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西方哲學之旅 - 現代

  •  存在主義思潮
    • 齊克果 - 以存在為個人抉擇
      • 西方哲學的兩個主軸
        • 理性至上
          •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 經院哲學的的多瑪斯·阿奎那
          • 笛卡兒, 康德, 黑格爾
        • 理性只是輔助
          • 蘇格拉底 - 知是即是德行, 但注重德行的實踐
          • 奧古斯丁 - 要以理性來配合信仰
          • 帕斯卡 - 我內心另外有它的理由, 我如果用理性思考, 當然可以找出許多理由, 但我活在世界上該如何對待我的存在?
          • 盧梭 - 情感主義
      • 希臘 vs 希伯來
        • 希臘
          • 理性: 強調邏輯思維、分析和推理,認為理性是認識世界和真理的工具。
          • 抽象本質: 追求普遍、永恆的真理和原則,關注概念和理論的建構。
          • 超然冷靜: 倡導情感的節制和客觀的觀察,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超脫。
          • 追求美善合一: 認為美與善是相通的,藝術和道德都是追求理想境界的途徑。
        • 希伯來
          • 信仰: 強調對上帝的虔誠和信靠,認為信仰是生命意義和價值的來源。
          • 具體存在: 注重歷史事件和個人經歷,關心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 獻身投入: 鼓勵積極參與社會和宗教生活,強調對上帝和他人應盡的責任。
          • 人有限度,不斷上向提升: 承認人的不完美和局限性,但相信通過努力可以不斷接近上帝。
      • 什麼是存在主義?
        • 存在與本質互相對立, 卻彼此互補
          • 本質先於存在
            • 先有概念才有實物, 先對車的本質有認識, 才能造車
            • 凡合乎理性的, 都是實在的
          • 存在先於本質
            • 存在限定於人類, 尤指個人
            • 萬物只是在那裏, 只有人可以做出選擇
            • 人首先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然後通過自己的選擇和行動來定義自己的本質。
      • 存在主義的思想
        • 肯定單獨的個人, 注重個人的自由與選擇
        • 強調主體真理, 即主觀性的真理
          • 真理必須結合個人的體驗, 產生行動的力量
        • 個體必須和存在本身找到連結,為個人生命找到定位

      • 齊克果 - 存在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 人生的三種絕望
          • 不知道有自我
            • 受身體支配, 迷惑於感性與情慾, 糊裡糊塗地屬於一個更大的群體
          • 不願意有自我
            • 意識到有一個該被完成的自我, 但是不願意去完成
          • 不能夠有自我
            • 害怕失去已有的有利條件, 害怕承認自己的軟弱
            • "喪失自己以得到自己"
        • 人生的三個階段
          • 感性階段
            • 沉溺於感覺官能, , 缺乏責任與反省, 只存在當下
            • 外馳, 向外而沒有向內
          • 理性階段
            • 將過去, 現在, 未來連結, 有承諾有兌現, 有行動有負責, 由責任感而產生道德
            • 內求, 不依感受決定好惡, 而是靠理性來做道德判斷
          • 宗教階段
            • 超越理性的層次, 接受絕對的超越界所要求的一切
            • 依他, 用啟示取代理性, 用信仰超越人倫
        • 核心觀念 - 焦慮
          • 選擇帶來焦慮
            • 選擇是一次性, 不可重來, 且帶來未必符合預期的後果
              • 不確定性的空無
            • 選擇有時間, 時間的最終有死亡的壓力
              • 短暫生命的空無
            • 選擇要為結果負責,
          • 焦慮沒有明確對象, 令人坐立不安, 必須做出選擇, 人才能安頓
            • 透過選擇, 人成為自己
            • 焦慮是存在與空無之間的張力
        • 與基督宗教的結合
          • 人既非純粹屬身的動物, 亦非純粹屬靈的天使, 是身與靈的綜合體
          • 人最初的無罪狀態就是無知, 等於精神在睡夢中
          • 當然知道有自由選擇的可能時, 同時有了創造自己存在的責任, 同時有了焦慮
          • 依賴信仰以免於焦慮
        • 主體性真理
          • 我這個主體所體驗到, 對我為真的真理
            • 並非以追求和實際狀況相符合的客觀真理
            • 以個人生命體驗做真理的基礎, 將生命全方位的投入某個真理中

      • 尼采
        • 影響尼采的四個元素
          • 基督教信仰
          • 希臘悲劇
            • 悲劇由日神與酒神合作產生
              • 日神代表太陽的光天化日, 顯示生活中必須的規矩和形式
              • 酒神代表酒後的混亂, 充滿創意與突破的力量
          • 叔本華的哲學
            • 生命中難免有痛苦, 越享受人生, 越是易受其奴役, 禁慾乃解脫之道
          • 華格納 - 音樂
        • 上帝死了
          • 為西方文化重新界定價值系統
            • 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
          • 不再相信有超自然的上帝會來救人, 人只有身體, 而身體屬於大地
            • 宗教中, 人仰賴憐憫和原諒, 而這樣的存在很難成長獨立
            • 靈魂與來世信仰, 忽略了現在的生命
            • 為了宗教獎懲而行善避惡, 是奴隸道德, 而非能承擔責任的主人道德
            • 人必須為自己負責
          • 要以超人取代上帝的位置
            • 人只能靠自己, 為了使人生有意義, 必須訂定目標, 使自己成為超人
          • 反對掛名基督徒, 掛著基督信仰的名義, 卻沒有相關的行為表現
        • 超人哲學
          • Overman, 走過去的人, 並非演化的"超人"
          • 超人是大地的意義, 意義是理解的可能性
            • 大地, 地球存在的意義, 是讓人成為超人
            • 自然的一切有其必然性, 人要愛那必然的東西
            • 人完全就是身體, 靈魂, 或是理智, 只是身體的工具
              • 不要刻意去禁慾, 保持本能, 讓其自然發展
            • 生命本身就是成長和追求力量, 肯定生命本身就是快樂的涂進
            • 肯定自身的痛苦, 接受一切高尚的矛盾和苦惱
              • 接受命運的安排, 同時又要創造自身的命運, 辯證的統合
          • 超人的本質是戰士, 永遠在戰鬥之中, 大破大立的承擔責任與建立價值觀
        • 求力量的意志
          • the will to power, 權力意志
          • 生命的本質就是要追求更大, 更多的力量, 讓自己的思想擁有更多影響力
        • 強者道德
          • 主人道德
            • 以優勝劣敗的方式來表達, 以強弱原則來取代善惡原則
            • 善就是增強力量, 惡就是減弱力量
          • 奴隸道德
            • 從弱勢方面去看待善惡, 顯示群眾的願望, 希望每個人能謙虛, 博愛, 慈悲
          • 良心是種控制欲望的殘酷本能
        • 禁欲主義
          • 批判禁慾主義的否定生命和道德奴役
          • 肯定禁慾主義的自我超越和意志鍛鍊的價值, 
          • 試圖超越禁欲主義, 提出了一種肯定生命, 強調權力意志和追求超人理想的新道德觀.
        • 精神的三種變化
          • 駱駝 
            • 肯定傳統價的信念
            • 別人說你應該如何
          • 獅子
            • 擱置一切, 懷疑一切, 破壞一切
              • 我要
            • 容易陷入虛無主義的危機
          • 嬰兒
            • 價值的基礎是生命, 價值來於人類本身, 不仰賴超越界
            • 充滿活潑的力量, 肯定當下的一切, 面向未來, 甚至認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

