想出其他東西, 擺脫意志的奴役
          • 透過理解來產生整體感
            • 理解個人都屬於完整, 唯一的本體
              • 對其他事物產生一種同情, 一切真實而純粹的愛都是同情
              • 同情的表現為:不可傷害別人, 即公正, 要盡力幫助別人, 即仁愛
          • 透過審美來化解意志的壓力
            • 審美的直觀: 沒有利害關係, 卻不是不感興趣的旁觀
          • 透過禁欲來化解悲觀
            • 超越節欲, 要求自身不再有欲望, 讓意志和事物脫離關係
            • 對萬物保持無關心, 無利害, 也不是毫無興趣

    • 席勒 - 與美遊戲
      • 人除了理性衝動和感性衝動外, 還有遊戲衝動
        • 理性衝動: 追求普遍的法則: 必然律和道德律, 注重形式
        • 感性衝動: 追求快樂, 滿足慾望, 避免痛苦, 注重實質
        • 遊戲衝動: 從真實世界製造出假想的一面, 進行遊戲
      • 遊戲衝動
        • 遊戲本身嚴肅, 非純粹玩耍
        • 本身就是目的, 而無其他目的, 讓人享受其過程
        • 遊戲有不斷創新的可能, 讓人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 遊戲衝動化解理性與感性的衝突
        • 遊戲衝動的對象是美
        • 與美遊戲產生一個活的形象
          • 活的: 強調生命中, 無時無刻的變化, 屬於個體有限的實質部分
          • 形象: 指得是抽象的形式, 生命可理解的部分
          • 具體為藝術作品, 自然景觀
      • 感性的人, 透過審美得到淨化提高, 按照自由的法則, 從感性的人發展成理性的人
        • 自由的意義在於超出個人生命經驗的範圍, 擴大世界觀

    • 歌德 - 浪漫主義
      • 自然界與藝術分別代表真與美, 真與美不可分而合一
      • 真與美一致, 故科學與藝術一致, 自然界是個有內在創造力的偉大過程
      • 主張以偏機體論, 而非機械論的方式去探討自然現象
        • 觀察自然現象時, 強調從整體出發, 關注有機體的內在聯繫和動態發展過程

    • 孔德 - 實證主義
      • 實證主義: 一切都要以可感覺的事實做出發點, 並且限於描述可感覺的事實及其規律
        • 不同於科學的實證方法, 實證方法是對科學假設進行驗證, 從而得到科學理論
        • 嚴格要求:知識必須建立在可觀察, 可驗證的經驗事實之上
        • 一個人說的話, 如果不能直接表達感覺經驗, 或不能間接地與這種感覺經驗的說法有關, 就是沒意義的
          • 有意義的:這本書是白色的, 金屬會導電, 萬有引力論
          • 沒意義的:宇宙本質是什麼, 靈魂是什麼, 天堂與地獄, 上帝,這幅畫很美, 我感到快樂
      • 人類知識的發展有三個階段
        • 神學:所有自然現象以神話或是神明行動來解釋
        • 形上學階段:用抽象元素和普遍本質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
        • 科學階段:要從實證科學產生統一, 普遍的規律, 以此解釋自然界的現象

    • 斯賓賽
      • 宗教和科學, 其根本的觀念是都是不可知的
        • 談宗教的時候不要肯定絕對者, 因為那只是神話
        • 談科學的時候不要否定上帝, 也不要宣稱唯物論
      • 根本是不可知的, 所以哲學要聚焦在可知之物, 匯合與統一科學上的各種結論

    • 費爾巴哈
      • 不是上帝造了人, 而是人造了上帝
      • 唯物
        • 存在本身應該是自然界, 而非觀念或思想, 自然界才是人的根基所在
      • 無神
        • 古人把自然界神格化, 把自然界當作神
          • 宗教來自於人對無限者依賴的感受
        • 宗教是人類的一種自我異化, 將自身美好的特質投射到神身上, 然後再反過來崇拜這個神.
          • 人的本質有理性, 情感, 意志
            • 理性可以認知
            • 情感可以同情與審美
            • 意志可以行動
          • 把三能力設想為不受限制的完美狀態, 產生神的概念
        • 對自然界的依賴+人的投射形成有位格的神
      • 以人類取代神, 充分了解人類即是充分了解神
        • 人的未來應當是回到自己的世界, 好好相處, 建構理想國家和政治結構

