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阿毘達摩佛教思想論

  •  總敘
    • 原始佛教與阿毘達摩佛教的異同
      • 原始佛教
        • 佛陀在世至佛滅百年的佛教
        • 缺乏史料, 僅依賴阿含部及律部
      • 阿毘達摩佛教
        • 即小乘佛教, 時間為佛滅百年至五六百年, 大乘之前
      • 兩者差異
        • 論法的嚴謹性
          • 佛陀論法教不嚴僅, 著重解惑而非傳授知識
          • 阿毘達摩哲注重嚴謹性的範疇彙整
        • 思想內容的差異
          • 佛陀不回答世界有邊無邊等, 不可知/不可證/不可論述的問題
            • 探討事實性問題時, 注重的是探討過程, 而非事實
            • 觀察探討問題的心, 而從心去理解緣起
          • 阿毘達摩則著重事實性問題的答案
    • 各派及其阿毘達摩
      • 原始佛教因法相和戒律問題, 可概分成上座部與大眾部
        • 上座部較保守, 尊重傳承, 
          • 著重苦集, 闡明現實界, 以作為到達解脫的準備
            • 如解釋輪迴問題等
        • 大眾部的分支較注重理想, 要求傳承必須符合理想
          • 著重滅道, 意欲構成適合趣入滅道的世界觀
          • 心性本淨觀, 空觀等適合修行的理論
      • 三藏中, 經藏律藏由各派共同傳持, 大致出自相同起源, 論藏則為各派別特有
    • 阿毘達摩的起源與發展
      • 契經
        • 一開始未獨立, 是和經文混合成半經半論的混合物
      • 經典的解釋書
        • 以經典的文句為基礎進行解釋
      • 獨立的論典
        • 將論母(問題集)分類予以總攝, 進行解釋
          • 具體來說, 對於佛陀教法的數目進行說明
            • 經書表列五蘊, 而阿毘達摩論會給予五蘊定義, 並以不同觀點給予其說明
        • 思想上, 開始表現出各派部的差異
      • 最後發展出論文的綱要書
    • 阿毘達摩的名義
      • 阿毘達摩, abhidharma
        • 達摩, dharma, 法
        • abhi, 增益, 特殊, 尊重, 詳細, 最上等意思
      • 對佛的教法予與解說, 分別
        • 初期著重修行問題的解答
        • 後期側重事實的解釋
      • 論究法繁瑣且過時

  • 佛陀論
    • 總論
      • 大乘佛教著重於佛陀的自覺和行為
      • 阿毘達摩佛教則注重佛陀傳的法
    • 阿毘達摩中的佛傳
      • 不同經典彼此不一致者多, 此處以本生經為基礎
      • 過去世的菩薩經歷
        • 婆羅門善慧, 見燃燈後, 放棄入涅槃的念頭而發願乘佛
        • 經三至四阿僧祉劫, 不斷轉生修行, 遇二十四佛而蒙受教化.
      • 從降誕而致涅槃
        • 太子出生, 見生老病死而出家修行, 嘗試苦行但覺苦行無益, 而後成道
        • 創立佛教, 弟子傳法而興盛
        • 終於成佛陀而無輪迴.
      • 相較大乘佛教注重佛陀的超越性, 阿毘達摩佛教的佛陀較為人性化.
    • 菩薩論
      • 菩薩是稱呼佛陀候選者的名稱, 是求智(bodhi, 菩提)的人
        • 菩薩亦有捨己為他行萬善的志願
        • 有智慧限制的羅漢->求智行善的菩薩->佛
      • 以下單討論佛陀的菩薩時代
        • 輪迴時代的菩薩
          • 在燃燈佛座下, 發菩提心, 化身無數有情進行修行
            • 上座部認為此時的菩薩仍有欲想, 只是能夠克制
            • 大眾部則認為此時的菩薩已完成自利的修行, 惡趣的誕生或輪迴出自其自由意志, 目的是增進修行以為他
          • 逢遇諸佛, 修得波羅蜜和妙相等
        • 最後身菩薩
          • 即釋迦摩尼
    • 佛身觀
      • 佛陀
        • 同時具備人類和超自然要素的存在, 人天導師
      • 佛陀與聲聞和緣覺的差別
        • 皆是解脫者: 斷生死之音的煩惱, 不再受後有
        • 佛陀於其他兩者有著更多的智慧
          • 對於一切事物和一切價值的正確知識
          • 而緣覺僅有自覺, 聲聞皆無
        • 佛陀有大悲及各種法力
      • 對聲聞阿羅漢的定義造就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 上座部: 堅決主張阿羅漢是「無漏」的。阿羅漢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不再受到任何束縛,因此不再有煩惱產生的可能性。
        • 大眾部: 認為阿羅漢雖然斷除了大部分煩惱,但仍可能殘留一些微細的煩惱習氣,也就是「有漏」。可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顯現出來,影響阿羅漢的行為。
      • 佛陀的身體
        • 上座部認為佛陀肉身仍屬生身, 身雖死但精神永存
        • 大眾部認為佛陀肉體具備超自然成分, 是法身的權化
      • 佛陀的精神
        • 其精神完全無漏, 超自然而意力無邊
        • 大眾部給予佛陀更強大的精神力設定
      • 轉法輪
        • 佛陀向眾生宣說佛法,如同轉動法輪,將佛法的真理傳播開來
        • 各部派的爭議點
          • 佛陀的一切言語是否都是說法? 還是有些不是
          • 佛陀說的法是否完整自洽? 悉屬了義? 或存不了義?
            • 了義指直接、明確、徹底地闡述佛法真實義理的經典,不需再透過其他解釋或方便手段來理解。
            • 不了義 指以方便、善巧、譬喻等方式間接闡述佛法義理的經典,需要透過進一步的解釋或修行才能領悟其真實意涵。
          • 大眾部基本上比較理想, 注重佛陀的神化
          • 上座部將佛陀視作人, 會探求其言行下的真義
      • 諸佛的差別
        • 諸派皆承認過去佛的存在
        • 其他世界是否同時存在佛陀?