      • 胡賽爾 - 現象學
        • 回歸事物本身, 通過對現象的描述, 掌握到一樣東西的本質
          • 不等同化約主義, 並不是單純注重經驗上的歸納結果
          • 不是休謨只注重現象的英國經驗論
          • 不是意識內容僅由純感覺感稱的心理學原子論
          • 不是以科學命題做哲學命題的科學主義
        • 現象學關鍵在意識的意向性
          • 有意識的對象, 才會有意識的發生
        • 本質的還原
          • 將注意力集中在意識體驗中直接呈現的現象上, 而不是對現象背後的本質或原因進行預設或理論建構
        • 現象學的還原
          • 懸置對現象的自然態度, 即不考慮現象的因果關係, 實用價值等,而只關注現象本身的意義和本質.
        • 先驗還原
          • 從具體的現象中抽象出普遍的本質.
          • 通過對現象的變異和比較, 揭示出現象的本質結構和不變特徵.
          • 好比想認識一樣東西
            • 先簡單描述這樣東西的一個例子
            • 增加或減少描述語, 檢驗新的描述是否還是同一東西
            • 循環考察, 可以得到這東西必要而不便的特性, 即本質

      • 杜斯妥也夫斯基 - 罪與罰
        • 如果上帝不存在, 我為何不能為所欲為?
        • 如果人的靈魂在死後不能存在, 我為何要有道德?

    • 雅士培 - 以四大聖哲為典範
      • 哲學是一種思想方式, 人們藉由這種思想方式, 尋求成為自己
        • 哲學為世界定向, 為存在照明, 建立與超越界的關係
      • 界限狀況與統攝者
        • 界限狀態
          • 對於痛苦, 罪惡, 死亡的無力感, 讓人感受自己是一艘注定要沉默的船, 感受到一切虛幻的空無
        • 統攝者
          • 統攝者有兩種
            • 每一個人的自己都是統攝者, 是一個小的核心,  以自身為中心, 掌握經驗的一切
              • 人是可經驗的事物之一, 與萬物同處於世
              • 人能以理性來認識外在
              • 人具備精神力量, 將一切整合
              • 但個體的統攝者有其能力限制, 必將走入死胡同
            • 真正的統攝者, 包圍一切, 最大的一種力量, 即超越界
      • 從溝通到信仰
        • 真理與人間的溝通密不可分
          • 沒有絕對真理
          • 理性為普遍的溝通意志, 理性的目的就是要與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 溝通的目的, 是和超越界, 存在本身, 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相遇
          • 換言之, 真理是一個進行的過程
          • 宇宙萬物, 或人與人之間的言行, 都可以成為密碼 -- 讓人與超越界接上線, 觸發偏向靈性的感悟
      • 自由觀
        • 人生是一個人完成自己的過程
        • 人就是自由
          • 人有知識, 足以知道有那些選項, 但人知有極限
          • 自由需要規範座標準, 依據標準來做選擇, 但人不一定完全理解規範所體現的精神
          • 人有自由意志, 但又常常不得己
          • 故人有自由, 可以選擇做自己, 但與無限相比, 人的自由選擇有限
            • 人要愛命運, 因為只有在命運中, 能確實把握自己的存在
        • 命令/絕對要求
          • 人的存在的深處, 有一種超越性的力量, 要求超越自我, 實現存在的意義
            • 不是外在的道德規範
            • 可以是對真理、正義、愛的追求,也可以是對自我實現、對超越者的信仰
        • 人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自由的選擇和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存在意義,並通過與超越者的相遇來獲得超越性的自由。
          • 學習, 並保持開放的態度, 在向超越界回歸的過程不斷努力