    • 馬克思: 共產主義的理想
      • 唯物論的新看法
        • 不應該把萬物當作一個與人類無關的對象去觀察和了解
          • 把自然界和人類在日然界的各種活動配合來研究
        • 人對自然界的認識需要透過實踐才能達成
          • 強調人與自然界的互動, 和人類造成的影響
          • 農田房屋都是人類對自然界造成的影響, 體現人與自然的關係
        • 追究人對自然的影響, 發現人受社會影響, 社會受生產方式的影響
          •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 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 政治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過程
          • 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 而是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 總言之, 物質世界(生產力)對人類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 唯物史觀
        • 歷史發展的變化, 來自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
          • 生產力:人類擁有的一切可以成為生產工具的條件
          • 生產關係:勞動活動中,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原始的共產社會(公社制度)
          • 早期亞洲, 氏族組織, 眾人共有土地進行聯合生產
          • 財產私有和冶鐵發明後, 大規模戰爭造就大量奴隸, 大量投入生產
        • 奴隸社會, 希臘語羅馬時代
        • 封建社會, 中世紀, 中產階級在其中發展
        • 資本主義社會, 馬克思存在的社會
        • 共產主義社會
      • 人文主義
        • 人不等於動物, 人的生產能力和品質大於動物
          • 人可以不受身體當下的需求限制, 主動進行生產活動
            • 人具備主觀能動性
          • 人可以改變生產環境, 懂得運用勞動產品的方式, 交易贈與等
          • 人有理性, 懂得思考和選擇, 有別於身體需求的內在需求, 已進行審美和行善
      • 勞動價值
        • 人的活動就是勞動
          • 勞動不只是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的方式
          • 人在勞動中,  同時塑造自己的人性
            • 勞動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 自我實現應當是快樂且自由的, 勞動原本也應當如此
          • 勞動出現異化, 人類和其勞動成果分離
            • 異化:與真實脫節.
          • 更具體的說, 供人的勞動價值被資本家剝奪了
            • 空洞的勞動行為, 被交易買賣的勞動力, 降低人性和尊嚴
      • 共產主義
        • 在理想社會中, 每個人都可以做願意做的事情, 今天是獵人, 明天是漁夫
          • 任何人都不該被某種職業束縛, 如此才能保證人格的完整性
        • 社會階級會妨礙人的整合, 只有消除經濟/社會/宗教上的自我異化, 人才可能成完整的人

    • 近代哲學的發展
      • 十五世紀, 文藝復興, 人本主義興起, 挑戰神本主義
      • 十六世季, 宗教改革
      • 十七世紀, 科學革命, 日心說取代地心說, 改變人類宇宙觀
      • 十八世紀, 啟蒙運動, 理性思維盛行
        • 歐陸理性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並駕齊驅
          • 前者走向獨斷論, 後者走向懷疑論
        • 直至康德的先驗哲學, 從此進入唯心論
      • 十九世紀, 浪漫主義, 強調意志與情感
        • 演化論改變人由上帝所造的信念, 改變人的人生觀
        • 心理學發展, 潛意識的出現, 改變人的價值觀
        • 個人自我慢慢擺脫宗教, 政治, 經濟和社會的控制