  • 宇宙成立的要素
    • 存在的本質
      • 原始佛教的宇宙觀與阿毘達摩的宇宙觀
        • 原始佛教的宇宙觀特色是充滿運動, 排持一切固定的觀念
          • 現象基於因緣(關係)而成立, 所以一切法無常
            • 一切成立於關係之上而有變遷, 但變遷的法則不變化
          • 佛陀傳教的要點在解脫涅槃的修行法, 而非宇宙觀的闡述
            • 其論述有實在論, 有唯心論, 有觀念論等
        • 阿毘達摩教派中, 上座部偏向實在論, 大眾部偏向觀念論
      • 實在論的傾向 (說一切有部)
        • 說一切有部衍自上座部, 成立約在佛滅兩百年
        • 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 三世實有:事物並非只存在於當下,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態都是真實存在的。
          • 法體恆存:構成事物的基本元素「法」是永恆存在的,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消失。事物在不同時間的變化,只是「法」的不同組合方式。
            • 法體是多元的
              • 色:物質
              • 心/心所:心王/心的作用
              • 心不相應行:非心非物的關係
                • 將關係, 狀態等視為存在物, 如同勝論將抽象名詞進行實在化
              • 無為:asamskrta, 不沾因緣的不生不滅
        • 業論:過去的業真實存在,才能在未來產生果報,強化了業力因果的觀念。
        • 認識論: 人能有認識, 必然有其對境, 能認識過去和未來, 證明過去與未來的存在.
      • 唯象論的傾向
        • 認就事實的事象並非最終的存在, 僅是現象.
          • 出自大眾部, 唯象程度強弱有分, 此處以經部為主
          • 一切有為法只是死灰而已
            • 一切現象被認為全無價值, 無其存在的意義
          • 一切有為法皆剎那滅, 過去已過去, 未來尚未來, 故真正的存在只有一剎那
            • 與三世實有對立, 認為過未無體, 只有現在一剎那存在
              • 若過未實有, 則作用於現在的因緣也應作用於過未, 但實際上無作用, 所以過未非實有
              • 過去與未來只是前後觀念的延長
          • 經部亦反對抽象名詞的實有化
          • 最終發展為大乘空觀
        • 經部成實論
          • 從常識科學出發, 萬物存在, 但就形而上的立場來說, 萬物本性空.
          • 從唯象論走向無宇宙論.
          • 唯識無境:認為認識的對象(境)並非外在實體,而是內心識的變現。
          • 諸法皆空:強調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獨立自性,是空無自性的。
          • 現在有體,過未無體:認為只有現在是真實存在的,過去和未來並不存在。
          • 剎那生滅:認為一切現象都在剎那間生滅,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 形而上學的實在論的傾向
        • 現象界的剎那論滅
          • 從原始佛教看來, 將現象界視為實在論或唯象論都無妨, 因為一切都是因緣而生, 沒有常恆不變, 即所謂諸行無常
          • 現象界都是無常的, 又稱為有為法
          • 對他派所有常住的事務皆予以駁斥
            • 如數論的自性與神我, 勝論的我論與句義論
          • 剎那滅說
            • 一切現象, 無論心或物, 是一剎那生滅, 處與流動而非同一的狀態.
        • 無為法論
          • 跟有為法相對的是不變的無為法
          • 原始佛教中的無為法
            • 現象界的法則常恆, 如緣起法
            • 涅槃境常恆不變
            • 規定現象界與理想界關係的法則不變
              • 四諦是真如
          • 部座教派的無為法
            • 指稱斷絕有為法關係的無為
            • 擇滅無為
              • 依智慧選擇, 而進入不變的狀態, 即涅槃法
            • 非擇滅無為
              • 因緣缺乏而導致的有為法寂滅狀態。它並非通過修行證得,而是自然呈現的
            • 虛空無為
              • 空間本身不變化.
          • 真如無為
            • 將無為法視為有為法的根柢
            • 世間並非偶然, 其後必有規律, 而此規律是無為法
    • 要素的種類及其分費法
      • 萬有成立的要素名之為法, 萬有即一切法
        • 也可以說, 有一定的性質, 且可以被認識的, 就是法
      • 攝品:將法依據性質分類
      • 種種分類法
        • 分成有為法與無為法
        • 三科含攝
          • 色蘊攝一切物質
          • 意處攝一切精神
          • 法界攝不相應法, 無為法與精神的現象
        • 五蘊
          • 色, 物質
          • 受, 感覺和感情
          • 想, 表象
          • 行, 意志
          • 識, 悟性
        • 五蘊+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虛空無為
        • 以認識論為根基的十二處或十八界
    • 物質論
      • 發衍自印度長久以來的物質觀點
        • 地, 水, 火, 風, 加上空的五大
        • 受數論派影響, 五唯(聲, 觸, 色, 味, 香)生五大
        • 受勝論派影響, 認為有極微物質
        • 五唯 (聲, 觸, 色, 味, 香)的細物質 => 五大(地, 水, 火, 風, 空)的元素 =>  五根(眼耳鼻舌身)
        • 佛教的物質觀念, 類似數論派和勝論派, 以五大跟認識論的根基座結合
          • 數論派認為大要素(基本元素)與五根五境有固定的組成關係,佛教不承認這種觀點。
          • 勝論派認為極微是實有的、恆常不變的,佛教認為極微雖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但仍是無常的,沒有獨立的自性。
    • 物心二者的概念
      • 心不相應行的起源與發展
        • 不屬於物質(色法)、精神(心法),卻又具有活動變化特性(有為法)的一切法
        • 南方論部的施設概念(pannatti)
          • 真如施設:存在本身的觀念, 即第一義
          • 集合, 時間, 空間, 種類, 方位, 等等
        • 北方論部
          • 說一切有部將不相應行法視為實有
            • 世界事之所以有"發生"的現象, 是因為有所謂"生"的心不相應行法做內因, 因緣是外因
            • 類似勝論的實/德/業/同等原理和合而造就具體現象.