    • 海德格 - 堅持探究存在本身
      • 存在本身, Being
        • 使萬物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動力根源
      • 哲學, 是存在者對存在本身的回應
      • 形上學的道路
        • 從自然界出發, 視萬物是為存在物, 嘗試去尋找玩物背後的存在本身是什麼
          • 窮究物理, 理性抽象後, 存在本身往往成為一個純粹概念
            • 好比科學與定理
          • 過度客觀與靜止化, 難以和實際主觀且運動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
        • 從行為出發, 探索"人應該做什麼"的道德實踐
          • 由道德實踐的理由逐步推演到道德實踐的依據, 當需要一個最高力量確保道德實踐的可能性時, 上帝出現了.
          • 人的行為相對於社會而有不同標準, 有其侷限性, 相對且主觀
        • 同時考慮上述兩者
          • 知道人有理解能力, 但要避免只依賴理性的陷阱
          • 知道人活在世界, 但不強調"人應當如何"
          • 轉而探討, "提出存在本身問題的存在者的存在狀態"
            • 人是存在者, 且人提出存在本身的問題
            • 人必須要理解自己的存在狀態, 人可以成為自己, 也可以不可能成為自己
            • 人透過立場, 決定自己的本質, 故存在先於本質
            • 人的一切都離不開時間性
      • 關於人的描述
        • 萬物分兩種, 手前存在物和此在
          • 手前存在物即外在, 真實的世界
          • 此在, 代表我在這, 對一切是開放, 尤其是對存在本身開放
            • 即人類, 此在其特性
              • 尋求存在本身的需求
                • 此在有一個根本的心情
                  • "我有沒有讓存在本身展現出來? "
                    • 如同齊克果所謂的焦慮
                • 當此在選擇成為自己, 才得以"存在"
            • 針對萬物的了解
              • 存在本身和真理密不可分
              • 存在本身亦在萬物之中, 故此在可透過萬物來掌握真理和存在本身
              • 此在是有限的, 總有被遮蔽的部分
            • 針對他人的言語
              • 言語是存在本身的住所
              • 不言而喻的前提, 是人有共同脈絡, 而這脈絡是存在本身
              • 故人言只佔言語的一小部分,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是以沉默做基礎
          • 此在的喪失
            • 說閒話, 在未明瞭時, 大量引述他人說法, 讓自己封閉而遠離存在本身
            • 好奇心, 對一切感到好奇, 一直更換目標, 讓人失落在萬物裡
              • 過度對未知, 未體驗的追求
            • 模擬兩可的態度
      • 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 向死而生
        • 此在的本質是掛念, 
          • 掛念讓人始終將自己投射到未來, 可以先於目前的存在狀態, 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設計
          • 以過去為基礎, 以現在為核心, 然後走向未來
          • 未來最終必然是死亡, 故此在為"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 良心的呼聲
          • 良心來源是我對存在本身的嚮往
          • 選擇不成為自己, 就是一個對存在的否定, 即空無的來源
      • 回歸存在本身
        • 哲學長期以來, 將存在物與存在本身分開了, 掌握前者而忽略後者
          • 最後剩下控制客觀事物的各種意志, 進而進入虛無主義
        • 存在本身的概念, 很接近道家的道, 印度教的梵
        • 和老子/莊子的連結
          • 少說閒話
            • 希言, 自然
            • 傳其常情, 無傳其溢言, 則幾乎全
          • 少好奇 
            • 眾人皆有餘, 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
            •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 不能模擬兩可
            •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 馬賽爾 - 希望哲學
      • 從愛出發, 連上存在本身, 存在本身就是愛的力量, 充滿活力和創造性.
      • 第二反省
        • 針對笛卡兒的第一反省 - 我思故我在
          • 我懷疑 -> 我思想 -> 我存在
        • 存在是具體事實, 不須證明
          • 存在先於理性, 能用理性思考什麼是存在時, 個體已然存在
          • 先存在, 才有理性運作的空間
        • "我思"的存在完全封閉在思想內, 少了人與人溝通
          • 我思, 或是康德的先驗自我, 只能掌握到思想與認識的主體
            • 這主體作為把握客觀知識的工具, 雖存在, 卻不等於存在於世上, 
          • 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 封閉在各自心中
            • 第一反省並不是合用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主體與客體對立, 能知與所知的對立走向唯心論
        • 第二反省強調存在
          • 尊重每個存在的對象, 人是自立體
          • 主體的本質, 仰賴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互相關係
          • 換言之, 第一反省以理性抽象去證明自身存在, 強調客體, 第二反型以覺悟去肯定存在, 不只肯定自己也肯定他人, 並著重主體與主體的關係, 主體際性
      • 奧秘與問題
        • 問題是可以冷靜分析, 處裡的資料
        • 奧秘是一種與我自身的實質互相滲透纏繞的問題
          • 簡單來看, 奧秘是包含人的問題, 無法被完全客觀化
          • 因為奧秘包含了我, 所以我無法給奧秘一個完整的回答
            • 沒有解析解, 只能從具體, 直接的經驗得到數值解
        • 存在本身是種奧秘
          •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喪失對存在本身奧秘性的感受
            • 當我們將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不再對生命感到驚奇、敬畏,我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人是一種奧秘
          • 人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 (身體),同時也是精神的存在 (靈魂)。
          • 這種身心結合的狀態,就是我們對自己「臨在」的感受。
          • 臨在:一種直接的、活生生的存在體驗。在這個世界中真實存在的感受。
      • 我就是我的身體
        • 存在感覺論
          • 感覺是感官的當下且直接的參與, 並非單純只負責傳遞和接收資訊
            • 感覺不可錯誤, 反省後才有對錯的分辨
          • 身體不是工具, 而是主體
          • 人是身體的存在者
            • 我的身體, 不能成為我自己的客體或對象
            • 我就是我的身體, 我的身體就是我, 兩者同是, 同有
      • 我與你
        • 強調人與人之間深刻、真實的相遇。
          • 「我」不再是孤立的主體,而是與「你」共同存在、相互影響。
        • 雙方都是平等的主體,而非客體。
          • 「我」不會將「你」視為對象,而是將「你」視為一個與自己一樣具有獨特價值、尊嚴和內在生命的個體。
        • 超越自我、向對方開放的關係。
        • 只有在與他人的真實相遇中,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
          • 聖賢就是把「我與你」的無償性發揮到極致的人

    • 卡夫卡 - 荒謬
      • 小的過錯加上弱勢的身分, 加上認為自己合義, 加成出一種大的罪惡感受
        • 從客觀上的小過錯, 變成主觀上大的罪惡感受

    • 沙特 - 存在先於本質
      • 人有說不的自由
        • 自由在本質上是種否定, 是種拒絕
        • 人無法被剝奪的自由就是拒絕, 尤其是心理的拒絕
        • 人藉由對現存的事物說不, 以否定使其存在變成虛無, 由此創造另一個世界
      • 自由的運作
        • 意志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 反對決定論
        • 人擁有的是自由
          • 人先存在, 之後再做出選擇, 而得到本質, 故存在先於本質
        • 在時間的過程中, 人不斷做出選擇, 不斷設計未來的自己, 也不斷負責
          • 當人做出選擇, 設定未來目標時, 過去的背景會變得有利或是有害
            • 換言之, 因為自由選擇改變了過去背景的價值
          • 這種責任帶來焦慮, 為了推卸責任
            • 否定自己的自由
            • 走向決定論
            • 不進行選擇
      • 存在與虛無
        • 當人做出錯誤選擇, 會覺得失去或是錯置我的存在的虛無感
        • 世界上的東西分成三種
          • 在己存在物: 人類以外的宇宙萬物
            • 封閉且完整
          • 為己存在物: 我
            • 即人的意識, 
            • 開放, 不確定且具備時間性和超越性
              • 能夠反思自己、投射未來,並透過自由選擇來塑造自己的本質。
              • 人的意識(為己)總是超越現在的自己(在己),朝向未來的可能性。
            • 為己的力量, 就像探照燈, 可以讓其他在己從背景凸顯
            • 意識焦點轉向新的事物時, 所有的過去都成了虛無
              • 我的意識有當下的自由, 將我的注意力投向未來的事物, 從而以虛無, 將過去的本質加以割離
            • 虛無帶來選擇的焦慮
          • 他人就是地獄
            • 對我而言, 他人是在己存在物
            • 對他人而言, 我是在己存在物
            • 當他人將我視為客體來注視, 會使我的自由消失, 使我感到羞愧
              • 他人的眼光可能將我們簡化為某種角色、身份或特質,忽略了作為「為己」的複雜性和主體性。
              • 這種被物化的感覺,會讓我感到自己被剝奪了自由和可能性,成了一個固定的的存在,這與虛無的體驗相連
              • 人與人之間互相以自己的意識去否定對方