  • 倫理學的爭議
    • 哲學三觀點:宇宙觀, 人生觀, 價值觀
    • 宇宙觀
      •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隨著科學進步而不斷改變
        • 宇宙觀的建立可以基於科學, 但不限於科學
      • 宇宙有目的嗎?
        • 即使宇宙的目的不可知, 人多半也需要宇宙有某種目的, 以建立自己的人生觀
    • 西方哲學的形上學:
      • 自然學之後, metaphysics
        • 從有形萬物出發, 探究其背後的基礎, 推測其源頭, 以探究無形可見, 永不變化的本體世界
        • 此系統往往會設定一個永恆不變的存在者
          • 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個本身不動的推動者"
          • 道家生養萬物的道
          • 印度教的梵
      • 道德形上學, metaethics
        • 康德提出, 探討道德判斷的根源和基礎
        • 純粹理性無法認識物自身
          • 人只能知道現象, 不能知道本體
            • 故不能知自我/世界/上帝
        • 儘管有不可知之物, 人還是可以自由的選擇與行動
          • 道德行為是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 而非外在力量的驅使
        • 要讓道德行為成立,  選擇必需帶來善惡報應, 因此帶來三設準:
          • 自由意志
          • 靈魂不朽, 死後帶來報應
          • 上帝存在, 由其負責完成善惡報應
    • 人生觀
      • 人有理性, 有理性會探求意義
        • 意義是理解的可能性
      • 人生觀:一套有系統, 完整的道理
        • 對人生有什麼基本看法?根據是什麼
        • 這些看法如何影響生命中的抉擇
    • 價值觀
      • 價值特性
        • 價值需要依附在事物上, 不能獨立存在
        • 價值有非實在性, 會增加事物的價值, 但不添增實在性
        • 價值有二極性, 被選擇與不被選擇
        • 價值有層次性, 會因放棄低的價值去換高的
      • 價值主觀論
        • 我對事物有欲求, 有興趣, 有正面反應, 造就其價值
          • 需要被認知的東西, 才能將主觀的價值附加上去
          • 此物可以存在, 也可以不存在, 如完美的正義, 道德的至善
          • 總言之, 我認為有過他, 勝過沒有他
      • 價值客觀論
        • 事物的價值來自本身, 因其有價值, 人才會追尋
          • 宗教信仰中, 事物的價值是宗教規定, 以此決定人該做/不該做
        • 謝勒的五項價值客觀論標準
          • 價值衡量的依據:持久性, 不可分割性, 基礎性, 深度滿足性, 非相對
            • 如:長存的作品, 完整的藝術品, 原形, 高級的滿足, 稀缺的金屬
            • 此判准並不通透, 無法通過經驗檢證
          • 深度滿足性: 感官滿足->生命滿足->精神滿足->宗教價值
    • 倫理學
      • 倫理學探討善惡
      • 心智的基本功能:認知, 情感, 意志
        • 認知對應真理, 客觀性為主
        • 情感對應審美, 主觀性為主
        • 意志對應善惡, 而善惡由價值觀所定, 但價值觀非全然主觀或客觀
      • 價值是一種主客之間互動的關係
        • 將客觀存在的東西, 轉化成主觀選擇的價值, 不能脫離個人/社會/文化的情境背景
      • 價值具備完形屬性
        • 由諸多部分組合而成, 且具有各部分所找不到的性質
        • 具體而真實, 非單純抽象的形式

    • 亞當.斯密 - 道德情操論
      • 注重情感 - 同情心
        • 人有共情能力, 會關心別人, 會把別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
        • 基於別人的情緒和處境的觀察, 人會設身處地的想像別人的情況
      • 公正旁觀者
        • 對他人, 要做一個公正的旁觀者
          • 行為由動機和感情所處成
            • 表現為外在動作, 結果與機運有關
          • 採用與自己利害無關的客觀規範, 去評價他人言行
        • 對自己, 要有良心
          • 即以公正旁觀者的角度, 對自己進行判斷, 要求自己履行責任
            • 責任感即對普遍準則的尊重
            • 準則來自經驗, 故人必須不斷進行德行修養

    • 佛洛伊德 
      • 文明壓抑了人性
        • 人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但有各種壓力
          • 身體會老會病會死, 自然界天災, 人際關係的壓力
        • 為了化解痛苦和壓力, 人會
          • 轉移注意力 - 將本能生活, 在追求真理, 藝術或是娛樂中轉移注意
          • 尋找替代性滿足 - 在愛與被愛中得到滿足
          • 麻醉自己 - 以高階的審美, 或是低階的酗酒或吸毒
        • 文明的作用
          • 實用性: 各種工具
          • 改善性: 提高人的生活條件
          • 思想性: 讓人能有精神活動
          • 社會性: 建構社會制度, 產生規範
            • 為了個體和群體的協調, 人需要壓抑性本能和侵略本能
            • 壓抑的本能以潛意識的方式存在
        • 本我, 自我, 超我與良心
          • 本我是天生本能, 要求欲望立刻被滿足
          • 自我是本我與外在世界的媒介
          • 超我是社會規範, 對內的監督者, 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

