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 星期一

我不餓, 但我就是想吃

  •  我們怎麼陷入這種混亂
    • 愉悅感飢餓, hedonic hunger
      • 吃東西帶來立即獎勵, 而立即獎勵可以讓大腦迴避負面想法和情緒
        • 遇到壞情緒時, 人們選擇用用食物吞下情緒
      • 食用只能帶來短暫的滿足, 無法長期填補情緒的空洞
        • 更嚴重的, 爆食後的後悔與自我憎恨, 再度喚起負面情緒, 引發惡性循環.
    • 成癮性垃圾食物的神奇科學
      • 對糖, 脂肪, 鮮味, 鹽巴, 口感的研究, 食品科學找出對大腦的極樂點
      • 現代食物讓大腦迸發慾望狂潮, 以情緒價值造就上癮性

  • 飲食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 生存腦與規劃腦
      • 生存腦 
        • 主要功能: 負責處理與生存相關的基本需求和本能反應
        • 運作方式: 快速、自動、無意識。
        • 對於潛在威脅會迅速做出反應,以確保生存。
          • 情緒化: 容易受到情緒驅使,做出衝動的決定。
          • 短視: 專注於眼前的滿足,較難考慮長遠後果。
          • 風險迴避: 傾向於選擇安全、熟悉的選項
      • 規劃腦
        • 主要功能: 負責處理複雜的認知功能
        • 運作方式: 慢速、有意識、需要消耗能量。
        • 能夠抑制衝動、延遲滿足,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 理性: 能夠客觀分析情勢,不受情緒左右。
          • 長遠: 考慮長期目標和利益,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開放: 願意嘗試新事物,探索未知領域。
      • 受迫且感到壓力時, 生存腦的權限大於規劃腦

    • 增強學習
      • 正增強學習: 增進獎勵性的行為
        • 觸發點:看見冰淇淋
        • 行為:吃冰淇淋
        • 結果:美味, 重複
      • 負增強學習: 預防懲罰性的行為
        • 觸發點: 聽到腳步聲
        • 行為: 看見掠食者
        • 結果: 負面情緒--恐懼, 學會下次避免
      • 負增強學習的力量大於正增強學習
      • 人腦無法區分負面情緒
        • 對掠食者的恐懼, 工作壓力, 對不確定性的不安, 都歸類在同一類負面情緒
        • 人學會用歡愉或分心, 來化解來自負面情的痛苦
          • 進食成為舒緩壓力的手段

    • 習慣
      • 固定的傾向或慣例做法
        • 人腦設定習慣, 忘記細節, 剩下心力
      • 大腦獎勵層級決定什麼行為可以變成習慣
        • 如果A比B更具獎勵性, 那麼選擇A成為習慣
      • 獎勵預測誤差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RPE)
        • 當實際獲得的獎勵比預期多時,RPE 為正值,多巴胺釋放增加,強化相關行為
        • 當實際獎勵比預期少時,RPE 為負值,多巴胺釋放減少,削弱相關行為。
        • 當實際獎勵符合預期時, 習慣得以延續

    • 探索-剝削權衡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Tradeoff)
      • 探索:嘗試新的未知的選項,以獲取更多資訊,發現潛在的更好選擇。
        • 導向探索: 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有目的地選擇探索方向。
          • 根據評價選擇新餐廳
        • 隨機探索: 不受任何先驗知識或偏見的影響,隨機選擇探索方向。
          • 隨便走進一家新餐廳
      • 剝削: 利用已知的最佳選項,以獲得當前的最大收益。
        • 選擇熟悉的餐廳

    • 綜合起來
      • 大腦喜歡成癮性高的垃圾食物
      • 藉由食物來麻痺情緒, 符合大腦預期, 擁有高獎勵層級
      • 剝削讓人在情緒困擾時, 選擇之前的方式--用食物吞下情緒

  • 為什麼節食和測量沒有效果
    • 節食仰賴意志力, 但意志力有其缺陷和極限
      • 克制增強慾望
        • 越是得不到的, 越是想要
      • 白熊效應
        • 越是想要抗拒, 越容易持續
      • 破戒效應
        • 一旦失敗, 會有更糟糕的連鎖反應
    • 測量帶來事情獲得控制的錯覺
      • 過度的規劃和測量, 會帶來虛假的控制感和完成感, 而形成一種迴避機制
      • 完成測量目標的安心, 或是未完成目標的低情緒, 都可能導致另一波情緒性進食.