    • 卡謬: 從荒謬走向幸福
      • 荒謬
        • 荒謬是一種遭遇和對峙
          • 人的理性 vs 世界的非理性
          • 需要理解的人與不可理解的世界
        • 荒謬是一種關係
          • 荒謬建立在人與世界的關係
          • 當人尋求理解世界, 或被理解
            • 被理解->被賦予意義->有所價值
        • 荒謬是最根本的概念, 是第一個能肯定的真理, 甚至是唯一一個思考的材料
          • 好比沒有報應的善惡, 成為徒然的努力, 好似有敵意的命運
          • 甚至是無法了解的自我
      • 反抗
        • 面對荒謬的處境, 人不該逃避, 不該自殺, 不該放棄自己的思想
          • 好比尋找超越界或絕對者的慰藉, 也是一種放棄思想
        • 擁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會讓人覺得充實, 能得到快樂
          • 另一方面想, 反抗無效也不會失去什麼, 但是反抗成功會帶來什麼
        • 反抗的層次
          • 盲目的反抗
            • 意識到自己存在是一種荒謬處境, 對命運表現出否定
            • 而否定, 拒絕帶來自由
          • 反抗與價值
            • 反抗帶來希望, 也是正義的要件.
            • 伸張正義, 使希望得到保障, 如此才有幸福的可能
          • 反抗與革命
            • 荒謬經驗中, 痛苦是個體的, 但在進行反抗時, 人會理解痛苦是集體的, 是大家共同的遭遇
              • 我反抗, 所以我們存在
          • 形上的反抗
            • 人能否在反抗中活下去?
            • 人能否什麼不信也活下去?
            • 人在哪裡可以感受到是自己的家鄉?
            • 人怎能沒有法律而生活自由?
            • 所以人要對自己的世界負責
      • 自由
        • 荒謬使人沒有永恆的自由
          • 另一方面, 沒有超越界的規範, 卻給了人更多自由
        • 自由不是放縱慾望, 而是保持臨在當下
          • 保持清醒, 珍惜每一刻
          • 自由應該有所限制, 人必須承擔某些責任
        • 人沒有永恆的自由, 但在每時每刻, 我們都能做出選擇, 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而做出選擇的條件, 是擁有清醒的靈魂且保持臨在的心態.
      • 熱情
        • 肯定人間的關懷- 生命價值, 創造幸福與人際團結
      • 走出虛無主義
        • 沒有上帝和正義, 人如何擺脫虛無?
        • 反抗哲學的主張
          • 肯定生命是善的
            • 生命是善的, 不能反對生命,  不能輕易殺人
            • 更進一步的, 要去維護人性的價值和團結
          • 要尋求一個新的神
            • 反抗者要求的是生命的意義
              • 需要某物來做道德規範的基礎, 也需要其作為生命意義的根源
          • 尋求人類合一
            • 開放的人文主義, 肯定人類合作帶來新的希望
          • 樂觀的奮鬥

  • 回應時代挑戰
    • 威廉.詹姆斯的實用主義
      • 哲學的功能, 是能在人進行關鍵抉擇時, 做出確定性的差別.
        • 哲學烤不出麵包, 但是哲學能鼓舞靈魂, 使人們振作
      • 哲學家的兩種分類
        • 理性主義
          • 肯定知性的重要性, 依照原則來推廣自己的思想
          • 傾向唯心論, 樂觀主義, 強調情感與意志自由
          • 由上而下, 先有原則, 在擴展到個元素
            • 往往有宗教信仰且一元論
              • 從物質到生命, 非人類到人類, 是一個相連的整體, 具備統一的目的性與因果性
            • 容易獨斷
              • 好比走入精神的德國唯心論
        • 經驗主義
          • 偏重感覺, 按照感官的事實去行動
          • 傾向唯物論, 悲觀主義, 強調機械化的宿命論
          • 由下而上, 由經驗統整出規則
            • 多元論且充滿懷疑
            • 容易悲觀
      • 實用主義
        • 經驗主義的一種
        • 如果要讓一個觀念清楚的話, 就要有具體的效果, 沒有實際影響的觀念是空洞的
          • 思想必須能讓思考者達到思想所指涉的對象, 才具備意義
          • 人可以有信念, 但是要根據信念的實際效果來解釋信念的意義, 並加以證明
            • 人不只是認知者, 也是其信念的實踐者, 並以此扮演著創造真理的腳色.
        • 多元論
          • 真理來自經驗, 個別且沒有絕對性
          • 真理有可能錯誤, 可能隨環境變化, 取決於效果.
          • 真理就是有用
        • 世界尚未完成, 人有部分的決定權, 要用自由意志, 找到正確的方向去奮鬥
      • 徹底經驗論
        • 經驗材料之間的關係也是經驗的對象
        • 經驗具備整合和連結的功能, 不需要抽象的理性來進行統整
        • 當我經驗到巨響的聲音時, 亦同時透過有無關係, 經驗到了無聲
      • 要信仰的意志
        • 人有權利選擇信仰
        • 當理性的證據有限, 但又必須做出抉擇時, 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信仰
          • 不選擇等於選擇了放棄
        • 一個人在孤單的時候, 由於覺得他與任何他所認為的神聖之物保持著關係, 因而產生了感情, 行為與經驗, 這就是宗教
          • 信仰就是人與超越界的關係, 超越界無法單靠理性去證實或證偽
      • 注重個人宗教
        • 單純個人與超越界的關係, 而非神學或制度化的宗教
        • 反對全能的上帝觀, 人是上帝的夥伴, 一起努力成就美好的世界
      • 實用主義的貢獻
        • 協調科學與宗教
        • 注重概念與其後果的關聯, 強調概念的兌現價值, 以此解決抽象爭論
          • 與其形而上的爭論, 不如著重在爭論會帶來什麼結果, 是否有兌現價值

    • 謝勒
      • 人格主義
        • 人格, persona
          • 不單純是心理或身體, 而是整合的身心合一
        • 人的生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 人格是行動的中心, 愛是人格的基本行動
          • 透過愛,個體才能超越自我,與他人和世界建立深刻的關係。
        • 道德行為應以尊重人格的價值為基礎,追求更高的價值層級。
      • 論愛
        • 反向論述
          • 不等於施恩, 不是給人帶來恩惠
          • 不等於慾望, 也不是個人主觀的快樂
          • 不等於價值判斷
          • 不等於興趣相同或同化為一
        • 正向論述
          • 愛是讓對方價值提升
          • 愛聯繫雙方, 創造新的價值
          • 愛讓主體走出自我中心, 得到新的自由
        • 愛是一種活動, 帶有價值的個體, 在愛的活動中, 要求能夠達到其理想的最高價值