          • 個論派經典有不同的名單, 俱舍的十四不相應行較知名
          • 大乘唯識依其見地增加其數
      • 心不相應行
        • 得: 抽象的心中獲得一定習慣而不再失去
          • 不是物質的獲得, 得而復失的也不算
        • 非得: 令以得的失去
        • 無想定/滅盡定/無想事無想果: 杜絕心的活動狀態, 但非絕無之境, 不到涅槃
        • 命根:抽象的壽命/身心相續狀態
        • 眾同分:種類或概念的原理化
        • 異生性:抽象凡夫未斷煩惱
        • 生,住,異,滅:從無到有的產生, 產生後保持一定形態, 存在過程中發生變化, 事物最終消失
        • 名, 句, 文:單一詞語, 單一詞句/ 整篇文章 
      • 心不相應行與於動態性的因緣與不動的無為之間
        • 出自萬有活動的樣式, 但是樣式不變, 算是中間概念
        • 有些派別會將其歸類在因緣或是無為中.
    • 因緣論
      • 一切現象都是相對, 僅成立於關係的依存之上
      • 原始佛教中基本上只做兩種分類
        • 有此即有彼, 此生故彼生
        • 同時主客關係/異時因果關係
      • 六因四緣
        • 六因, 有部發展, 偏向心理活動
          • 能作因:間接,且可能有助於結果產生的條件。
          • 俱有因:指與結果同時存在,互為因果的條件。例如,心與心所法之間的關係。
          • 同類因:指前一剎那的結果成為後一剎那的原因,兩者屬於同一類法。例如,善念導致善行。
          • 相應因:指心與心所法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歡喜心導致微笑。
          • 遍行因:指能普遍引起一切煩惱的原因,特指「無明」。
          • 異熟因:指能產生異熟果的因,特指能招感未來果報的善惡業。
        • 四緣: 二十四緣->十緣->四緣
          • 四緣分最為流廣, 以認識論為主
            • 因緣:又稱親因緣,是產生結果的主要、直接條件。
              • 麥種生麥
            • 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指前一剎那的心識活動是後一剎那心識活動生起的條件。
              • 無間指稱兩念之間, 前後無間
            • 所緣緣:又稱緣緣,指心、心所法所攀緣的對象。
              • 眼識以色法為所緣緣。
            • 增上緣:指有助於結果產生的條件。
              • 即能作因
          • 十緣
            • 因緣: 主要指材料因
      • 因緣論的作用
        • 對抗當時流行的無因論(世界的產生是種偶然), 一因論(自在神, 自姓)
        • 佛教的因緣論相當唯心, 從心出發做觀察
      • 五果論
        • 異熟果: 對應善惡業的果報, 下輩子
        • 等流果: 與原因性質相同的果報
        • 士用果: 依吾人之作為而產生的果, 即動力因造就的果
        • 增上果: 與消極/間接相對的果報
        • 離繫果: 涅槃之果

  • 世界觀
    • 世界起源論與現象論
    • 原始佛教的世界觀
      • 正視客觀的事實世界, 價值性的正當批判
        • 實用主義+剃刀原則
        • 心力應當花在解脫, 而非去理解或推測世界上
        • 世界有邊無邊, 身心一異等都是無記答
          • 不可知, 知也不可辨別其真偽
      • 大體上, 佛陀採用當時行於世的世界觀
        • 地獄/鬼神/須彌山等
        • 世界觀的是人生觀, 好比用禪定修行的階段, 將有情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
    • 婆羅門教的世界觀
      • 器物世界觀
        • 基於往世書
          • 往世書五相
            • 薩爾迦(Sarga): 描述宇宙的創造,包括起源、發展和結構,以及眾神和世界的誕生。
            • 潑羅提薩爾迦(Pratisarga): 描述宇宙毀滅後的再創造,即宇宙循環的過程。
            • 瓦姆舍(Vamśa): 描述天神和仙人的系譜,以及人類的起源和歷史。
            • 曼宛陀羅(Manvañtara): 對各摩奴期的敘述
              • 摩奴期是循環周期,每個摩奴期都有一位摩奴統治人類
            • 梵薩努恰里塔(Vaṃśānucarita): 描述諸王譜系、功績和故事。
        • 世界是有層次結構的
          • 可以分為天界, 空界, 地界, 下界, 地獄等
            • 人類居住的地球則位於中間, 以須彌山為中心
          • 由基本的元素 (bhutas) 所組成。
            • 地 (prithvi)、水 (apas)、火 (tejas)、風 (vayu) 和空 (akasha)。
          • 地獄地界
        • 生成與毀滅: 在每個循環的開始,梵 (Brahman) 創造出宇宙萬物,包括各種生命和無生命的物質。而當循環結束時,一切又回歸到梵之中,等待下一次的創造。
    • 阿毘達摩佛教的世界觀
      • 器物世界
        • 以精神境界將世界分成三界
          • 欲界: 欲望熾盛
          • 色界: 欲望已滅, 仍受物質束縛
          • 無色界: 無欲亦無物質束縛, 純然精神獨立的個體
        • 世界的運動來自因緣, 而非絕對意志的睡眠或覺醒
          • 相較於婆羅門世界觀的劫滅由神意所主導
      • 有情世界
        • 五道
          • 地獄, 惡鬼, 傍生, 人, 天, 或加阿修羅成六道
      • 結構圖
        • 欲界
          • 地獄-8 (八大熱獄)
          • 鬼-1
          • 傍生-1
          • 人間-4 (四洲有別)
          • 欲天-6
            • 四天王天,亦即四大王眾天 (Caturmahārājikakāyika)
            • 忉利天,亦即三十三天 (Trāyastriṃśa)
            • 夜摩天 (Yamadeva)
            • 兜率天 (Tuṣitadeva)
            • 樂變化天 (Nirmāṇarati)
            • 他化自在天 (Paranirmitavaśavartin)
        • 色界
          • 初禪-3
            • 梵眾天 (Brahmakāyika)
            • 梵輔天 (Brahmapurohita)
            • 大梵天 (Mahābrahmaṇa)
          • 第二禪-3
            • 少光天 (Parīttābha)
            • 無量光天 (Apramāṇābha)
            • 光音天 (Ābhāsvara) (極光淨天)
          • 第三禪-3
            • 少淨天 (Parīttaśubha)
            • 無量淨天 (Apramāṇaśubha)
            • 遍淨天 (Subhakṛtsna)
          • 第四禪-8
            • 無雲天 (Anabhraka)
            • 福生天 (Punyaprasava)
            • 廣果天 (Bṛhatphala)
            • 無煩天 (Avṛha)
            • 無熱天 (Atapa)
            • 善現天 (Sudṛśa)
            • 善見天 (Sudarśana)
            • 色究竟天 (Akaniṣṭha)
        • 無色界
          • 空無邊處 (Ākāśānantyāyatana)
          • 識無邊處 (Vijñānānantyāyatana)
          • 無所有處 (Ākiṃcanyāyatana)
          • 非想非非想處 (Naivasamjñānāsamjñāyatana)
      • 基於當時世界觀的擴展, 以佛教的角度重新詮釋
        • 將婆羅門世界觀收納至色界與欲界中
          • 色界初禪的梵天, 便是婆羅門教的創世神
          • 初禪和欲界構成婆羅門世界
        • 以道德修養做論述基礎
          • 精神修養的層次構成境界, 隨境界壽命增, 物欲色慾減少
          • 善心可對抗劫波時,
            • 成、住、壞、空「劫」中的增劫時, 眾生的福報和壽命會逐漸增長, 這與眾生的善業有關.