  • 三階段的改變
    • 第一階段: 觀察自己的習慣
      • 設定目標
        • 列出曾經為了達到目標, 而嘗試過的不同方法
      • 列出現有的飲食習慣
        • 找出飲食習慣迴圈
          • 為什麼吃?  壓力?習慣?餓了?
          • 吃什麼?  營養程度/健康程度
          • 如何吃?  專心吃/一邊工作一邊吃/配電子榨菜吃
      • 留意進食的觸發點/行為/結果
        • 出發點:因為無聊, 想打發時間
        • 行為: 吃了一個仙貝 
        • 結果: 殺了一點時間, 但是非計畫飲食讓心情不好
      • 傾聽身體的聲音
        • 是否肚子餓?是否飽腹
        • 留意自己是否下意識地忽略身體的訊號
      • 辨認飲食衝動的原因
        • 來自生理的飢餓/情緒/習慣

    • 第二階段:用覺察打斷習慣迴圈
      • 透過覺察, 專注在行為導致的結果和獎勵
        • 正念飲食
          • 專注在食物和進食的過程
            • 不要讓大腦進入"自動導航"
          • 我為什麼吃? 我預期吃到什麼?
          • 我實際上吃了什麼? 感受如何?
          • 我吃完的感受如何?
        • 從預期, 體驗, 回顧的循環中, 觀察身體的反應, 讓身體回答 "這真的是我想吃的嗎?"
          • 可以透過冥想的全身掃描, 增進和身體的連結, 強化身體的反應 
        • 飲食控制:  讓大腦決定吃多少
          • 簡單的問自己: 比起上一口, 現在這一口是否更令人愉悅? 或是更差?
      • 從不良習慣中解脫
        • 專注在沉溺享受的過程, 進而能探套行為背後的所求為何?
          • 如果慾望未能從行為回報, 獎勵層級得到更新, 得以解脫.
        • 換言之, 如果感覺不好, 為什麼要做?
          • 行為帶來的快樂很短暫, 卻讓人渴求更多
      • 實務面: 渴望工具
        • 就算檔不住慾望, 也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來更新獎勵層級.
        • 食物產生渴望時, 覺察到自己的狀態
          • 如果扛不住吃的慾望, 那麼就去吃
            • 但是要專注在吃的過程
            • 觀察身體, 情緒和想法的變化
          • 最後問自己 "我這麼做, 得到什麼? "我真的滿足了嗎?
          • 渴望如願以償, 並不代表事後能心滿意足
        • 以負增強學習更新大腦獎勵層級
        • 建立資料庫
          • 將放縱的經驗, 和當下的感受, 事後的感受記錄
          • 定期回顧, 想想自己那次進食前, 中, 後的感受, 強化大腦傾向
      • 實務面:  以Rain 面對渴望的襲擊
        • 認知 Recognize 渴望的來襲, 放鬆面對, Relax
        • 允許Allow 並接受Accept 渴望, 不要用力對抗
        • 保持好奇心, 調查Investiagte 渴望對身體的影響, 每個部位有什麼樣的感覺
        • 不要認同渴望, non-identification, 不要為情緒或想法引導
      • 刻意培養出能進入Rain或是使用渴望工具的習慣

    • 第三階段: 正增強學習強化好的習慣
      • 透過正念飲食, 給不同食物新的分數,.
      • 投過覺察, 注意到自己和習慣迴圈的關係, 必要時加入距離, 給自己更多選擇
      • 對自己能維持好習慣有信心
      • 當犯錯時, 利用犯錯的機會做負增強學習, 同時對自己寬容和體諒, 不要進入負面情緒循環
      • 滿足需求, 而不是滿足渴望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Ephernite