    • 懷德海 - 機體宇宙觀
      • 機械論與機體論
        • 機械論將自然界看做機器, 注重在組成, 規律, 唯物的特性
        • 機體論將自然界看成機體, 注重相互作用, 能發展並創造生機
      • 歷程哲學
        • 事件與歷程
          • 實在的本質並非靜態的物質,而是動態的「歷程」或「事件」
            • 歷程由事件構成, 包含時間與空間的要素
            • 事件具體, 個別, 流動且一去不返
              • 事件包含小事件, 也被更大事件包含
        • 永恆物體
          • 純粹潛能的領域,代表著各種可能的性質、形式或模式。它不佔據時空,不隨時間變化,是抽象的、普遍的。
            • 顏色、形狀、數字、關係
          • 永恆物體本身不具有現實性,但它們是實在事件得以實現的基礎
        • 攝受
          • 事件都通過攝受來選擇並實現某些永恆物體,從而獲得具體的性質和特徵
            • 人可以物理攝受的吃飯, 也可以概念攝受的去理解概念
        • 換言之, 一切動態, 不存在孤立於現象的不變本體
          • 神的存在是種終極的非理性現象, 不能以理性去理解
            • 宗教是種清潔心靈的力量, 讓人對人生有理想
            • 因為互相攝受的關係, 人, 上帝, 世界互相需要
              • 人需要世界來實現自我,世界需要人來賦予意義,神需要世界來展現祂的創造性,世界需要神來引導其進化。
      • 近代科學為什麼出現在西方?
        • 近代科學: 實事求是, 不依賴人的情感和意願, 而已理性的心態去研究客觀的規律
        • 希臘的悲劇
          • 希臘悲劇的主角是不可抗拒的命運, 無情且必然, 事與願違乃常態
          • 命運的必然性演變成物理學上的定律, 不受人為意志所支配
        • 羅馬的法律
          • 羅馬的法律不是由下至上, 歸納客觀資料而制定, 而是先設定基本原則, 再根據原則來訂定細節
          • 原則意味著, 有個確定程式, 將事物都保持在其適當位置
        • 中世紀的信仰
          • 一切事由, 無論大小, 接受上帝的安排
          • 再細微的事物, 都必須符合規律, 且這規律出自一個人格神的理性

    • 柏格森 - 生命哲學
      • 目標是調和科學和哲學
        • 反對決定論和聯想主義
          • 聯想主義:人心中的念頭, 受先前的意識狀態引發
            • 現在的印象來自過去的經驗抽象的結果, 換言之, 前因完全決定後果
        • 時間不像是空間, 不具備同質性
          • 時間本身綿延, 不能加以區隔, 和人的生命密不可分
          • 今日不等同明日, 兩者實際上不具備交換性
        • 必須從整體來看生命和宇宙, 而非將其分割成不同概念來理解
      • 創造演化論
        • 生命的本質是創新, 整個宇宙是一個生命衝力, 一種強勁的活力
          • 生命衝力碰到物質的世界, 碰到阻礙, 所以物質的變化相當緩慢
          • 生命衝力碰到生命的世界, 展現出求生存的意志或是求力量的意志
          • 生命衝力碰到人類的世界, 展現出理智和直觀
            • 理智讓人抽象思考, 在變化中尋求共同的本質和概念
            • 直觀讓人把握不能抽象的事物
              • 好比意識, 只能由直觀來把握
                • 意識隨著綿延的時間而綿延
                • 意識是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注視, 由此可以肯定人的自由, 擺脫決定和唯物論
              • 直觀可以理解生命衝力
        • 封閉與開放
          • 封閉的社會與開放的社會
            • 封閉的社會侷限於某一個確定的群體, 成員由約定而結合, 以戰鬥的態度對待其他社會
            • 開放的社會在原則上包容整體人類
          • 封閉的道德與開放的道德
            • 封閉的道德: 良心來自社會要求的內化, 其作用是讓個體不會有過多的自我意識而拒絕社會的安排
            • 開放的道德: 目的不是社會穩定, 而是個人更高的期許, 人不是為了社會而存在, 而是為了理想做道德實踐的目標
          • 封閉的宗教與開放的宗教
            • 封閉的宗教: 是人的本性為了防止理智活動的保護力量
              • 強調禁忌與神話, 以其力量約束個人
                • 維持社會穩定
              • 以明確的解釋, 去化解人的困境
                • 以死後輪回/審判, 來讓個體面對死亡的不安
            • 開放的宗教: 密契主義, 肯定人的心靈可以超生, 乃至與萬物合一, 體驗到宇宙的生命衝力

    • 德日進 - 人是大地現象的極致
      • 人類出現讓地質面貌發生了改變, 在金屬層/岩石層/流體層之上添加心靈層
      • 人的特色, 在於其跨過反省的門檻, 出現了自我意識
      • 人是宇宙精神的覺醒, 有其責任

    • 愛默生 - 新英格蘭先驗主義
      • 先驗: 受康德影響, 肯定人具先天的思維模式
      • 避開了哲學和神學上繁瑣的爭論,更注重個人的直覺和體驗,以及對自然、道德和精神生活的思考
        • 自然界是一個有機體, 是心靈的象徵與模擬
        • 人的精神類似神的精神, 個人良心有高度權威
        • 個人主義: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和使命,應該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 宗教上, 脫離狹義的教義, 走向人文主義, 強調個人的靈性體驗和道德實踐

    • 梭羅 - 自然主義
      • 自然界對人類具有重要的價值,不僅提供物質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啟迪和道德上的教化
        • 個人與自然界的融合, 比個人與其他人的關係更為根本
      • 人與自然界的相處經驗, 是一種對道德意志的訓練, 讓人學習到如何自我約束
      • 一個人有權利去肯定的唯一義務, 就是要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 公民不服從
        • 當法律或社會規範與個人的道德信念發生衝突時,個人有權利、甚至有義務去遵從自己的良知,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 杜威 - 實用主義
      • 萬物是相互關聯的與隨時間而變化的
      • 強調思想和理論的價值在於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真理不是絕對的, 而是隨著經驗和環境的變化而演變的
        • 思想和觀念應當用以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 
        • 思想的價值在於其有效性,而非其是否符合某種先驗的真理
      • 經驗包括了非認識和非反省的經驗, 不是單純認知的一種形式
        • 換言之, 人承受的一切和經歷的一切都是經驗
        • 經驗具備的互動性和對未來的指向性
        • 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和實踐而獲得的。
        • 教育是連續不斷地對經驗的重新建構, "做中學"

    • 桑塔亞納 - 回歸現實
      • 唯心論是正確的, 但不該給其過多的影響力
        • 我所認識的世界限縮於能被我認識的世界, 而不等於世界本身
        • 但不應該依此對世界的存在提出質疑, 更不應該從此對他人的存在, 自我的存在, 過去與未來的存在產生質疑
        • 當這些都被質疑後, 留下的只有抽象的本質
      • 動物信仰
        • 沒有根據的對對萬物存在的信念
        • 讓人不要執著於抽象的本質, 承認生命與萬物的存在, 才能進而探討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問題
        • 自然主義且具備唯物思想
      • 宗教觀
        • 宗教是神話, 不應堅持各宗教的教義就是一一真理
        • 宗教的作用, 是偽道德行為和經驗帶來想像上的豐富性與涵蓋性, 或是說, 為道德行為賦予價值
      • 社會應該兼顧物質與精神兩層的平衡
      • 審美是人生重要組成的部分
      • 生命值得活下去, 這是最必要的假設, 如果你不如此假設的化, 活下去便是最不可能的結論