        • 就當下人類觀察, 給予遠超出觀察的極限大小, 示意人的渺小

  • 心理論
    • 佛陀主張實用主義的心理論
      • 講究如實觀察, 對客專事實清楚的認知
      • 心理論的目的是抑止煩惱, 發揮真智而達解脫
      • 善惡迷悟都是都是心理活動
    • 心體論
      • 心體: 心的本質或本體,是產生各種心理活動的根源。
      • 原始佛教的心體論
        • 無我論
          • 佛教最大特色
            • 心是復合的活動
            • 心理作用和物質作用互相影響, 但非簡單的一一對應
            • 心是種流動的過程
          • 反對常我論, 心不是恆然不變之物
          • 反對唯物論, 心不只是物質結合的產物
          • 心的特色是時時變化, 成立於種種要素, 並連絡種種要素
            • 換言之, 心是心理加上物質, 且依據關係而有種種變化
        • 無我與輪迴本體
          • 有業報, 無作者, 此陰滅已, 異陰相續
          • 如河流中的水, 前水流過便已逝去, 但前水的痕跡會對後水造成影響
        • 無我論與自我和記憶的持續
          • 心是流動的, 但前後相似相續, 故記憶存, 而自我感延續
      • 有我論的佛教宗派
        • 犢子部
          • 補特伽羅, pudgala, 微細的存在, 可作為輪迴的主體, 可感受苦樂, 行見聞覺知的判斷, 類似於「我」的概念。 
            • 「補特伽羅」既非恆常, 也非斷滅, 隨著業力而不斷變遷。
          • 非即非離蘊我:
            • 非即蘊:補特伽羅並非等同於五蘊, 不是五蘊的簡單組合, 也不是五蘊的任何一部分。
            • 非離蘊: 補特伽羅不能完全脫離五蘊而獨立存在。
        • 經量部
          • 蘊有根邊蘊與一味蘊知別, 前者念念生滅, 後者作為勝義補特伽羅, 是後世相續的主體
        • 回歸靈魂, 但依舊否定常我
    • 心之相狀論(心理作用)論
      • 何者是心?
        • 心: citta / 意: manas / 識: vijnana
        • 三者原則上同義, 細部言之
          • 心著重情意
          • 意著重與五感有關連
          • 識著重於知性與悟性
      • 心與心所
        • 心王: 心理活動的主體
          •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大乘部分派別:末那識、阿賴耶識)
        • 心所: 心理作用
          • 各派別列利分類有別, 常見的:
            • 作意 (manaskāra): 注意, 將心念集中
            • 觸 (sparśa): 感受, 心王與外境的接觸
            • 受 (vedanā): 感情, 指對外境產生的苦樂等感受
            • 想 (saṃjñā):知覺表象, 指對外境形成的概念或印象
            • 思 (cetanā): 意志, 指推動心王活動的力量.
          • 分類 (俱舍為例)
            • 一般心理論
              • 大地法: 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 不定地法: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
            • 倫理心理學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勤
              • 不善地法:無慚/無愧
            • 惡德
              • 煩惱地法
                • 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
                • 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 佛教的心, 是種種心理作用的結合, 至少有注意力, 感覺, 知覺, 感情, 意志等, 是個能統籌種種心理作用的持有者.
      • 各派差別
        • 心之一與多
          • 一心論著重心的統覺功能
          • 多識論將心裏活動是為許多小中樞的複合體
        • 心所與心王同體或別體
          • 同體論著重表意識
          • 別體論著重心理作用的複合過程, 且非所有心所都和所有心王有相應
        • 心性本淨或不淨
          • 偏向理想主義的大眾部, 認定心性本淨
    • 心理作用論
      • 感覺 (觸)
        • 根、境、識三者和合才能產生感覺 (觸)
          • 根指感覺器官
            • 兼具生理與心理性質
          • 境指感覺對象
          • 識指認知能力
          • 當眼睛(眼根)看到一朵花(色境)時,就會產生視覺認知(眼識)
      • 感情 (受)
        • 以觸為緣有受, 感覺在心中產生感受
          • 樂: 快樂、滿足和喜悅。
          • 苦: 痛苦、煩惱和不安
          • 捨: 心情平靜, 沒有波動.