- 現流金目鯛塔塔/甜椒鳳梨雪酪/日本茗荷
來自基隆的金目鯛,以蝦夷蔥和紫蘇醃漬後做成生魚塔塔,搭配日本茗荷、以黃甜椒和鳳梨製成的雪酪,以及酥脆的黃甜椒脆片。
風味平衡,各食材的味道不會過於突出。新鮮的魚肉保有原始鮮美,沒有被醃料的味道掩蓋,酸甜的雪酪化成醬汁,輕巧地為菜餚增添風味。茗荷、脆片和魚肉三種不同的口感,讓整道菜吃起來清爽順口。





- 野生花蟹/白蘆筍/魚子醬
萬里花蟹,經過川燙後,佐以魚子醬點綴其上。蟹肉下方則是以柚子高湯製成的剔透湯凍,搭配酸甜爽脆的醃漬燈籠果和清甜的白蘆筍。
品嚐時,花蟹的鮮甜、魚子醬的鹹鮮以及柚子高湯凍的清香,在口中交織融合,層層遞進醃漬,燈籠果的酸甜則巧妙地襯托出食材本身的鮮美,這道喜歡。





- 醬燒田雞腿/皇家蒸蛋/鮭魚卵
以「皇家蒸蛋」為靈感,將馬芬替換成照燒田雞腿,冷燻鮭魚換成鮭魚卵,並以滑嫩的蒸蛋取代傳統的水波蛋,最後淋上以手指檸檬提味的荷蘭奶醬。
創意雖豐,滋味卻未能完美融合。鮭魚卵受熱後釋放出過於濃重的海鮮腥氣,貫穿了整道料理。田雞腿本身烹調得宜,但照燒醬汁的鹹甜味與荷蘭奶醬略顯衝突,個人不喜。





- 澎湖冰捲/普羅斯旺燉菜/西班牙煙燻臘腸醬汁
新鮮澎湖冰捲為主角,將普羅旺斯燉菜巧妙鑲嵌其中,再經爐烤逼出香氣。佐餐搭配新鮮的金針花與半天筍,配上以西班牙煙燻臘腸 Chorizo 製成的特色醬汁。
吃起來有些微簿不方便。冰捲本身光滑的外皮難以沾附醬汁,而鑲嵌其中的燉菜也為享用增添了些許難度。切割時,冰捲受力不可避免地會將燉菜擠出,最終造成內外分離的窘境,不免令人感到可惜。儘管金針花和半天筍與醬汁的搭配別具風味,整體而言中規中矩。



- 加拿大硬殼龍蝦/馬祖淡菜/酸豆白酒奶醬
以烤龍蝦為主體,佐以馬祖淡菜、爽脆的青花筍,最後淋上以酸豆為基底的白酒奶醬。
龍蝦肉質Q彈鮮甜,佐以奶油香氣更顯誘人。馬祖淡菜飽滿多汁且味道乾淨,與龍蝦搭配相得益彰。酸豆白酒奶醬是整道菜的點睛之筆,微酸的口感巧妙地提升了海鮮的鮮甜,更與清新的豆苗碰撞出層次豐富的滋味,這道喜歡。






紐西蘭高地小羔羊/油封菊芋/孢子甘藍
主角是粉嫩誘人的嫩煎羊肩排,佐以巴薩米克醋漬的糖果甜菜、奶油熬煮的黃甜菜、清脆的晚香玉筍,以及口感獨特的菊芋脆片和油封菊芋。烤至恰到好處的孢子甘藍點綴其間,最後淋上經典的羊肉醬汁,豐盛而誘人。
羊肉處理得宜,肉質紮實卻不失軟嫩。更令人欣喜的是,這次的主餐加入了更多個人偏愛的根莖蔬菜,且每種蔬菜都經過精心處理,展現出各自獨特的風味與口感。酸甜交織的糖果甜菜、清甜綿密的黃甜菜、爽脆的菊芋,以及帶著硫配醣體特殊苦味的孢子甘藍,豐富的滋味與口感在口中交織,令人回味無窮,相當喜歡。






這次評價沒之前好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