    • 羅素 -  新實在主義
      • 崇尚數學, 因為數學讓人進行有效的思考
      • 認為哲學是個副產品
        • 哲學原本的目標是去尋找客觀真理, 但是找不到
        • 退而求次去分析客觀事實, 但找到的東西都和變動的人生經驗有關
      • 對理性主義與唯心論的批評
        • 過度追求以合理的方式解釋萬物, 傾向把萬物看成有目的的系統
          • 然後和基督宗教結合, 認為宇宙萬物是統一的
      • 對密契主義的批評
        • 密契主義者認為日常事物並不真實, 變化的萬物背後有一個真實, 永恆不變的本體
        • 由於本體重要性遠大於日常事物, 所以密契主義者排斥感官經驗, 與分析的知識保持距離
        • 密契主義核心的知識仰賴直觀而非理性, 過度主觀且難以敘述
      • 對道德的看法
        • 不存在絕對的善和目的, 所以倫理學的爭議中, 常常要針對方法, 而不是目的
          • 目的可以不同, 但是方法可以統一, 好比反對殺生
          • 過度推崇目的容易走向極端主義
      • 對宗教的看法
        • 反對有超自然的神祕境界的宗教, 否定上帝存在與靈魂不死
        • 將問題的答案訴諸人心, 而非訴諸理性, 不是一種進步

    • 維根斯坦 - 邏輯哲學論 / 哲學研究
      • 邏輯哲學論
        • 世界是實際情況的全體, 強調世界由客觀事實構成
          • 實際情況:  指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而非主觀感受或意見
            • 實際情況:這張桌子是咖啡色的 
            • 這張桌子: 這是主觀抽象過後的感受, 非實況
        • 人的思考不能脫離語言
          • 語言的邏輯結構反映了世界的結構, 但語言本身並非實況
            • 命題是對實況的描述, 其真假取決於它是否符合實況
        • 換言之, 世界有兩面, 可以被語言說出的, 和不能被語言說出的
          • 可說的是關於事實的命題
            • 能被思考的, 就能被清楚思考
            • 能被說出的, 就能被清楚說出
          • 不可說的是關於價值、倫理、形而上等超越事實層面的問題
            • 只能透過生活表達
            • 倫理, 生命, 自我, 世界的存在, 世界的意義
      • 哲學研究
        • 不再將語言視為對現實的鏡像,而是強調語言的多樣性和具體使用
          • 「意義即用法」: 詞語的意義並不在於其抽象的定義,而在於它在具體語境中的實際使用。
        • 同樣的語言在不同語境下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 試圖以抽象為語言在不同語境中找一個共同的基礎,往往導致對語言的誤解,進而引發哲學問題
        • 哲學的任務是觀察和記錄不同語言遊戲的規則和用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語言的運作方式。
      • 家族相似性
        • 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本質或定義,而是像家族成員一樣,彼此之間存在著一系列重疊、交錯的相似性。這些相似性可能表現在外貌、性格、行為等方面,但沒有一個特徵是所有成員都共同擁有的.

    • 卡西勒 - 人是符號的動物
      • 新康德學派
        • 跟康德一樣, 認為人認知外在世界時, 使用自身理性的先天原則
        • 不同點: 康德認為先天原則是靜態的, 而卡西勒認為先天原則是動態的
        • 認知結構隨著人發展
      • 符號與記號
        • 記號, sign
          • 記號與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有直接、因果的關係。
          • 意義相對固定
          • 煙是火的記號, 紅燈是停止的記號
        • 符號, symbol
          • 符號和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約定俗成, 文化建構的, 並非自然的因果關係
          • 意義可以是多層次的
          • 語言中的詞彙、宗教中的儀式、藝術中的圖像、國旗
        • 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和科學等不同的「符號形式」,每一種符號形式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 科學符號建構了客觀世界
          • 神話圖案建構了神話與宗教的世界
          • 日常語言建構了常識的世界
      • 符號系統是動態的, 所以要從功能性去理解人的內在, 
        • 具體而言, 多接觸歷史與文化, 體驗並反省, 才最能了解與研究人性

    • 羅爾斯 - 正義理論
      • 延伸社會契約論, 同意個人根據契約交出部分權利, 以組成政府和社會制度, 以此為基底建構合作系統, 讓個體得以生存發展
        • 個體必須接受某些道德原則
      • 在傳統契約論上, 加上制度的探討
        • 社會必須有套制度, 讓每個人覺得公平
          • 保障平等的公民自由與權利義務, 解決個體間的利益衝突
        • 正義是對不平等加以制約和調節
      • 正義論中的兩個原則
        • 最大的均等的自由原則
          • 對所有是社會價值都要平等的分配, 讓每個人都擁有最大程度的基本自由
          • 社會價值:自由與機會, 收入與財富, 自尊的基礎
        • 差異原則
          • 使社會上的最弱是成員獲得最大利益, 用制度去幫助某些境遇較差的人
      • 無知之幕
        • 設計制度時, 設計者不知道自己將會在制度的哪個位置, 也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先天條件以及心理傾向
          • 以此設計出對任何位階/天賦/傾向都公平的制度
          • 需要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 可以做出合乎邏輯的選擇和討論
      • 正義與善的優先性
        • 正義是針對團體的公平訴求
        • 善是偏向個人主觀的判斷
          • 以善為優先, 容易進入快樂主義而忽略社會公平, 或是進入效益主義而犧牲少部分人
          • 換言之, 正義優先, 善不能脫離到道德規範
        • 善是在正義原則的約束下, 對人生價值做合理安排的生活計畫
      • 自律來自對自己同意的原則的理解和認同
        • 延伸自康德所言, 理性給自己立法就稱為自律
        • 將立法延伸成 "以理性去同意和接受社會上合乎理性的原則"
        • 換言之, 正義 <-> 自律 <-> 善, 完成了正義與善的一致性.

    • 郎尼根 - 新經院哲學
      • 討論人性需求, 建立人與神的關係
      • 人的認知分成四個層次
        • 從經驗開始, 經過理解, 進行判斷, 進行抉擇
        • 類似佛教中的五蘊
      • 認知有四個要求
        • 系統要求: 經驗與理解之間, 想知道東西的本質與意義
        • 批判要求: 理解與判斷之間, 想知道理解是否正確, 是否符合現實
        • 道德要求: 判斷與抉擇之間, 想知道自己的抉擇是否值得實踐
        • 超越要求: 最根本的求知欲, 想知道一切的一切, 存在本身.
      • 超越要求讓人追求與神的關係, 是生命獲得安頓.