        • 又可分身受與心受
          • 身受: 來自五根的苦與樂
          • 心受: 來自精神內部的喜與憂
        • 放縱感受非修養精神之道, 受即是苦
          • 樂 -> 貪, 苦->嗔, 捨->癡
        • 渴愛, 為貪所攝, 兼具感情與意志性質
          • 有愛, 生存意志
          • 愛愛, 繁衍意志
          • 非有愛, 對虛無的渴求
      • 意志 (思)
        • 感情是意志活動的先驅
          • 對苦樂的情感被動機化, 成為愛/欲的當體, 
            • 對苦樂的感受,會引發愛/欲 的產生
            • 愛/欲是希求獲得某種對象的心理
          • 意欲與其他心裡活動結合, 而轉化成意業
            • 好比透過作意, 將心念集中於特定對象, 變會將這份貪嗔轉為能影響自身的意業
            • 透過身口, 表現於外部, 則造就身業/口業
            • 如美食當前 (境), 產生了想吃的慾望 (貪), 此時透過作意,不斷地想著這食物的吸引力, 甚至想像品嚐的滋味, 那麼這份貪的意念就會越來越強烈, 最終可能驅使去購買(意業)
          • 業對心產生影響, 而成未來之果報種子
        • 自由意志
          • 佛教反對決定論或偶然論, 而是認定努力論, 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 人必須遵循其自然法則, 但雖如此, 其中仍有 "以精神的本質, 破除自我之殼, 朝自己所欲之方向前進" 的自由
          • 人有著受限的自由, 受因緣所限, 但有選擇動機的能力.
      • 表象論 (想)
        • 指的是將感覺傳來的訊息, 進行分類和確認, 抓住事物的特徵, 形成表象
          • 如眼見而識人, 即所謂認知
          • 從內部生起的認知亦歸類於此, 如想像或是記憶喚起
          • 跟識的差別在於心裡浮現的動作, 即意識的認知
        • 表象經過考慮和分別而形成概念
          • 佛教中類似概念的用語是施設
            • 義施設: 內部概念, 如存在, 集合, 種, 時間, 空間等
            • 名施設:名稱和 語言, 用來指稱和描述事物的工具
        • 概念實在論或唯名論的爭議中, 有部取實在論, 大眾部中的說假部取唯名論.
      • 記憶與聯想
        •  心是種現象的相續
          • 每一個心識都剎那生滅, 但前後的心識之間有著因果關係和相似性, 因此形成相續不斷的心流。
          • 記憶是心的功能
            • 記憶 (念, smṛti) 是心的一種功能
          • 記憶得以相續
        • 聯想
          • 相應/相生:某心生起時, 將有多少心的作用相應而生
          • 異於一般的聯想論, 著重於善惡與迷悟
            • 例如, 學者精進 (善心所) 地學習 , 思惟 (意業) 真理,  會使智慧 (善心所) 不斷增長, 並與意識 (心王) 相應。
      • 夢與發狂
          • 印度教奧義書中的我之四位:醒位, 夢位, 熟眠位, 死位
            • 以心為主宰, 以醒時的經驗為素材而造作萬象
          • 佛教認為夢發生在睡眠中期, 心的統一停止, 要素斷斷續續
            • 思想散亂, 尚未停止心的覺醒作用.
            • 由疑慮串習, 分別曾更念, 亦非人所引
              • 疑慮, 習慣, 所求, 經驗, 外力介入
          • 不同教派對夢中行為的道德責任認定不一, 但偏向認為夢中責任輕微或是無記
        • 發狂歸因於煩惱心, 由意識引發而非感覺
      • 無意識
        • 心固然有意識性, 但僅占部分, 心理活動經常處於無意識的狀態
        • 特性有分 (Bhavāṅga)無表 (Asaṃjñika)
          本質心識的基礎,潛在意識狀態潛意識中的信息
          功能維持生命功能,支持心識活動儲存經驗和習氣,影響心識和行為
          持續性持續存在於整個生命過程持久存在,長期影響心識
          可感知性不可直接感知不可直接感知
          數量只有一種多種
        • 換言之, 佛教主張無意識有其主動作用, 我們現在的行為, 不只受到有意識的指引, 也受到無意識的潛移, 

  • 倫理論
    • 原始佛教的倫理
      • 以實行為目的, 不再於理論或原則性的說明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 以教義來說
        • 道德的第一目的是解脫, 超越現世
        • 善的最高層級是無我, 為他全然犧牲自己
        • 世間的善事皆是方便,
        • 甚至可以說, 若已解脫, 則不必拘泥於道德倫理
      • 以佛陀經歷來說
        • 在世間為眾行善, 為其成佛的必備資量
        • 佛陀35歲成佛, 一樣力勸人行善事, 自己也繼續行善
        • 由此看來, 行善是成佛和解脫者的資格與義務
      • 這兩者的差異造就大小乘
    • 善, 惡, 無記等三性
      • 善惡的標準
        • 善是致他好事, 給予他人幸福
          • 加上輪迴業報, 得到善行善果, 惡行惡果
          • 此世他世順益, 故名為善, 此世他世違損, 故名為惡
      • 幸福的定義
        • 幸福即意欲的滿足, 善果是獲得滿足的境地
        • 最高等級的幸福, 則是解脫涅槃
        • 追求意欲滿足的行為是有漏善, 捨棄慾望追求解脫的行為則是無漏善
      • 善惡之心根
        • 雖以他人幸福為善惡標準, 但以動機作評價
        • 自性善中首列自省(慚)與恥罪(愧), 可以說是直接將良心視為道德的直觀派
      • 善惡的四種類
        • 自性故
          • 本身就具有的性質, 不依其他因素而存在
          • 善: 慚, 愧, 三善根(無貪, 無瞋, 無癡), 有些派別亦主張智
            • 慚愧: 內在的道德約束力。
            • 三善根: 代表對慾望的控制、對憤怒的消除和對愚癡的破除。
            • 智: 知識即德行, 似蘇格拉底, 正確的判斷是善的自性
          • 不善:無慚, 無愧, 貪, 瞋, 癡,無知
            • 無慚/無愧:指對自己不好的行為不感到羞恥和後悔, 沒有良心的譴責。
            • 貪、瞋、癡:對慾望的貪婪, 對逆境的憤怒和對真理的愚癡
        • 相應故
          • 指與自性相應而起的善惡
          • 善: 與慚愧、無貪等自性善之心所相應而產生的其他善的心所
            • 信、念、精進等。
          • 不善: 無慚、無愧、貪等自性不善之心所相應而產生的其他不善的心所
            • 懈怠、放逸等。
        • 等起故
          • 指由自性和相應所引起的身語業
            • 善惡:布施/偷盜等
        • 勝義故
          • 勝義善:最高的善, 涅槃
          • 勝義惡:生死
      • 自由意志
        • 人雖受先業的影響, 但在道德問題上, 佛教承認自由意志與對應的責任
      • 道德精進的根據
        • 利害判斷: 作惡害怕輪迴業報的制裁, 為善相信短空長多
        • 為善趨向最高解脫的必然道程
          • 又分為心性本淨或非的派別
    • 心之作用與三性
      • 心所, 心理作用, 以善, 惡, 無記三種性質加上煩惱進行分類