    • 史金納 - 行為主義心理學
      • 科學不僅要預測,更要控制世界,透過操縱變因來達到預期的結果。
        •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核心是關注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以及影響這些行為的環境因素。
      • 環境決定論
        • 動物實驗中, 透過誘因和強化物可以改變動物行為
        • 套用在人類上, 人的行為主要是由環境塑造的,而非內在的自由意志。
      • 人是環境的產物, 沒有真的自由, 也沒有尊嚴或是道德問題
        • 自由是對環境控制的結果,尊嚴則來自於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 道德行為是透過學習和強化而來的,而非源自於內在的道德感。

    • 馬克思韋伯 - 基督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 基督教倫理, The Protestant Ethic
        • 指非傳統天主教的倫理觀, 即基督新教的倫理觀
        • 天職觀
          • 肯定一個人的工作就是上天給她的任務
            • 完成俗世工作的義務, 是道德實踐的最高形式
              • 上帝讓人活在世界上, 是要參與俗世, 而不是禁慾苦修
          • 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 即使在俗世活動, 只要有相信, 就可以得救
          • 喀爾文教派: 世界存在是為了榮耀上帝, 人有義務投入世界, 讓世界變得更好, 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便是榮耀上帝
        • 預定論
          • 喀爾文教派:一個人的命運在他出生之前, 已經由上帝決定了
            • 人帶著孤獨的使命感, 沿著既定道路去面對他的命運
              • 強化主體自覺和自律性
        • 入世禁欲主義
          • 在世俗活動中, 透過禁欲活動來建功立業, 以此做為宗教生活的完美典型
          • 以財富作為榮耀上帝的手段
        • 原罪意識會強迫信徒行動, 以求救贖.

      • 基督教倫理造就資本主義精神
        • 以道德使命感履行天職, 以世間的成功. 證明上帝信仰
          • 勤儉工作, 反對奢侈, 並努力改善社會.
          • 綜合起來, 造就資本主義精神:
            • 肯定誠實的價值: 衍伸出守時, 負責, 勤儉等道德價值
            • 將賺錢與人的天職做連結, 人合理合法的賺錢, 是合乎道德價值
            • 經濟理性主義, 以合乎道德的手段經商, 以合乎理性的方式勞動
        • 誠實的謙遜
          • 當人認為自己僅僅做好本職工作, 卻獲得不相等的財富時, 知道這一切是上帝的賜予, 而不敢放縱欲望去享受.

    • 從效益論到義務論
      • Ethics, 倫理學
        • 道德哲學
        • 設定人與人之間的規範, 重視群體中穩定的秩序
        • 兩大問題:如何道德判斷? / 為什要行善避惡?
        • 效益論
          • 行善在於效益, 要謀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 注重行為的結果
          • 廣泛用於公用領域的設定
        • 義務論
          • 行善是種義務, 是必須遵守的誡命
          • 注重行為的動機
        • 德行論
          • 善是人修養的過程
            • 人如果成為善人, 行為自然是善的
            • 如果沒有修養, 會做善事可能只是湊巧

      • 邊沁 - 效益主義
        • 快樂主義:人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求樂避苦
          • 效益是一個行為讓人得到求樂避苦的效果
          • 一個行為的利大於弊, 此行為就是善
        • 最大幸福原則
          • 平等原則:一個人的利益不可能離開別人的利益來考量
          • 所以要考慮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 與經驗主義契合
          • 道德是利用人追求快樂的心理: 有道德行為, 會獲得他人肯定
          • 法律是利用人避免痛苦的心理: 有違法行為, 會遭受他人懲罰
        • 動機是中性的, 具備任意性, 且不可知
          • 道德是達到效益的手段, 效益在於後果
          • 只能按照客觀外在的標準來判斷行為的後果.