    • 詮釋學
      • 探討理解與解釋的學問, 對文本進行解釋的原則
      • 詮釋學的發展
        • 註釋聖經的方法和規則
        • 擴大到其他文本, 成為文字學的方法學
        • 研究理解本身的學問
        • 成為人文科學的基礎
          • 人文科學做的是解釋: 具備主觀性, 帶入個人對人生意義認知和體驗
          • 自然科學所做的說明: 要求客觀
        • 進入存在主義的領域, 人存在的基本模式是理解與解釋
          • 詮釋學是對人的存在所做的現象學闡明, 使之得到理解
        • 進入文化領域, 用來解釋神話與符號等人類文化

    • 加達爾默
      • 真理與方法
        • 科學方法不能保證可以獲得真理
        • 採用現象學以及辯證法來得到真理
          • 現象學: 對現象不具成見, 純粹描述的態度
          • 辯證法: 以正反合的方式質疑在得到超越
        • 真理容易流於主觀, 以個人體驗為主
      • 藝術觀
        • 藝術是一種傳達真理的認識
        • 藝術作品不是獨立於觀賞者存在的客體,而是與觀賞者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
          • 藝術作品如同遊戲,具有獨立的主體性,並非由創作者或觀賞者主導。
          • 賞者在與藝術作品的互動中,不斷投入、抽離,並在過程中獲得新的理解和體驗,從而實現自我轉化。
        • 藝術作品的意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不斷被重新詮釋。

    • 利科 
      • 自我詮釋學
        • 我是一個主體, 身體是我原始的他性
          • 通過身體經驗世界,但身體也限制了我們
            • 身體不完全等於自我, 而是自我面對的一個存在的力量
            • 自我是一個更複雜的概念,包括意識、記憶、敘事等。
            • 身體是自我的一個重要面向,但不是全部
        • 他人有他人的身體, 也有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 通過理解他人的身體和經驗來擴展對自我的理解
          • 他人可以看作是我的身體所面對的另一個自我
        • 自我的內在還有良心, 良心既來自於自我, 又超越了自我
          • 良心是內在道德感和價值觀的來源,超越了個人利益和偏見。
      • 惡的詮釋
        • 人是受造的, 所以人有可錯性, 可錯性讓人有可能產生惡
        • 亞當神話的詮釋
          • 人濫用自由意志, 封閉了和上帝的和諧關係而產生痛苦與罪惡
          • 原罪是指罪的來源
        • 並未將亞當神話視為歷史事件,而是將其視為一種象徵性的敘述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但這種自由也伴隨著犯錯和作惡的可能性。

    • 哈伯瑪斯 - 批判與溝通
      • 哲學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展現激進的自我反思的力量
      • 意識形態
        • 一種具有系統性和內在邏輯的思想體系,它往往與特定的歷史觀和社會利益相聯繫。
          • 意識形態可以為人們提供理解和評價世界的框架,但同時也可能遮蔽真相
        • 換言之, 社會精心設計好的故事, 讓個人以此理解, 評價其生命..
          • 什麼是最好的社會秩序和未來目標? 為什麼這樣最好?以及如何達到
        • 對意識形態加以批判, 才能清楚其帶來的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
      • 人之所以為人, 是透過勞動和溝通互動來實現
        • 人在自然界中勞動, 得到生存資源
        • 人們進行溝通、協調行動、建立社會關係,並在互動中形成自我認同和社會規範
      • 知識來自三種興趣
        • 技術的興趣, 使人工具性勞動, 以自然為認知對象而取得的知識
        • 實踐的興趣, 使人互動與溝通, 以人的社會為對象而取得的知識
        • 解放的興趣, 使人字社會箝制中解放, 掌握社會批判的知識
      • 有效溝通須具備四個條件
        • 語言的可理解性
        • 陳述的真實性
        • 態度的真誠性
        • 表達內容的適當性

    • 李維史陀 - 結構主義
      • 結構, 是一套有組織, 可以應對變化的系統
        • 系統內部自足而對外封閉
        • 包含整體性, 疑行轉化與自動調節
        • 任何東西的存在與發展, 都不能脫離其原有結構
      • 人類學與人類哲學的關係
        • 人從自然界得到的經驗, 和人類所創造的文化, 在結構上有相關性
          • 紅色與危險
        • 野蠻人思維
          • 野蠻並非未開化或落後的表現,而是與現代思維同樣具有邏輯性和複雜性。
          • 這種思維體系與現代科學思維並無高下之分,只是在不同的領域和面向發揮作用。

    • 傅柯 - 顛覆傳統
      • 以考古學取代歷史學
        • 否定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結構性, 將其歸類為後人的解釋
        • 以系譜學作方法
          • 否定全體性與起源性, 單純回到文物本身
          • 關注於知識、道德和權力的歷史起源和發展。系譜學不追求單一的起源或全體性的解釋,而是追溯不同概念和實踐的歷史軌跡。
      • 表面之下沒有什麼深刻的東西
        • 深刻之物就是表面所見之物, 本質就等於顯示的現象
      • 人的死亡
        • 「人」的概念是啟蒙時代的產物
          • 人類是宇宙的中心,賦予人類理性、自主性和自由意志。
          • 現代社會的各種規訓和權力機制, 人們的思想、行為和欲望,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社會的塑造和控制。
          • 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模糊, 人類不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是與其他生物和物種一樣,受到自然規律的支配。

    • 德希達 - 解構主義
      • 否定結構主義的主張, 一切都不確定, 沒有一個共同的結構
      • 溝通仰賴脈絡, 但即使有脈絡, 其中心也是游移不定
      • 意義的產生不是即時的,而是不斷被延遲和差異化的過程。意義總是在與其他意義的差異中產生,並且在時間中不斷延異

    • 伊里亞德 - 神話研究
      • 宗教人: 擁有宗教的情感的人
      • 世界並非均質的,而是由神聖和世俗兩個領域組成。
        • 某些特定的時間、空間、人物和精神狀態,能夠揭示神聖的臨在,這些被稱為「神顯」
      • 可以將時間分成俗時和聖時
        • 俗時是線性的、不可逆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時間。
        • 聖時則是循環的、可重複的,是神話和儀式所再現的時間。
          • 好比每年的紀念日, 新年等等
          • 在特定時候, 透過儀式, 重現歷史的神聖性
            • 好比新年的儀式, 重現年獸被趕走的神話, 藉此淨化世界
        • 聖時具有回歸的特質。
          • 透過儀式,人們可以回到原初的、神聖的時間,重新體驗創世的時刻。
          • 這種回歸不僅提供了心理上的慰藉,也賦予了生命新的意義和價值。
      • 空間也可以分成世俗和神聖的
        • 世俗空間是均質的、無方向性的,缺乏神聖的意義。它代表著混沌、無序和無意義的存在
        • 神聖空間是異質的、具有方向性的,是神聖力量的顯現之處。它代表著秩序、意義和真實的存在
          • 聖地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起源點。
          • 將混沌的虛無轉化為有秩序的宇宙
      • 就某方面, 是把異於基督教的思想嘗試以初民宗教做統整
        • 死亡, 是進入精神世界的通道
        • 世界中心聖地是高山/大樹/宮殿