      • 善心所與不善心法
        • 利人利己, 有助於解脫
        • 大善地法 (唯識論)
          • 信: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以及對因果法則和解脫的信心。
          • 精進:努力修習善法,斷除惡法。
          • 慚:對自己錯誤行為感到羞愧, 著重對內
          • 愧:對自己錯誤行為感到不好意思, 怕被別人知道。
          • 無貪:對世間五欲沒有貪著。
          • 無瞋:沒有瞋恨心。
          • 無癡:明辨是非,通達真理。
          • 輕安:身心輕快安穩,沒有煩惱的擾亂。
          • 不放逸:謹慎守護身口意三業,不放縱自己。
          • 行捨: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不受外境干擾。
          • 不害:對一切眾生沒有傷害心,慈悲為懷。
        • 慈悲因缺乏基礎性而不列其中, 愛被歸類於信
        • 大不善地法是大善地法的反面
        • 不善地法和煩惱界線模糊
      • 無記心
        • 有覆無記: 和煩惱有關係的無記心
          • 如無明, 昏沉, 掉舉(心之散亂不安)
        • 無覆無記: 無關煩惱
          • 十大地法
            • 受 (Vedanā):  苦 、 樂 、 捨三種 。
            • 想 (Saṃjñā): 認知 和 辨別,形成概念
            • 思 (Cetana): 思考 和 判斷乃至意向
            • 觸 (Sparśa): 器官感覺 。
            • 欲 (Chanda):對事物的希求和追求
            • 慧 (Prajñā): 理解和洞察。
            • 念 (Smṛti): 對過去經驗的記憶和保持。
            • 作意 (Manasikāra):心專注於對象
            • 勝解 (Adhimoksa): 深刻理解和確信
            • 三摩地 (Samādhi): 定, 心集中於一境,不受干擾
      • 煩惱
        • 原則上, 妨礙解脫的皆為煩惱
        • 煩惱本源是無明, 無明造就我執, 從而有我欲, 為行我欲而生種種心理作用, 即是煩惱, 亦稱隨眠
        • 此處分類法雜多, 大體分為二大類
          • 一種出自智的迷執, 出自對事實的錯誤判斷, 見惑
          • 一種出自情意, 雖仍理解, 但情義上無法控制, 思惑
      • 心性論
        • 心本是清淨? 不淨? 混合?
          • 若將根本存在視為出於無明, 那心性必有天生惡的成分
            • 但除煩惱外, 心中亦有善心, 此又從何而來?
          • 若心本善惡相混, 修行的目的是去惡存善
            • 去惡之後吾心不滅, 是否心的本性是清淨?
        • 各派主張
          • 有部: 混合, 心本身無記, 非善非惡, 依因緣而有相應善惡
          • 大乘如來藏: 眾生心性本自清境, 要去不善煩惱等客塵
    • 道德的行為及其種種相
      • 道德的行為
        • 行為的中心是意志, 思
        • 思業
          • 內心籌劃要做的事情, 即意業. 三業的起始
        • 思己業
          • 思業後, 實際表現出來的身業和口業, 是付諸行動的行為 
        • 佛陀採動機論, 注重意業, 但亦注重實行之結果, 尤其是善意因智不足而導致壞果
          • 各派別有其不同見解, 或注重動機, 或注重結果
            • 大致上, 有部偏向結果論
          • 行為將以某種形式, 成為招來福禍果報的業習, 同時也影響意志本身(薰習)
            • 薰習種子/無表
        • 總言之, 佛教追求的是善且正, 心根善, 行為契合正義
      • 作為實行之規定的德目
        • 阿毘達摩初期較多實際修行的規定事項
          • 家庭
            • 正當的工作, 學習道德, 避免惡習
            • 適當的積蓄, 過與收入相應的生活
            • 適當的互相關係: 親子, 夫妻, 主從
          • 社會道德
            • 朋友/師生/信徒與沙門關係
            • 大體上是四攝法: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 布施:將財物、時間、體力、智慧等分享給需要的人,使其得到利益
              • 愛語:說令人喜悅、溫暖的話語
              • 利行:以行動幫助他人,做對他人有益的事情
              • 同事: 與眾生同甘共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且以平等的心態對待一切眾生。
          • 政道: 王與政治人物的道德
          • 信徒的道德
            • 四具足: 皈依三寶, 隨喜布施, 守持五戒, 諦觀四諦
            • 五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 主要是不入亂心
            • 三持齋
              • 離非時食: 離食慾的控制
              • 離歌舞觀劇與香料花蔓: 離感官刺激
              • 離高座大床: 離奢侈心
        • 關於十業道
          • 身之三業
            • 殺生
              • 偏向動機論而非結果論
                • 仍需負擔不注意的責任
              • 反對所謂的必要之惡, 如戰場, 救人而殺, 刑罰, 亦反對自殺
            • 偷盜
              • 反對任何因由的盜竊
              • 相較之下, 當時其他宗派允許在急難時, 掠奪地位低下或功德低下者
            • 邪淫
              • 縱使兩情相悅, 但不經程序, 則違反了男女的保護者的意志
              • 基本上, 只接受依據正當婚姻而繁衍子孫的行為
          • 口之四業
            • 妄語: 說謊, 搬弄是非
            • 兩舌: 離間
            • 惡口: 粗魯和傷害性言論
            • 綺語: 汙染人心的戲言和低俗言論
          • 意之三業
            • 貪欲: 對名利財富的過度追求
            • 瞋恚: 對人事物的憤恨和不滿
            • 邪見: 否定因果
        • 別解脫律儀
          • 律儀: 防止身心做出壞事的規則和準則
          • 根據男女, 身分有不同的規範
            • 在家佛弟子:六齋日的八齋戒
            • 進階在家:平時五齋, 六齋日八齋 
            • 沙彌:再加上不持金銀
            • 比丘:四法四大戒
              • 四法: 生活必依乞食, 衣服著糞掃衣, 住所在樹下或石上, 醫藥仰賴他人
              • 四大戒:不淫, 不與取, 不殺, 不自稱神通
          • 性罪與遮罪
            • 性罪:本質就是罪惡的事情
            • 遮罪:可能導致性罪的事情
          • 佛教戒律以消極的禁止事項為主, 以不行惡事, 破除利己心為戒律精神基本.