      • 彌爾 - 效益論
        • 快樂不能只看量, 更要看質
          • 人的幸福超越動物, 在於幸福的質超越動物
            • 滿足的豬 < 不滿足的人 
          • 人可以選擇更高層次的快樂
            • 覺悟到更高層次的幸福, 就會超越較低的本能層次
        •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追求幸福
          • 人追求德行, 是因為德行有助於快樂
          • 人可以自我犧牲, 因為是為了一切相關的人的幸福

      • 謨爾 - 倫理學原理
        • 自然主義的謬誤
          • 試圖用「是」(is)的描述性事實, 直接推導出「應該」(ought)的規範性或道德性結論的謬誤
            • 自然界弱肉強食, 人應該弱肉強食
          • 善是無法被定義或化約成任何自然屬性(如快樂、慾望滿足等)的
            • 試圖將「善」等同於任何自然屬性是犯了自然主義謬誤。
              • 人性本善
              • 可欲之謂善
        • 善沒有本質型定義
          • 善只能用經驗考察法來解答
            • 善本身單純, 不能分析
            • 人可以透過直覺掌握善, 或是透過行動去定義善
            • 以直覺或以操作性定義來解釋是善的

    • 義務論
      • 義務的來源:
        • 上帝的命令 (宗教)
        • 理性, 理性要求人行善 (康德)
        • 共同接受的社會契約
      • 善的動機
        • 善意, 善的意志, 是唯一無條件就是善的
        • 動機在行動之前在內心就具有的
          • 一個人清醒, 僅尊重義務而採取行動, 那個行動就是善的
        • 規則義務論
          • 規則不能改變, 不允許"善意的謊言"
        • 行為義務論
          • 只要出自善意, 可以在做法上有調整
      • 康德的倫理學
        • 人的二元性
          • 理性: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
            • 純粹理性:理性的認識功能
            • 實踐理性:理性的實踐功能
            • 理性除了用來理解與認識外, 亦具備指導行動的功能
          • 先驗自我與經驗自我
            • 先驗自我: 能夠經驗世界的基礎, 亦是自由意志的基源
            • 經驗自我: 經驗世界所感知道的自我, 包含感官經驗和個人特質, 受時間空間影響
          • 本體與現象
            • 先驗自我是本體, 經驗自我是現象
          • 自由與自然
            • 自由意志屬於物自體界(本體)的一種實踐設定
            • 自然規律支配著現象界
          • 純粹理性與感性經驗
            • 純粹理性是先天具有, 後天發生一切都是經驗
        • 理性要求人表現實踐的功能
          • 人能夠不受自然界的束縛, 去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
        • 人的意志, 實踐理性, 即自由
          • 人有自然的身體, 與萬物相同, 人亦有自由的本體, 以實踐理性
        • 意志上的自律
          • 道德規範是理性的要求.
          • 理性從認識功能轉移到實踐功能
            • 有理性的人會給自己訂定規矩並去遵守
          • 理性的存在者都只能當作是目的, 而非手段
            •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顯示人的尊嚴
        • 連結到人文主義原則
          • 我應該永遠如此行動, 是我的行動格準成一個普遍的法則
          • 你應該如此行動, 把每一個人當做目的來尊重, 而絕不僅僅把他當手段來利用

    • 德行論
      • 德行, arete, 傑出的品行
      • 效益論重視行為的後果, 義務論重視行為的動機, 德行論重視行為的施行者
        • 我該成為怎麼樣的人, 而這種人會有什麼表現
          • 透過修養品德, 使德行的活動成為習慣
      • 德行是中道的表現
        • 不要過度, 也不要不及
        • 適當的時間, 適當的事情, 適當的人物, 適當的目的, 適當的行為
          • 仰賴高度的理性思維
      • 幸福必須是終極的, 不是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 這樣的幸福, 只存在於合乎理性的行為上
        • 合乎理性與合乎德行等同, 知識即是德行
        • 人生是不斷發展的過程, 需因時制宜, 持續修練德行.
      • 麥金泰爾 - 德行之後
        • 德行論讓碰巧形成的人, 透過理性與自由, 變成認識自身目的而必然形成的人
          • 我該成為怎樣的人, 才能符合我的人生目的
        • 現代化的德行論
          • 注重實踐
          • 從個人整體的角度來界定德行
            • 尋求足以貫穿一生的德行, 而非特定場合
          • 從傳統與群體的角度來界定德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