    • 利維納斯 - 自我與他者
      • 存在主義肯定的自我是孤獨的自我
      • 他者
        • 並非另一個自我,也不是自我的延伸或補充。
        • 他者是完全不同於自我的存在,是自我無法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存在。
          • 不應用同一性化約他者
        • 他者的面貌向我們展示了無限性
          • 當我們凝視他者的面貌時,我們會感受到一種超越自我的力量。
            • 這種力量來自於他者的脆弱性和需求
              • 具體來說, 他者要求正義和賦予自我責任
            • 回應他者的呼喚時,我們就參與了意義的創造
        • 他者是倫理的基礎, 是自我實現的途徑
          • 倫理學, 與他者的關係, 是第一哲學
          • 上帝是絕對他者, 是所有他者的保障

    • 西方哲學
      • 西方哲學的兩個追求, 避免受騙和追求真理
        • 過度追求避免受騙, 造就認識論上的困境
      • 西方哲學在認識論上的困境
        •  西方哲學長期以來關注主體(認識者)與客體(被認識的世界)之間的關係。
        • 我們認識的世界是我們能認識的世界, 和世界本身有區隔
        • 康德以批判哲學, 指出人只能認識現象, 不能認識物自體
          • 人類知性的先天結構造就認識困境
        • 尼采以歷史主義, 指出人看待問題的方式, 受其自身背景和時代的限制
          • 人類的歷史性和社會性造就認識困境
        • 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強調語言的侷限性, 觀念靠語言傳遞, 而不同語言和其社會綁定, 而不同社會有不同且不相通的世界觀
          • 語言造就的概念差異造就認識困境
        • 人的知識不能達到本體的世界, 所以形上學無法成立
      • 虛無主義的威脅
        • 虛無主義:生命、存在、世界,特別是人類的存在,沒有客觀的意義、目的或可理解的真相。
        • 齊克果
          • 理性無法為生命提供終極的意義和價值。他轉而強調主觀性真理的重要性,主張真理是與個人的存在息息相關的。
          • 只有當一個人願意為某種信念或價值而活、甚至為之而死,這個信念或價值才能成為他個人的真理。
        • 海德格
          • 海德格批判傳統形上學對存在的遺忘,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遠離了存在本身,只能能給出一個無意義的物理實在界
          • 回歸到存在的本質,去體驗和領會存在本身的意義。
            • 「本真的存在」不是由外在的價值和目標所定義的,而是源於個體對自身存在的深刻領悟。
        • 德希達
          • 追求整體性和確定性的真理,往往導致專制主義和壓迫。
          • 解構主義透過解構傳統的二元對立和等級結構,揭示了意義的流動性和不確定性。
            • 無意義, 無真理, 無對話, 形成後現代主義
      • 後現代主義: 對西方心靈的大規模拆解
        • 解構(Deconstruction)
          • 質疑並拆解傳統的二元對立,如主體/客體、理性/感性、真理/虛假等。
          • 這些二元對立並非絕對,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
        •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 反對任何形式的中心化權威,如上帝、理性、真理等。
          • 意義和價值是多元的、分散的,不存在一個唯一的中心。
        • 解神話化(Demythologization)
          • 批判傳統的宏大敘事,如啟蒙主義、馬克思主義等。
          • 試圖用單一的解釋框架來涵蓋所有歷史和社會現象,忽略了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 中斷與分散(Fragmentation and Dispersal)
          • 強調世界的破碎性和不連續性。意義和價值是零散的、片段化的,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整體。
    • 永恆哲學
      • 只要愛智慧, 用理性去探討真理, 就會碰到永恆哲學
      • 永恆哲學包含兩個方面
        • 哲學中存在有永恆的成分
        • 哲學探索是永恆的, 構成一個完整的框架:
          • 邏輯和認識論, 以此反思人的理性本身條件
          • 本體的層次
            • 研究人的人性論, 探討人的本性
            • 研究萬物的宇宙論或科學哲學, 宇宙有什麼樣的本體
            • 研究萬物的來源與歸宿, 歸結於一個超越界, 存在本身, 上帝等等
          • 倫理學與美學, 屬於應用層面
      • 核心觀點
        • 本體的統一性: 永恆哲學肯定存在一個終極的本體或實在,它是萬物的基礎和源頭。
        • 人的特殊性: 人在萬物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與終極本體有著內在的聯繫。
        • 回歸本體: 人生的目標是認識和回歸終極本體,從而實現自我超越和解脫。
      • 具備永恆哲學特性文化
        • 印度教: 強調梵我合一,追求解脫輪迴。
        • 佛教: 強調緣起性空,追求涅槃寂靜。
        • 猶太教: 強調與上帝的契約關係,追求道德完善。
        • 儒家: 強調天人合德,追求內聖外王。
        • 道家: 強調道法自然,追求逍遙自在
    • 回歸形上學
      • 永恆哲學的層級結構
        • 存在是一個從最高層次的絕對存在(如太一、上帝、梵)向下 emanate(流溢)的過程
          • 最高層次: 全能、永恆、遍在、純精神、絕對的存在,是萬物的本源和終極目標。
          • 精神: 人類因具有精神性,位於層級結構的頂端,具有理性、自由意志和道德意識,能夠認識和回歸最高層次的存在。
          • 意識: 動物具有意識,能夠感知和反應,但缺乏人類的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斷能力。
          • 生命: 植物具有生命力,能夠生長和繁殖,但缺乏意識和精神性。
          • 物質: 無生命的物質,如山石,是最低層次的存在,僅具有物理性質。
        • 存在物的衡量標準:
          • 力量: 越高層次的存在,力量越大,對低層次的存在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 延續: 越高層次的存在,延續性越強,越不受時間的限制。
          • 位置: 越高層次的存在,越不受空間的限制,更接近於無所不在。
          • 統一性: 越高層次的存在,統一性越強,越完整、越和諧。
          • 價值性: 越高層次的存在,價值性越高,越接近於至善。
      • 永恆哲學的特色
        • 包容一切
          • 所有存在都是有價值的,都來自於最高層次的存在。
          • 雖然層次有高低之分,但每一個層次的存在都值得尊重和理解。
        • 關注精神
          • 強調人類的精神性,認為人類不應該被化約為物質、生命或意識,而應該關注自身的精神層面,追求更高的真理和價值。
        • 永遠開放
          •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探索。無論是累積性的真理(如科學知識)還是非累積性的真理(如宗教體驗),都值得我們去追求和理解。
        • 一切及一
          • 萬物最終都回歸到一個終極的本體。超越一切差異和對立的絕對統一。
            • 此身即佛身: 佛教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佛性,只要透過修行,就能夠證悟成佛。
            • 上帝之所是,就是我之所是,不多不少: 基督教神秘主義認為,人可以透過與上帝的合一,達到神人合一的境界。
            • 梵我一如: 印度教認為,個體的靈魂(我)與宇宙的靈魂(梵)是同一的。
      • 永恆哲學的人性論
        • 承認人天生環境背景及命運的被動性, 但也要注意人擁有選擇的主動性和精神層次的超越性
        • 謙卑與仁慈
          • 謙卑是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以看待他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 仁慈是以看待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處境和需求
        • 真知與實踐: 永恆哲學強調知行合一。真正的知識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理解,還需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