        • 菩薩道之波蘿蜜
          • 阿毘達摩認為羅漢道已具備一般的妥當性, 菩薩道屬特殊性質
          • 菩薩道, 以成道之前的佛陀為模型, 追溯其過去的各種人格
            • 藉由犧牲自己而破除我執我欲, 在人間不斷行善事
            • 屬在家道, 故可布施
          • 六波羅蜜
            • 布施波羅蜜 (dāna pāramī)
              • 以慈悲心, 將資源和時間分享給需要的人
            • 持戒波羅蜜 (sīla pāramī)
              • 遵守戒律, 約束身口意
            • 忍辱波羅蜜 (kṣānti pāramī)
              • 忍受逆境和傷害,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
            • 精進波羅蜜 (vīrya pāramī)
              • 努力不懈地修行, 永不放棄
            • 禪定波羅蜜 (dhyāna pāramī)
              • 透過禪修等方法, 讓心靈平靜下來, 提升專注力
            • 般若波羅蜜 (prajñā pāramī): 
              • 開發智慧, 洞察事物的真相
      • 關於善惡業與果報
        • 同類因等流果:善惡行為對身心造成無意識的影響
          • 機械論的認為業習依附於生命, 改變構成
          • 生機論的認為業習影響有機體的性格與傾向
        • 異類因異熟果:即一般因果
          •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 異熟: 因是善惡, 果是苦樂
        • 原始佛教將因果限縮在有情, 阿毘達摩擴展, 包含物質世界
          • 一切皆共業, 進而成一切皆依阿賴耶識種子所顯現的唯識
        • 三時業
          • 依異熟果的時間發生做分別
          • 順現報受, 現報
            • 現世造業, 現世受報
          • 順次生受, 生報
            • 現世造業, 來世受報
          • 順厚次受, 後報
            • 現世造業, 次次生或更晚受報
          • 另有二不定業
      • 業與異熟的種類
        • 依據善(白)惡(黑), 進行六道的果報
          • 黑黑異熟業, 白白異熟業, 黑白黑白異熟業
          • 修行的目標是非黑非白無異熟業, 無漏業, 不再產生異熟
        • 引業決定入六道何者, 滿業決定命運
          • 一業引一生, 多業能圓滿
      • 佛教雖認為業決定宿命, 但宿命可轉, 通過努力/習慣/信仰/覺悟得以改變
    • 輪迴之相狀
      • 阿毘達摩佛教中偏向以機械論/實有論解釋輪迴
      • 生命流程階段
        • 生有:輪迴一道中, 脫胎而生的階段
        • 本有:受前世之業與新業的影響, 性格與命運種種變化的生命過程
        • 死有:壽命將盡的階段
      • 非時之死
        • 一些教派主張沒有不時之死, 此一切皆因於業, 這有宿命的傾向
        • 另些教派, 如南方上座部, 主張有不時之死
      • 中有
        • 在死與盡入輪迴之間, 轉換期的狀態
        • 原始佛教僅作常識性論述, 阿毘達摩隊轉生做具體探討
          • 中間狀態是什麼? 
            • 有些教派參考了數論派的細身, 創造了"中有"的狀態
          • 中間狀態存續多久時間? 有感官嗎? 等等
    • 輪迴的形式與緣起論
      •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在緣起, 一切現象乘立於相互的依存關係上
        • 緣起可以廣義的指相互關係, 也可以狹義於因果
          • 因:緣起, 果: 緣已生
      • 緣起體系之種類
        • 一緣起: 一切有為法
        • 二緣起:因果
        • 三緣起:
          • 三世: 前, 今, 後
          • 惑, 業, 事
        • 四緣起: 無明, 行, 生, 老死
        • 五緣起: 愛, 取, 有, 生, 老死
        • 六緣起:三世x因果
        • ...
        • 十二緣起
      • 原始佛教中十二因緣的意義
        •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 第一種觀點
          • 橫向逆觀: 由老死出發, 追溯之所以, 何以老死, 何以有生, 以至無明
          • 強調互為關係, 形成解脫觀
        • 第二種觀點
          • 縱向順觀:用以解釋心理活動的關聯
          • 個人感想
            • 既然一切皆建立在關係上, 牽一髮而動全身,
            • 那麼便可掌握單一要素進而掌握整體, 此單一要素, 自然選擇貼近吾人的心
            • 換言之, 重視這段"識-名色-六入-觸-受-愛"
          • 強調發展關係
        • 第三種觀點:
          • 用以解釋三世輪迴的觀點
          • 強調異時關係
        • 阿毘達摩中以順觀為主
      • 阿毘達摩中的緣起觀
        • 順觀為主, 將十二緣起視為同時存在的心理, 倫理, 運命等
          • 縱向將十二因緣配列三世
            • 無明, 行 : 過去
            •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 現在
            • 生, 老死:未來
          • 隨發展, 十二因緣的輪迴意義逐漸增強
    • 作為輪迴形式的十二因緣論
      • 五蘊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 十二因緣, 十二支是有情的存續, 動態過程
        • 五蘊是有情的構成靜態結構
        • 有部等, 分位說
          • 十二支的本體是五蘊, 依表現面相而有別名
        • 經部等
          • 五蘊在十二支的活動中產生
          • 十二因緣的流轉產生了五蘊,而五蘊的活動又推動了十二因緣的循環
      • 十二支與時分
        • 時分緣起說
          • 三世二重說



            識入胎為生
            生後隨順命運至老死
            過程中的愛, 取如同煩惱之無明
            有而造業, 即業有, 造就未來行


          • 二世一重(唯識派)


          • 大體上, 時分緣起的核心在有
            • 受過去業所影響, 而產生的生有
            • 生命過程, 影響未來的業有
          • 煩惱而有業, 依業而有生命輪迴, 生命過程又產生煩惱
            • 煩惱:惑, 業:業, 生命:事
            • 惑(無明)->業(行)->事(釋, 名色, 六入, 觸, 受) -> 惑(愛, 取) -> 業(有) -> 事(生, 老死)
      • 十二支的意義
        • 各支在獨立使用和緣起使用時, 意義或少有差別
        • 無明
          • 獨立時, 是種對真理無知的蒙昧, 偏向被動
          • 緣起時, 則是強調因蒙昧而生的煩惱
            • 進而表示代表過去的一切煩惱
            • 蒙昧為動力而成欲或行動的原理
          • 獨立時 以發動為相, 以努力為作用, 取意志之形, 無名為基底
          • 緣起時, 著重於業習, 是引生後生之因, 可視為業之聚集
          • 獨立時, 強調司掌認識的作用, 可分為六識
          • 緣起時, 指稱脫胎時的意識
            • 依據行(業之聚集), 作為其果成熟, 而有身心之中的識產生
              • 續生識, 異熟識
        • 名色
          • 獨立時以包含識
          • 緣起時則抽出, 在精神與物質外有識
          • 時分緣起中, 為托胎不久後
        • 六入
          • 獨立時指對外器官的作用
          • 時分緣起中, 指誕生未久時
          • 獨立時, 為根, 境, 識產生的感覺
          • 時分緣起中, 指的是三四歲之前, 有感覺而無苦樂之別
          • 獨立時, 指的是感受, 苦樂捨
          • 時分緣起中, 指的是三四歲至十四五歲
          • 獨立時, 指將無明作情意的觀察, 集諦之根源
            • 欲愛, 對欲界的追求
            • 有愛, 對色界, 無色界的執著
            • 無友愛, 斷滅欲
          • 時分緣起中, 指的是十六七歲後, 性欲初現
          • 獨立時, 指執著
          • 時分緣起中, 指盛年追求欲樂的年代
          • 業有指造作, 生有指結果
          • 依業而得到來世的身分
        • 老死
          • 生而又會老死

  • 修道論
    • 修道動機與一般修道法
      • 吾等精神有追求無限自由的天性, 而所處的自然環境, 有其必然的法則限制, 兩者不相容的矛盾, 從而導出原始佛教的苦觀
        • 屬世間者, 皆是不安不定, 必然是苦
      • 阿毘達摩佛教的苦觀
        • 生, 老, 死, 愁悲苦憂惱, 與憎會合, 與愛離別, 希求不得
        • 一切無常是苦, 一切是苦, 故無我
        • 苦之相是不絕的逼惱又不絕的逼惱
        • 亦有類似數論的三苦:苦苦, 行苦, 壞苦
          • 苦苦, 本身是苦
          • 行苦, 無常的苦
          • 壞苦, 盛而衰, 聚而散的苦
      • 修道之德目
        • 七科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 四念處,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 偏向出世間法, 解脫道, 而非世間法
        • 較原始佛教更為繁雜, 羅漢果的難度大為上升
      • 修道者的資格
        • 如同原始佛教, 不要求性別或種性, 但較原始佛教更強調出家的必要性
        • 趨向出家主義化和形式化
    • 修道的原則
      • 修道的基礎
        • 人的生活以欲為基礎, 
        • 我執我欲是生存的基調, 而我執我欲的初衷, 則是對無限生命的追求, 此為心性本淨
        • 人受無明與愛欲的支配, 從而行業, 所造業習反向改變人的性格和際遇, 如此反覆, 反而遮住生命的自發活動, 此為苦
        • 獲得真正自由的方式是向內追求, 改造人的精神
      • 三學: 戒, 定, 慧
        • 慧學
          • 指的是對現前事實的覺悟, 
            • 痛感現實的不自由, 喚起對永遠不變的理想的憧憬
            • 非學問的智識, 而是價值觀 - 人生的無價值和涅槃的喜悅
          • 三慧: 聞, 思, 修
            • 聞:從他處得知義理
            • 思:思索而將義理內化
            • 修:依據內化的義理而生活
        • 定學
          • 將義理融入思維
          • 集中精神力, 抑制我執我欲, 解放精神生活
        • 戒學
          • 將義理融入生活
      • 禪定論
        • 戒是修定的準備, 定是得慧的準備
        • 依戒而超越惡趣, 依定而脫離欲界, 依慧而超越三界
        • 以心靈為中心, 不樹立神, 以解脫為理想
          • 禪定對應有神教的祈禱
        • 可以說, 佛教的教理的基礎在禪觀
          • 依禪觀所到達的精神狀態, 予以理論化及實在化, 而得三界的世界觀
          • 由禪觀的過程而提出四念處
          • 由禪定得到的教理:揭示輪迴與解脫之因果的四諦, 順觀揭示輪迴, 逆觀揭示解脫的十二因緣.
        • 禪法基本上來自當時印度的瑜珈與三摩地(三昧)的修行
          • 止:將心集中於一處, 統一種種表象, 達到無念無想
            • 制止心的散亂
          • 觀:專注於一點, 徹底觀察某一對象, 直到自身與所觀融合相忘
          • 透過禪定, 得到身心安靜, 更能思考知見, 由此對智慧有更深的體悟, 最後得到解

沒有留言: